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曾仲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曾仲鳴
曾仲鳴肖像(1933年拍攝)
出生(1896-04-10)1896年4月10日
 大清福建省閩縣
逝世1939年3月21日(1939歲—03—21)(42歲)
 法屬印度支那東京保護國河內市
配偶方君璧(1922年結婚至1939年逝世止)
親屬曾醒(胞姊)
學歷
經歷
    • 法國里昂中法大學秘書長(1921-1925)
    • 國民政府主席秘書(1925.07.01-1926.03.23)
    • 香港南華日報編輯
    • 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1932.01.31-1932.02.23)
    • 國民政府鐵道部常務次長(1932.02.23-1935.02.15)
    • 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委員(1932.04.02-1932.08.30)
    • 國民政府鐵道部政務次長(1934.12.12-1935.12.17)
    • 國民政府中央政治會議副秘書長(1937.02-1937.08)
    • 國民政府最高國防會議秘書主任(1937.08)
    [1]

曾仲鳴(1896年4月10日—1939年3月21日),福建閩縣(今屬福州市鼓樓區[2])人。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政治人物,文學研究者。

個人生平

[編輯]
曾仲鳴肖像(攝於1932年)
曾仲鳴肖像(攝於1932年)

1896年4月10日,曾仲鳴出生於福建閩縣。早年喪父,由母親和兄長教養成人。1912年,隨其姐曾醒方君瑛汪精衛等共八人赴法國留學。一戰爆發後入波爾多大學攻讀化學,獲理科碩士學位;繼入里昂大學攻讀法國文學,於1921年獲文學博士[3]學位。1921年冬至1924年,曾仲鳴先後擔任里昂中法大學中方理事,秘書長,主持學校日常事務。1922年,與六年前訂婚的青梅竹馬方君璧阿訥西湖畔結婚。[4][5]

曾仲鳴於1925年初回國,任國立廣東大學法文教授,7月,在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的舉薦下,任國民政府主席秘書,自此成為汪精衛身旁最重要的親信之一。1927年10月任武漢國民政府秘書和政治委員會主任秘書。1930年夏參加閻錫山,汪精衛反蔣活動,於同年8月任中國國民黨北平擴大會議秘書長。失敗後至香港任《南華日報粵語南華日報》編輯。[4][6]

1931年2月,曾仲鳴參與了汪精衛等策動的成立廣州國民政府的活動,12月後,隨汪精衛到南京,被選為國民黨第四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海外黨務委員會委員。1932年1月任上海《南華文藝》半月刊主編,同月任行政院秘書長,2月任鐵道部常務次長,4月任僑務委員會常務委員,6月兼任鐵道部大潼太沽鐵路督辦。1934年12月任鐵道部政務次長,1935年9月任全國經濟委員會合作事業委員會委員,11月連任國民黨第五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1936年3月,曾仲鳴卸職,陪汪精衛赴歐療傷,12月回國。1937年2月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副秘書長,8月任國防最高委員會高級秘書。[7][4]

遇刺

[編輯]

1938年12月,汪精衛由重慶經昆明秘密出逃至越南河內,公開叛國投日,而曾仲鳴一直緊隨其旁。1939年3月21日凌晨,軍統特務陳恭澍等人受戴笠電令,到河內 高朗街二十七號寓所暗殺汪精衛。特務們誤將外出的曾仲鳴當作是汪精衛展開暗殺。曾仲鳴身上多次中彈,並於1939年3月21日下午,在河內的法國陸軍醫院因搶救無效身亡,享年42歲。[4][8]

關於曾仲鳴遇刺的細節,曾仲鳴的次子曾仲魯回憶道:

