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第三奧古斯塔軍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三奧古斯塔軍團
125年羅馬帝國形勢圖

存在時期公元前43年至4世紀後期
國家或地區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
種類羅馬軍團
功能步兵突擊
規模5000人-6000人
駐軍/總部拉百瑟斯英語Lambaesis(128年至4世紀初期)
指揮官
著名指揮官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

第三奧古斯塔軍團(英語:Legio III Augusta[1]古羅馬軍隊建制名稱。由蓋烏斯·維比烏斯·潘撒·凱特洛尼亞努斯英語Gaius Vibius Pansa Caetronianus等人於公元前43年成立。[2]在公元前30年的內戰中,該軍團支持屋大維將軍,反對馬克·安東尼。之後屋大維掌握了羅馬帝國,該軍團得以重組。

從公元1世紀到4世紀晚期,第三奧古斯塔軍團參與了相關戰爭併入駐北非,促進了北非地區的城鎮化[3][4]該軍團與當地居民共同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常見的設施包括渡槽、防禦工事、道路和圓形露天劇場。總體上說,軍團更注重建築的紀念意義,而非「純粹的建造」本身。[5]第三奧古斯都軍團在北非駐守羅馬帝國邊界的三百多年來,沒有採取暴力的擴張手段和粗糙的城鎮化進程,而是通過同化吸收當地文化,促進了軍民交流,為羅馬帝國的邊界治理提供了新模式。[6]

註釋[編輯]

  1. ^ Adkins,Lesley Adkins,Roy A.(1998).Handbook to Life in Ancient Rome.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ISBN 9780195123326.
  2. ^ livius.org. [201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8). 
  3. ^ Yann Le Bohec, The Imperial Roman Army (New York: Hippocrene, 1994), Print.
  4. ^ Ramsay MacMullen, 「Roman Imperial Building in the Provinces,」 Harvard Studies in Classical Philology 64 (1959): 216.
  5. ^ MacMullen (1959), p. 216
  6. ^ Livius: Articles on Ancient History. http://www.livius.org/ta-td/tacfarinas/tacfarinas.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考文獻[編輯]

  • MacMullen, Ramsay. Roman Imperial building in the provinces. Harvard Studies in Classical Philology. 1959, 64: 207–235. JSTOR 310942. 

擴展閱讀[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