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朱勛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吳江榮順王朱勛淯(16世紀—1597年),明朝吳江昭和王朱詮鏗的嫡五子,明朝第二代吳江王。[1]其母是朱詮鏗的繼妃。

生平[編輯]

正德七年(1512年)十二月,生父朱詮鏗去世。[1][2]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明世宗遣新寧伯譚綸等為正使、編修張星等為副使,持節冊封朱勛淯襲封吳江王。[3]

朱勛淯的大伯父瀋恭王朱詮鉦病重,孫子朱胤榿年幼,朱詮鉦擔心郡王們為患,預先奏請以朱胤榿主府事,令朱胤榿的母妃郗氏保護、長史承奉等輔導,等其長成。朱詮鉦死後,其四弟宿遷王朱詮鏅趕緊請求命朱詮鉦的二弟也是自己的胞兄靈川榮懿王朱詮鉌的孫子靈川王朱胤栘攝國政。郗氏奏請按朱詮鉦遺願行事。嘉靖六年(1527年)六月,禮部商議認為應該由朱胤榿承重主喪禮、統府事,母妃在宮保護,府事皆聽長史等官檢點約束,郡王、將軍及宗人不得奏擾,獲准。[4]

嘉靖九年(1530年),朱胤榿未及襲封也去世,瀋恭王絕嗣,朱勛淯上奏以父親朱詮鏗與瀋恭王同母為由自稱嫡脈,以尋求襲封瀋王。十月,禮部查出朱勛淯的祖母高氏本是夫人,作為瀋恭王之母被追封為瀋莊王朱幼㙾的次妃,並非正室,朱勛淯卻詐稱祖母為正室、父親朱詮鏗是嫡出,才導致朱勛淯的三伯父宜山王朱詮鏋也以兄終弟及為由尋求襲封。明世宗切責朱勛淯、朱詮鏋捏詞奏擾、交構不和,稱本當查究,此次姑且饒恕;最終由朱胤栘襲封瀋王。[5][6]

秦藩永壽恭和王朱秉欓身後也發生王位繼承之爭:其第六子鎮國將軍朱惟燱因為母親邵氏由內助進封王繼妃,自認為嫡子,引用朱勛淯作為繼妃子以嫡子身份越過庶兄襲爵的例子,想取代朱秉欓的庶長孫朱懷墡襲封永壽王。朱懷墡也舉魯藩鄒平恭懿王朱陽鎕奏請以內助丁氏為繼妃、其子朱當涼為嫡長子,但其死後朱當涼未被視為嫡子,仍由庶長子朱當潩襲封的例子相爭。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二月,最終定下由朱懷墡襲封。[7]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朱勛淯去世。[1]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三月,明神宗遣行人柯維蓁、李璠分別掌行朱勛淯和吉陽王朱俊槿的喪禮。[8]

朱勛淯的嫡長子朱胤栿已經先去世。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朱胤栿的庶長子朱恬𦎴作為吳江長孫襲封。[1]

朱勛淯另有一子封鎮國將軍,奉祀朱勛淯的七叔雲和王朱詮𨭖[9]

註釋及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明史》卷一百二·表第三·諸王世表三
  2.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九十五》
  3. ^ 《明史》作嘉靖五年(1526年)事。此從《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八十》
  4.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七十七》
  5. ^ 《明史》卷一百一十八·列傳第六·諸王三·太祖諸子三·瀋王模傳
  6. ^ 《南宮奏稿》卷1
  7.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三百五十五》
  8.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三百二十》作「吉陽王朱充煟」,與《明史》卷一百一·表第二·諸王世表二矛盾。
  9. ^ 《弇山堂別集》卷035
前任:
父昭和王朱詮鏗
明吳江國國王
1527年—1597年
繼任:
朱恬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