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沈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沈友(176年—204年),字子正揚州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中國東漢末期人物。

沈友幼年時就以才能聞名,漢靈帝中平三年(186年),他十一歲時,華歆考察風俗,發現他的才能說「自以來,雖多英彥,未有幼童若此者」。沈友善文辭,兼好武事,注孫子兵法孫權擔任會稽太守,禮聘沈友。沈友論王霸之略,向孫權提出荊州宜並之計、孫權採納他的意見。沈友對主君、同僚態度嚴峻,於是同僚向孫權告狀。孫權認為沈友不願為他所用,在漢獻帝建安九年(204年)孫權大會官僚時對沈友說:「別人說你想造反」。沈友自知逃脫不得,於是說:「皇帝在許,那你目中無君,難道就不是謀反嗎?」於是孫權將他處死,時年二十九歲[1]

參考文獻[編輯]

  •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注引《吳錄》
  1. ^ 《建康實錄》:九年大會僚屬以事誅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