「  那天晚上,突如其來的槍聲把他們都驚醒了。父親當時說了句:「我出去打電話!」就開門往外走——電話在樓下二層。剛到門口,他看到了一個女人的身影,以為是汪精衛的女兒汪文惺,就叫了聲她的小名「美美」,趕緊拉她進屋躲避。其實那並不是汪文惺,而是住在他們後面那個房間的朱微。這時候母親聽見父親說:「我受傷了!」母親起初並沒意識到發生了什麼,還很奇怪地問他為什麼——其實這時父親已經被子彈打中了腿,母親讓他躺在床上,她自己趕緊去頂着門,把門鎖住。
  這時候,刺客們從一樓一路開槍上來。房間的門很薄,子彈一下子就打了進來。媽媽也中彈倒在地上。刺客用斧子把門劈開一個洞,伸手進去掃射——事後在他們的房間裏,找到了40多發子彈。父親身上多處中彈,從床上滾到地下。刺客們似乎看到母親倒在了地上,並沒有對她掃射。母親還對倒在血泊里的父親說:無所謂了,我們兩個就一起死吧……
  過了一會,槍聲終於停了。何文杰和汪文惺跑過來,看到他們倆躺在地上,身邊是一攤血。朱微躲在門後牆角的位置,逃過一劫。何文杰不會說法語,他把已經快癱軟的朱微連拖帶抱到二樓的電話那兒,叫了救護車,父親和母親被送到河內的法國陸軍醫院。
  父親的情況最嚴重。他的胸部和腹部中了許多槍,馬上被送進手術室。何文杰的血型與父親一樣,都是B型,醫生就直接從他身上抽血給父親。當時父親尚有意識,還對何文杰輕輕地說:「阿傑,浪費你的血了……」父親的小腸中了許多槍,已無法縫補,醫生直接將一尺多的小腸切除。聽說父親當時還比較鎮靜,因為他主管汪精衛的財政,所以他還叫人把支票簿拿來,要簽一張空白支票,以防萬一有急用而取不出錢來。他人已非常虛弱,簽了好幾次,才選了一張字跡沒有太走樣的。
  母親當時也身中三槍。後來的事情,她只記得,有人把父親抬過來,讓她親一下他,跟他說再見。母親連聲說:「他還沒死呢!還沒死呢!」其實那時父親的心跳已經停止了。這一年,他43歲。」[8]

汪精衛因病出國,於船上留影(前方右二為曾仲鳴)

著作

[編輯]
曾仲鳴著作《法國文學從談》的封面照
曾仲鳴著作《法國文學從談》的封面照

曾仲鳴著有《中國文學史》(法文)、《中國國民黨》(法文)、《中國與和平》、《中國與法國》、《法國文學叢談》、《中國詩史》(法文)、《法國的浪漫主義》、《藝術與科學》等書,譯有《唐人絕句百首》、《堪克賓》《神聖的童年》《法國短篇小說集》等書。[9][7][10][11][12]

評價

[編輯]

得知曾仲鳴替自己遇刺後,汪精衛感到極度悲痛,並冒着遇刺風險來醫院看望曾仲鳴。汪精衛身邊的人都勸他不要冒險,可汪精衛卻含淚說道「我是看着仲鳴從小長大的,他又為我工作多年,我一定要去看他!」[8]曾仲鳴傷重身亡後,汪精衛更是以悲憤的心情寫下《曾仲鳴先生行狀》一文來紀念曾仲鳴。汪在此文中這樣評價他:「君生平文學著述甚多,而於政治則重實行,少言論,且自以處機要之地,益以慎密為務;然亦正由其處機要之地,於中央決策之經過及其蹉跎變幻之所以然,瞭然於中,憂國之心既深,及其未亡,而思有以救之;積誠已久,一旦決然行其心之所安,凡悠悠之毀譽,及其一身之死生禍福,固所不計也。嗚呼!是可謂仁且勇矣!」[13]此外,有部分學者(如金雄白)認為:曾仲鳴遇刺一事,為汪精衛政權成立的主要原因。[14]

民國文人喻血輪在作品《綺情樓雜記》中說:「二十七年在河內被刺之曾仲鳴,為汪精衛最寵信之人,其人小有聰明,亦能搖筆為文,故汪倚為左右手。」[15]

民國外交官,汪精衛的心腹高宗武在其回憶錄中寫道:「曾仲鳴這位秘書不僅僅是秘書。早年在法國的朋友當中,曾與汪相交多年,後來成為汪不可一日不見的密友。曾處理汪的全部財務,管理家務,陪同旅行,照料途中大小雜事。曾也是汪的重要顧問,因為肥胖喜歡玩的曾,向來都同意汪的觀點。雖然汪少不了曾,兩人的個性是不同的。曾是個奔放不羈的人,已有中國妻子,在巴黎學習藝術,喜歡酒、女人和夜生活。」(原文為英文)[16]

