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塔·卡戈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瑪格麗塔·卡戈爾

瑪格麗塔·卡戈爾(Margherita Cagol,1945年4月8日—1975年6月5日),化名「瑪拉」(Mara),是意大利極左翼城市游擊隊紅色旅的前領導人。她嫁給了這個武裝團體的另一位領導人雷納托·庫爾喬

生平[編輯]

瑪格麗塔·卡戈爾出生於意大利北部特倫蒂諾大區首府特倫托薩達尼亞地區意大利語Sardagna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其母親是一名藥劑師,父親是一位富商,是一家香水廠的老闆。她有兩個姐妹,Milena和Lucia。她接受了天主教的教育(特倫托是一個具有悠久天主教傳統的城市)。1964年,在以優異的成績在音樂學院獲得會計和古典結他文憑後,她進入特倫托社會科學院(特倫托大學的前身)學習。她很快就參與了左翼學生運動,在那裏她認識了同校的雷納托·庫爾喬。他們為出版物《政治工作》(Lavoro Politico)工作,這個刊物受到馬列主義的啟發,雖然只出版了九期,但在激進左翼中成了有很大影響力的參考讀物。卡戈爾對社會進行過詳細的研究,例如對特倫蒂諾農民的生活狀況,她和庫爾喬的小組曾將此研究用於理論闡述[1]。她以一篇關於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的勞動力素質的論文於1969年畢業,其中討論了卡爾·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成績是110分,十分優異。1969年8月1日,她在天主教儀式上與雷納托·庫爾喬結婚,之後這對夫婦搬到了米蘭,特倫托大學讓她去米蘭的人文主義協會英語The Humanitarian Society進行為期兩年兩年的課程學習,以獲得獎學金[2]。1969年9月8日,卡戈爾、庫爾喬和其他人成立了城市政治集團意大利語Collettivo Politico Metropolitano(CPM)。在這一時期,他們被介紹到了工廠,並結識了將成為未來的赤軍旅成員的青年學生和工人們[1]

1970年,卡戈爾、庫爾喬和阿爾貝托·弗朗切斯基尼等人一起,在基亞瓦里會議和克羅斯托洛河畔韋扎諾的Pecorile村會議後,成立了後來的赤軍旅。庫爾喬回憶說:「她(指瑪格麗塔·卡戈爾——編者注)和我一樣,甚至比我更想要武裝組織,這是事實。」[3]:821971年2月,卡戈爾與庫爾喬在Quarto Oggiaro地區的佔屋運動中被捕,警察在逮捕他們後對其公寓進行了初步搜查。雖然警察毫無所得,但庫爾喬因此丟了在Mondadori的工作。從那時起,他們就轉入地下活動了。除了1972年3月Feltrinelli死後的一次短暫拘留(在一次象徵性的審訊後被釋放)外,她所有的活動痕跡都消失了[1]

瑪格麗塔·卡戈爾,即現在的「女同志瑪拉」("compagna Mara")的故事,成為了赤軍旅的故事:她是一個「縱隊長」("capocolonna"),要組織並參與赤軍旅所有最重要的行動。1972年夏天,躲起來的「瑪拉」和庫爾喬搬到都靈,開始了赤軍旅對菲亞特的滲透。他們住在Corso Francia 166號的聖誕學院,那裏是聖誕修女會的所在地[1]。從1972年到1975年,他們參與了一系列的爆炸案和綁架知名人士的活動。1974年4月18日,卡戈爾組織、指揮並參與了在熱那亞綁架地方法官Mario Sossi的行動;人質在一個多月的監禁後被紅色旅釋放[1]。1974年9月,庫爾喬和弗朗切斯基尼在皮內羅洛國家憲兵逮捕入獄,但在1975年2月18日,卡戈爾和馬里奧·莫雷蒂帶領的五人小組突襲了監獄,幫助庫爾喬成功越獄[1]

1975年4月,卡戈爾、莫雷蒂和庫爾喬在皮亞琴察附近的一所房子裏會面,討論他們的戰略。赤軍旅正在發展壯大,需要更多的資金來繼續激進活動。他們決定效仿南美游擊隊的做法,進行一系列的綁架;受害者之一是工業家Vittorio Vallarino Gancia,此人十分富有且居住在他們熟悉的地區。據庫爾喬說,這位企業主還資助了一個法西斯組織[4]。6月4日,他在前往其在阿斯蒂附近卡內利的別墅的路上被綁架,被捆綁起來用車運到了阿奎泰爾梅山區中梅拉佐鎮Arzello附近一個名叫Spiotta的農莊。卡戈爾前段時間購買了這處農莊,它曾被來自赤軍旅的都靈縱隊使用,當地居民經常看到陌生人出入,而一些缺乏經驗的都靈縱隊成員又參與了這次行動,這都讓赤軍旅從一開始就面臨對警察的劣勢;庫爾喬沒有參加這次行動,作為一名越獄者,國家在意大利各地公佈了他的照片,參加行動被認為太危險。卡戈爾和一個同伴留下來看守Gancia。當天晚上,卡戈爾打電話給庫爾喬,告訴他行動已經成功。6月5日上午,四名憲兵組成的一個巡邏隊在Arzello山丘巡邏時來到了Spiotta。卡戈爾在4日到5日的夜裏值班,後來上床睡覺了,白天接替她值班的同伴卻睡着了,直到憲兵找上門才醒來。警車擋在了逃跑道路的正中間,所以他們決定衝出去。在隨後的槍戰中,國家憲兵的兩名警察受傷,一名警察被殺,卡戈爾也被殺。而庫爾喬在1976年1月18日再次被政府抓獲,受審,被定罪並監禁[5]

另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Una donna nelle Brigate Rosse. Pino Loperfido. "Trentino". 2005-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8) (意大利語). 
  2. ^ l'Unità newspaper 07-06-1975, p. 5
  3. ^ Memoria, Progetto (編). Sguardi ritrovati. Roma: Sensibili alle foglie. 1995. ISBN 88-86323-91-3. 
  4. ^ Interview with Renato Curcio. [2022-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0). 
  5. ^ 參見Giovanni Fasanella與阿爾貝托·弗朗切斯基尼(附調查阿爾多·莫羅之死的法官Rosario Priore的後記), Che cosa sono le BR ("Brigades Rouges. L'Histoire secrète des Red Brigades racontée par leur fondateur, Alberto Franceschini, together with Giovanni Fasanella." Editions Panama, 2005 review by Le Mo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