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野弘元
外觀
水野 弘元(1901年11月19日—2006年1月1日),生於日本佐賀縣,佛教研究者,專長於巴利文文獻。他也是日本曹洞宗僧侶,曾任駒澤大學總長。
生平
[編輯]1928年,畢業於日本帝國大學印度哲學科,之後進入研究所,繼續取得文學博士學位。1935年任駒澤大學講師,1940年升任教授。1959年至1962年,任東京大學文學部兼任教授。
1967年,獲紫綬褒章。
學術觀點
[編輯]水野弘元認為,原始佛教排斥形而上學的哲學性討論,以緣起論、三法印或四法印和四諦學說為中心;對於「諸法無我」,部派佛教捨棄了原始佛教的第一義立場,多採用世俗立場的低俗學說,而《般若經》或龍樹的《中論》所說的空才是原始佛教的真義[1]。
弟子
[編輯]弟子有片山一良等人。
著作
[編輯]- 《水野弘元著作選集》1-3集
- 《原始佛教》
- 《南傳上座部論書解說》
- 《南傳大藏經總索引》
- 《巴利語文法》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要語基礎知識》
- 《人生之道》
- 《人生與佛教》
- 《佛典成立史》
- 《巴利語佛典精選》
- 《釋尊的生涯》
- 《佛教文獻研究》
- 《佛教的真髓》
註釋與引用
[編輯]- ^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的特質》:「原始佛教排斥形而上學,只闡明有關世界人生現象之存在,而加以極合理、客觀的考察。其理論中心即是所謂的「緣起論」。同時,成爲緣起論之基礎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與加上[一切皆苦]之四法印,以及緣起論之另一形態——四諦說,亦被視爲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原始佛教之阿含經中,隨處皆述及無我說。然其中含無我的最高意義而究意者極少,而以通俗低微的立場敍說者爲多。這如前所述,是因爲現存的原始佛教聖典,皆由部派佛教所傳,而部派佛教凡事皆捨去原始佛教的第一義立場,而僅採用世俗立場的學說之故。因此若以現存的原始聖典之無我說、多爲低俗之說爲理由,將釋尊與原始佛教的無我說視爲皆是低俗者,乃是錯誤的看法。大乘佛教興起的理由之一,乃在於欲改正部派佛教之此種低俗性。故大乘佛教爲了其無我或不致與部派佛教之無我混淆,乃用空(sūnya或sunyatā空性)一語代替無我之語,以解說高一層的無我。在般若經或龍樹之中論中所說的空,才是原始佛教無我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