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黑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Death by Black Hole
英文原版2007年第一版封面
副標題And Other Cosmic Quandaries
中文名死亡黑洞
作者尼爾·德格拉斯·泰森
譯者姜田
類型文學作品[*]
語言英語
主題天體物理學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W·W·諾頓公司
出版時間2007年
出版地點美國
中譯本出版機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媒介紙質書(精裝
頁數384頁
前作起源:140億年的宇宙演化(Origins: Fourteen Billion Years of Cosmic Evolution)
續作冥王星檔案英語The Pluto Files
規範控制
ISBN978-0393062243
OCLC172964458
LC分類法QB982 .T965 2007

死亡黑洞》(Death by Black Hole: And Other Cosmic Quandaries)是尼爾·德格拉斯·泰森於2007年出版的科普讀物。它是泰森最受歡迎的幾篇文章的選集,所有文章均於1995至2005年間發表在《自然歷史》雜誌英語Natural History (magazine)上,[1]並曾在喬恩·斯圖爾特每日秀》的一集中出現過。[2][3]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了其簡體中文版,並歸入其《第一推動叢書》。

摘要[編輯]

《死亡黑洞》分為七個部分:知識的本質、自然知識、自然之道、生命的意義、當宇宙變糟時、科學與文化、科學與上帝。

第一部分包括五章:

  • 第1章「覺醒」,討論增強我們的五感(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對於擴展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有些工具將我們環境的潛在方面(看似)轉換為我們可以感知的量,這極大地方便了科學發現。例如,夜視鏡將近紅外光譜轉換為可見光,使生物學家更容易觀察夜行動物的行為。
  • 第2章「天地如一」,闡述了物理學的歷史,以及人們如何知道在地球上觀察到的物理定律在太陽和其它行星上也能觀察到。簡而言之,物理學如何成為對普遍事物的研究,而不僅僅是對地球上事物的研究。
  • 第3章「眼見不為實」,暗示了根據過少證據進行概括的陷阱。它首先指出,雖然我們知道地球是圓的,但當人們只觀察地球的一小部分時,它看起來就是平的。
  • 第4章「信息陷阱」,指出我們可以在許多不同尺度上觀察我們的周圍,並且可能會在不同的尺度上發現不同的現象。例如,在宏觀尺度上,經典力學描述了我們觀察到的物理行為,而在較小的尺度上,量子力學則開始發揮作用。
  • 第5章「止步不前的科學」,引導讀者完成一系列實驗,主要是基於觀察插在地上的棍子,它的影子如何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例如,人們可以觀察到,在北半球,在一天的過程中,棍子的影子會順時針劃出一個半圓。

外部連結[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