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兵工廠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小羅斯福在1940年12月29日爐邊談話的「民主兵工廠」一詞刻在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紀念館英語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Memorial的石頭上

民主兵工廠(英語:Arsenal of Democracy)或是民主國家的兵工廠小羅斯福在1940年12月29日爐邊談話的核心口號[1][2]。他承諾在美國未實際參戰的情形下軍事援助英國對抗納粹德國。他在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年宣告這項意圖,當時德國佔領大部分歐洲以及威脅英國

納粹德國結盟法西斯意大利大日本帝國也就是軸心國,當時德國與蘇聯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及共同參與波蘭戰役,這項現實政治協議直到巴巴羅薩行動為止。

為了全面對抗納粹德國與大日本帝國,他號召美國人民一同支援歐洲盟國以及低程度支援中華民國。「民主國家的龐大兵工廠」成為美國工業軍援參戰盟國的專有口號[註 1][3]

這個口號代表美國工業共同軍援盟國的集體成就,軍援物資的供應商集中在美國的工業城市,例如底特律克利夫蘭費城水牛城羅徹斯特芝加哥紐約匹茲堡[4]

來源[編輯]

1918年道布爾戴出版社副總裁赫伯特·雪曼·休士頓英語Herbert Sherman Houston發表一篇專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文章名為「阻止新戰爭」[註 2],他表示美國企業是「民主捍衛者」,而新聞自由是「民主兵工廠的最有效武器之一」[5]

把美國當成兵工廠的概念是源自於劇作家羅伯特·E·舍伍德,1940年5月12日紐約時報引用他的話「這個國家已經是,實際上,是一座民主盟國的兵工廠」[6]。雖然法國經濟學家讓·莫內在1940年也引用過,但是美國大法官費利克斯·弗蘭克福特勸告他不要再引用,所以小羅斯福可以引用到爐邊談話的演說[7][8]。這句口號最後被人們認為是源自於小羅斯福的演說[9]。可能是哈里·霍普金斯向小羅斯福提議這句口號。還有一個說法是小羅斯福引用威廉·西格紐斯·克努森英語William S. Knudsen的談話[10]

衝擊[編輯]

密歇根州立圖書館英語Library of Michigan的民主兵工廠歷史展示區

當時演講反映了美國對於加入二戰的看法,同時也代表美國自加入一戰後主導戰間期外交政策孤立主義不干預主義正朝向衰落。雖然當時人們認為表面上看似強大的美國海軍可以保證西半球的國防安全不受侵犯,但是不包括美國海岸警衛隊人數統計的美國軍隊只有458,365人(美國陸軍259,028人、美國海軍160,997人、美國海軍陸戰隊28,345人)。演講後隔年的美軍總人數接近原先的四倍也就是1,801,101人(美國陸軍1,462,315人、美國海軍284,437人、美國海軍陸戰隊54,359人)[11]

演講前後的美軍人數統計
演講
時間
總人數 陸軍 海軍 海軍
陸戰
之前 458,365 259,028 160,997 28,345
隔年 1,801,101 1,462,315 284,437 54,359

加強軍援盟國的政策包括1939年9月現購自運政策與1940年9月驅逐艦換基地協議都已逐漸取代以前的1930年代中立法。演講後幾個月也就是1941年3月開始實施租借法案。演講後還不到一年,1941年12月發生珍珠港事件,事件發生後美國立即加入二戰。

其他引用[編輯]

  • 喬·拜登:「就像二戰一樣,今天,愛國的美國工人正在建立民主兵工廠也為了自由理想而服務」[12][13][註 3]

註釋[編輯]

  1. ^ 民主國家的龐大兵工廠(英語:The great arsenal of democracy
  2. ^ 阻止新戰爭(英語:Blocking New Wars
  3. ^ 英語:Just as in World War II, today, patriotic American workers are building the arsenal of democracy and serving the cause of freedom

參考文獻[編輯]

  1. ^ 民主兵工廠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美國遺產博物館英語American Heritage Museum
  2. ^ 【韜略談兵】烏俄戰爭給全球的警示 重啟民主兵工廠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青年日報
  3. ^ 第七章—海外的衝突與國內的變革美國在台協會
  4. ^ 《二戰對於區域興衰的影響:美國製造業受戰時投資的累積效應,1947—197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社會力量英語Social Forces學術期刊(Hooks, Gregory and Leonard E. Bloomquist. "The Legacy of World War II for Regional Growth and Decline: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Wartime Investments on U.S. Manufacturing, 1947–1972". Social Forces, Vol. 71, No. 2 (Dec.,1992), pp. 303–337. Note: See especially the discussion surrounding the table on page 308.)
  5. ^ Houston, Herbert S. Blocking New Wars. The Furniture Worker. October 1918: 364. 
  6. ^ Gould, Jack (May 12, 1940). The Broadway Stage Has Its First War Play. The New York Times. Quoting Robert Emmet Sherwood, "this country is already, in effect, an arsenal for the democratic Allies."
  7. ^ Robinson, Charles K. (October 13, 1961) Time. Retrieved on June 6, 2008.
  8. ^ Jean Monnet, Memoirs (London: Collins, 1978), p. 160.
  9. ^ Barnett, Richard. 1983. The Alliance: America, Europe, Japan, Makers of the Postwar World.
  10. ^ Herman, Arthur. "The Arsenal of Democracy: How Detroit turned industrial might into military power during World War II." The Detroit News. 3 Jan 2013. The Arsenal of Democracy | the Detroit News. [2013-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8). 
  11. ^ "Series Y 904-916: Military Personnel on Active Duty: 1789 to 19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lonial Times to 1970, Part 2 (Bicentennial Edition). September 1975. 美國普查局.
  12. ^ 拜登在黃金時段演講說明支持軍援以色列與烏克蘭的理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有線電視新聞網
  13. ^ YouTube上的《觀看拜登在橢圓形辦公室對於以色列—哈瑪斯武裝衝突的發表演說》,始於12分40秒(Watch Biden's full Oval Office address on Israel-Hamas conflict)—有線電視新聞網

參考書目[編輯]

  • Herman, Aurther. Freedom's Forge: How American Business Produced Victory in World War I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13)
  • Hyde, Charles K. Arsenal of Democracy: The American Automobile Industry in World War II. (Wayne State UP, 2013). ISBN 978-0-81-433951-0
  • Jordan, Jonathan W. American Warlords: How Roosevelt's High Command Led America to Victory in World War II (NAL/Caliber 2015).
  • Kennedy, David M. Freedom from Fear: The American People in Depression and War, 1929–1945. 1999. pp 468–69. ISBN 978-0-19-514403-1
  • Klein, Maury. A call to arms: Mobilizing America for World War II (Bloomsbury, 2013).
  • Complete text and audio of speec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peech at Wikisource

相關條目[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