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湄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首席王后湄努(緬甸語:နန်းမတော် မယ်နုယ်နု;英語:Nanmadaw Mei Nu;1783年6月18日—1840年5月12日),是緬甸貢榜王朝國王巴基道(ဘကြီးတော်;也稱孟既或實皆王)的王后,王室頭銜為Sri Pawara Tilaka Suriya Maha Rajendra Ratna Devi。湄努聲名狼藉,和蒲甘王朝的普瓦紹王后、緬甸末代王后蘇帕雅勒並列為緬甸歷史上最著名的三位首席王后。她最終被沙耶瓦底國王下令處決。

湄努
နန်းမတော်မယ်နု
緬甸首席王后
在位1819年6月5日-1837年4月15日
前任湄倫湄
繼任湄妙瑞
出生信明努(Shin Min Nu)
1783年6月18日
緬甸帕蘭貢村
逝世1840年5月12日
緬甸阿摩羅補羅
丈夫巴基道
子女帕朗親王
馨部麻茵
尊號
သီရိပဝရတိလောက မဟာရတနာဒေဝီ
王朝貢榜王朝
父親吳羅坎
母親杜涅
宗教信仰上座部佛教

生平[編輯]

早年生活[編輯]

湄努出生於阿瑪拉普拉皇宮北面的帕蘭貢村,是監獄長U Hlockand及其妻Daw Nge的女兒,她有一個兄弟孟凹(Maung O)。 湄努於孟雲王(也稱波道帕耶)統治時進入皇宮。一天,她正在河裏洗澡,一隻獵鷹叼走了她的紗籠,把她的紗籠掉在了皇宮內南宮(首席王后的居所,首席王后也稱為南宮王后)的左側,湄努進宮尋找她的紗籠,跑到了國王面前來。湄努抓住了機會,獲得國王的許可成為了南宮王后的侍女。 1809年,太子去世,其子實皆王子(巴基道)成為了王儲,他的妻子辛比梅(Hsinbyume)於四年半後生下兒子良淵親王(Prince Nyaungyan)後逝世。隨後,巴基道於1813年娶湄努為妻。作為王儲妃,湄努享有四個村莊、30匹馬、3000畝土地、五個鹽村和王室財產的四種產品的稅收。

首席王后[編輯]

1819年6月7日,巴基道登基,湄努於11月3日被封為首席王后(南宮王后),同時,她的哥哥孟凹也被推恩為薩林親王。巴基道軟弱輕率,作為第一夫人,湄努掌握了權勢;尤其是在1831年巴基道患上精神疾病以後,朝政大權落入王后兄妹之手。

此時,國王的弟弟沙耶瓦底親王(Thayawady;也稱孟坑)收集武器、準備士兵,監視王后的哥哥薩林親王孟凹的行動。1837年2月21日,薩林親王下令搜查沙耶瓦底的姐姐蒲甘公主的住所,並繳獲了武器。隨後,薩林親王繼續對沙耶瓦底住宅進行搜查,沙耶瓦底的軍隊和搜查的軍隊發生衝突。2月24日,沙耶瓦底帶着500名槍手前往實皆,薩林親王放火燒毀了沙耶瓦底的住宅。沙耶瓦底的叛亂開始了。

英國外交官伯尼向巴基道的顧問給出建議,在王室兄弟之間進行談判。然而,國王的參贊們不接受伯尼的建議。沙耶瓦底命令他的兩個兒子進軍因瓦時,薩林親王給伯尼寫了一封信,要求進行談判。伯尼動身前往瑞波與沙耶瓦底談判,協商讓沙耶瓦底的兒子與薩林親王的女兒聯姻,並任命塞卡親王為王儲,但是沙耶瓦底拒絕了。不過,沙耶瓦底承諾,如果巴基道能退位,他將不會處決巴基道等人。伯尼帶着這個協商結果回到因瓦。1837年4月30日,巴基道退位,傳位於弟弟沙耶瓦底。沙耶瓦底履行了對巴基道的承諾,仍然照顧這位前國王,直到巴基道在1846年10月15日逝世,但是湄努王后和薩林親王就沒有那麼好運了。

死亡[編輯]

隨着巴基道的退位,湄努兄妹也徹底垮台。1840年3月27日,瑞達親王領導1500人在馬達亞的一個村莊發動起義。起義被鎮壓,瑞達親王被逮捕。在審訊中,起義者招供這次起義是由湄努兄妹策劃的。湄努隨後被審訊,承認了罪行。5月12日,湄努和薩林親王被處決。

子女[編輯]

1.帕朗親王(Prince of Palaing),生於1804年,1814年4月8日去世。

2.蘇帕伽勒公主(Shu Phra Gale),生於1821年11月22日,嫁堂兄敏東王(Mindon Min)為中宮王后,即馨部麻茵王后(Hsinbyumashin),1900年2月26日逝世於仰光。

參考資料[編輯]

https://www.mdn.gov.mm/en/nanmadaw-mei-nu-versus-phalankh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https://www.royalark.net/Burma/konbau11.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