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科馬約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溫氏科馬約龍
化石時期:阿普第階-阿爾布階
~125–100 Ma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科: 雷巴齊斯龍科 Rebbachisauridae
屬: 科馬約龍屬 Comahuesaurus
Carballido et al. 2012
種:
溫氏科馬約龍 C. windhauseni
二名法
Comahuesaurus windhauseni
Carballido et al. 2012

科馬約龍屬名Comahuesaurus,意為「科馬約的蜥蜴」)是雷巴齊斯龍科蜥腳類恐龍的一,生存於早白堊世阿普第階阿爾布階期間的阿根廷,化石在洛漢庫拉組英語Lohan Cura Formation發現。模式種是溫氏科馬約龍(C. windhauseni),由Carballido和其同僚在2012年命名。[1]它最初由Salgado等人(2004年)分配至利邁河龍[2]但後來基於其尾椎椎體、恥骨和坐骨上的診斷特徵而分配至新屬。[1]

科馬約龍所知於豐富的材料,與其它雷巴齊斯龍科相比,它具有37節尾椎、3節殘缺的背椎和多個附加材料,包括右肱骨、恥骨、坐骨和113厘米長的左股骨。在系統發育分析中,Carballido等人(2012年)將其置於基礎雷巴齊斯龍科如伊斯的利亞龍和由雷巴齊斯龍亞科利邁河龍亞科形成的衍生演化支之間的中間位置。[1]

其與更多衍生雷巴齊斯龍科共有簡化的下椎弓突-下椎弓凹形態,但尚未完全失去所述結構;這種變化在演化支進化的某個點上發生,因為到目前為止只知道利邁河龍亞科中完全不存在此結構。[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Carballido, José Luis; Salgado, Leonardo; Pol, Diego; Canudo, José Ignacio; Garrido, Alberto. A new basal rebbachisaurid (Sauropoda, Diplodocoide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the Neuquén Basin; evolution and biogeography of the group. Historical Biology. 2012, 24 (6): 631–654. doi:10.1080/08912963.2012.672416. 
  2. ^ Salgado, L; Garrido, AC; Cocca, JR. Lower Cretaceous rebbachisaurid sauropods from the Cerro Aguada León (Lohan Cura Formation), Neuquén Province, Northwestern Patagonia, Argentina.. J. Vert. Paleontol. 2004, 24 (4): 90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