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海外研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海外研修(英語:Study abroad)或稱為「海外研學」,通常是由學校組織學生到外國學習短期課程的一種教育方式。海外研修學生可能和其他學生或寄宿家庭一起住在學校宿舍公寓房間。研修時間大概為一個星期,通常用於學期及學年之間的假期。

學習的主題是多樣的。一些學生選擇海外研修是因為想在說母語的人中學一門語言

歷史[編輯]

海外研修起源於德拉瓦大學。在1923年,Raymond W. Kirkbride教授將一個由八位學生組成的小組派往法國巴黎學習。當時,在其他國家學習的概念並不是一種傳統或主流的想法;這個做法一開始被叫做「國外學習計劃」,有一段時間去海外研修被認為是主修外語的學生才可能作出的選擇,當然,這種看法現在已經改變了。[來源請求]

原因和動機[編輯]

海外研修的原因有很多。將自己沉浸於異國文化並擁有在自己國家從未有過的經歷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像是個機會。某些情況下,海外研修學生或許是為了在國外學習的過程中體驗與自己國家不同的社會風俗。

如上所說,學生海外研修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努力拓展自己在自己國家的大學里無法遇到的人生機遇。學習語言是一個最普遍的理由。另一個目的是去新的地方旅行和體驗。在一個日益全球化的世界裏,許多學生出國留學同時也是為了增強他們的就業前景。

出國學習也是外交的一種形式,不同國家來的學生可以互相影響,克服和體驗文化的差異和同外國人建立關係。這是個人層面上的國際關係,並且對全球化趨勢的一種貢獻。

遊學生和交換生對比[編輯]

原則上來說,高等教育學校意謂著課程由他們自己的教授在國外的環境上課的海外研修課程,而交換學生課程暗示著該名學生被交換到國外大學(並因此和由當地全體教職員所教的當地學生一起上課)。然而,該項定義並沒有被嚴格的遵守着。事實上,許多的術語正持續的被製造出來,並被用來更精準地描述不同類型的課程或經驗[註 1] [原創研究?]

學生能透過他們來自的大學、海外升學公司或直接透過外國大學參加計劃。雖然多數大學希望他們的學生透過他們的計劃到海外升學,這可能是有限制的。海外升學公司通常更靈活的,有更多的選擇和提供機會接觸國家其他地方的學生。另一個海外升學公司能提供而大學不能提供的選擇,是能在夏天期間到只集中於教學生一種外語的語言學院學習。最獨立的海外升學模式是直接到外國大學註冊,有些外國大學安排跟其他海外留學生一起上課,有些則提供與本地生一樣的正規課程。但是,學生應該非常獨立和對國家的語言有良好的認識。

到海外升學的費用不一,有時直接在外國大學註冊較參與本地大學的交流計劃便宜,但是本地大學大多較便宜,這是因為由於相互作用引致的交涉費用和學費改變。[來源請求]

必要步驟[編輯]

雖然不同機構的要求不同,但是到海外升學必須經過幾個步驟。許多國內大學設置負責海外升學的辦公室。第一步是找尋有興趣的計劃,申請程序會因需不同的計劃而調整,而希望到海外升學的學生也必須獲得必要的旅遊證件,包括護照、簽證和某些醫療機構的證明。獲得簽證可能是一個需要許多文書工作的費時過程,因此最好預先開始簽證過程以避免延遲和問題。

學生必須安排寄宿,有些學校提供住宿,其他計劃可能會要求學生負責自己的膳宿供應。在外國安排居住地方可能十分困難,多數學生在出發前已知道他們留宿的地方,但有些學生只安排臨時住宿,抵達後才尋找一個長期的住所。除了語言障礙和不能親自看公寓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習慣和簽約、下訂和付款的程序。近年互聯網的興起令尋找外地的公寓更加容易,這往往更是尋找的開始途徑。曾到海外升學的人的忠告是不可缺少的,而報章雜誌和其他出版物也可幫助選擇目的地。[來源請求]

參看[編輯]

註釋[編輯]

  1. ^ 例如直接註冊計劃,學院主導的遊學團等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