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清波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清波門石碑,位於今清波街與南山路交叉口處。

清波門杭州古城的西門之一,門樓瀕西湖之東南,南宋時取「清波」之名,為歷代沿用。

歷史[編輯]

五代吳越國時為涵水門南宋紹興二十八年增築杭城,清波門為西城門之一。清波門因有暗溝引湖水入城,俗稱暗門[1]

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挖地道破清波門城牆數丈,攻佔杭州。1913年,杭州開始拆城,清波門、涌金門錢塘門和城牆被拆除,改建南山路湖濱路,門故址立有石碑。[1]

清波門一帶有許多古蹟,歷史上曾是文人墨客和書畫家寓居之地。因門通南山,古時市民需用多從此門運入,故有「清波門外柴擔兒」之民謠。[1]

清波門一帶是休閒賞景的好去處,「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位於西邊,附近有「聚景園」、「錢王祠」遺址,東邊是「新西湖十景」之一的「吳山天風」與河坊街[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杭州十大古城门. 5ilog.com. 2001-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5日). 

參見[編輯]

杭州城門
北關壩子正陽門
螺螄延過草橋門
候潮聽得清波響,
涌金錢塘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