曾仲鳴次子曾仲魯評價道:「父親曾仲鳴與汪精衛相識多年,曾經擔任過他的秘書,後來一直追隨他,是他對外的「軍師」和顧問,也是他外出旅行的經常伴侶。父親當時的地位也非常重要——汪精衛身邊有兩個最主要的助手,一個是陳璧君,另一個就是曾仲鳴,他掌管着汪精衛的財政大權。」[8]

曾仲鳴的夫人方君璧評價道:「(我和曾仲鳴)不只是夫婦,同時也是兄妹,同時也是朋友」。方君璧後來於1966年將她和曾仲鳴所寫的詩詞結集出版為《頡頏樓詩詞稿》,她在該書的序中寫道:「我們兩人的血同時流了,已混在一起,永遠不能分開了。你死了,我的一半已與你同死。我的未全死,或是天憐我們的三個孩子,不忍他們一旦俱為無父無母之雛。所以我現在的生存,也有一半是你生存在我的身里。我的腦中,我的心中,都充滿了你。在前,你曾說過:你相信我還甚於相信你自己。至今相隔廿幾年,我所做的事,都很像是受你所指使,我不敢負你相信我之心。現在孩子們也已長大了,學成了,我對他們的任務也完了。我希望不久之將來,我們可以重見,我們的心靈可以再合在一起。但是在我未死之前,我要將我所保存你的詩詞稿付印。願這剩下的殘紅片片,不至於散失,可令人想念到芬芳的花朵。」[8][17][18]

紀念

[編輯]

汪精衛政權為紀念「和運先烈」曾仲鳴、沈崧(汪精衛的外甥,於1939年8月遇刺身亡),於1942年初在廣州創設鳴崧學校。[19][20]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曾仲鳴. 國家圖書館台灣概覽. 
  2. ^ 鼓楼区志第二十三篇第二章. 福建黨史方志網. [2024-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1). 
  3. ^ 李華興等 (編). 近代中国百年史辞典.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650. 
  4. ^ 4.0 4.1 4.2 4.3 劉紹唐等 (編). 民国人物小传 第6册. 上海: 上海三聯書店. 2015-5: 346–348. ISBN 9787542650870. 
  5. ^ 張士偉. 近代中法教育交流史.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14-12: 129–130. ISBN 978-7-310-04729-1. 
  6. ^ 福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福州人名志. 福州: 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 2007: 465. ISBN 9787806912966. 
  7. ^ 7.0 7.1 徐友春等 (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01: 1193. ISBN 9787202030141. 
  8. ^ 8.0 8.1 8.2 8.3 8.4 李菁. 纷乱家国事. 三聯生活周刊. [2024-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6). 
  9. ^ 王捷,楊玉文等 (編).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北京: 華夏出版社. 2003-10: 737. ISBN 9787508031545. 
  10. ^ 章紹嗣,田子渝等 (編). 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 武漢: 武漢出版社. 1995-04: 1043. 
  11. ^ Rêve d'une nuit d'hiver (cent quatrains des Thang). abebooks.co.uk. [2024-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9). 
  12. ^ 福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福州市志(第8册). 福州黨史方志網. [2024-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7). 
  13. ^ 雷鳴. 汪精卫先生传.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1989.10: 359. ISBN 7-80569-179-7. 
  14. ^ 李志毓. 惊弦 汪精卫的政治生涯. 香港: 牛津出版社. 2014: 240. ISBN 978-0-19-941190-0. 
  15. ^ 喻血輪. 绮情楼杂记. 北京: 中國長安出版社. 2011-01: 207. ISBN 978-7-5107-0318-8. 
  16. ^ 高宗武. 第二章 [汪精衛飛往河內]. 高宗武回忆录. 由陶恒生翻譯.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16-01. ISBN 978-7-5000-9802-7. 
  17. ^ 師承汪精衛——曾仲鳴「頡頏樓詩詞」. 汪精衛紀念託管委員會. [2024-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30). 
  18. ^ 曾仲魯. 曾仲鲁:汪精卫时代的童年回忆. 新大學政論專欄. [2024-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4). 
  19. ^ 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越秀史稿 第5卷 民国 上. 廣州: 廣東經濟出版社. 2015-12: 186. ISBN 978-7-5454-4454-4. 
  20. ^ 紀念和運先烈 創辦鳴崧學校. 江蘇日報. 194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