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國家和地區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世界上大約有五分之一人口以漢語為母語,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語母語人口最龐大。部分海外華人亦使用漢語。

相對漢語言,漢語書面語較為統一,但各方言之間的口語與詞彙有一定差異。一些學者認為漢語在口語上更像是建立在共同書寫文字上的一個語族而不是單一語言[1]

隨着大中華地區的世界影響力增加,在一些國家逐漸興起學習漢語的風潮。而在部份國家為了吸引大中華地區的觀光客,會在主要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及觀光地區增加中文的標示及說明,部份服務業亦會安排通曉漢語的服務人員。

漢語使用者分佈
  以漢語為主要語言、行政語言及母語的國家及地區
  多於5,000,000漢語使用者的國家及地區(受承認或未受承認)
  多於1,000,000漢語使用者的國家及地區(受承認或未受承認)
  多於500,000漢語使用者的國家及地區(受承認或未受承認)
  多於100,000漢語使用者的國家及地區(受承認或未受承認)
  漢語使用者主要居住點
漢語作為國家官方語言在世界上的分佈

概述[編輯]

全世界現共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新加坡共和國以漢語作為官方語言或其中一種官方語言。在馬來西亞,由於該地華人在當地社會、經濟、文化上均佔據優勢地位並且擁有兩岸四地以外最完整的漢語教學體系以及高度發達的漢語文化體系(包括媒體、音樂、影視等),固在馬來西亞的不少地區特別是首都吉隆坡以及檳城新山怡保古晉詩巫等都會區,漢語的使用率頻繁甚至超過馬來西亞憲法所規定的官方語言馬來語,因此習慣上也將馬來西亞視為華語世界一部分。不過馬來西亞華語並不享有官方語言地位,不及作為國家語言的馬來語,以及實際行政語言和法律語言的英語,也不作為華人以外的大馬各族群間交流的通用語,而僅是作為教育用語言之一,因此馬來西亞一般不被列入漢語系國家。其次緬甸佤邦果敢也以漢語作為官方語言。漢語也是聯合國的六種正式語言和工作語言之一,亦為當今世界上作為母語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漢語國家和地區列表[編輯]

政治實體[編輯]

政治實體 中國大陸港澳地區 台灣地區 新加坡
全銜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新加坡共和國
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新加坡
國徽
人口[註 1] 1,400,050,000 23,591,920 5,703,600
語言標準 普通話 國語 華語
文字標準 簡化字規範漢字 正體字 簡化字
國家語文規範
管理機構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新加坡推廣華語理事會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
關聯條目 中國語言 臺灣語言 新加坡語言
地圖
使用族群主要
分佈行政區
普遍使用 普遍使用 普遍使用

地區[編輯]

地區 香港 澳門 佤邦 果敢 勐拉
全銜[註 2]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澳門特別行政區
緬甸聯邦共和國
佤自治州
緬甸聯邦共和國
果敢自治區
緬甸聯邦共和國
撣邦景棟縣勐拉鄉
緬甸第二特區(佤邦 緬甸撣邦第一特區 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
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緬甸
區旗 香港 澳門 佤邦 果敢
人口[註 1] 7,500,700 679,600 558,000 139,047 85,000
語言標準 法律無指明[註 3] 法律無指明[註 4] 西南官話 西南官話果敢語 西南官話
文字標準 繁體字 繁體字 簡化字 簡化字 簡化字
地區語文規範
管理機構
公務員事務局法定語文事務部
香港教育大學語文教育中心
行政公職局語言事務廳
關聯條目 香港語言 澳門語言
緬甸語言
地圖

國際組織[編輯]

有多個國際組織以漢語作為官方語言,其中較重要的有:

參見[編輯]

註釋[編輯]

  1. ^ 1.0 1.1 人口數據以截止到2020年年初的各國官方統計數據為準,參見各國家和地區人口列表
  2. ^ 佤邦果敢勐拉緬甸撣邦反政府武裝割據政權,上方為緬甸中央政府行政區劃,下方為該政權自稱。
  3. ^ 當地《基本法》僅指中文英文為官方語言,並未訂明「中文」是指粵語抑或普通話。中文及英文為享有同等地位的官方語言。
  4. ^ 當地《基本法》僅指中文葡萄牙文為官方語言,並未訂明「中文」是指粵語抑或普通話。中文及葡萄牙文為享有同等地位的官方語言。

參考文獻[編輯]

  1. ^ Norman, Jerry. Chine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978-0-521-296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