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阿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耶律阿海契丹人,後歸順蒙古部,《元史》稱其「天資雄毅、勇略過人、尤善騎射、通諸國語」,陣戰常於成吉思汗左右,參與機謀,與敵國交涉和外交政策決議等事。

生平[編輯]

早年,耶律阿海曾在金國為官,出使克烈部時,與當時依附於王汗的鐵木真一見傾心,言:「金國不治戎備,俗日侈肆,亡可立待。」進滅金之策,深得成吉思汗賞識。於是耶律阿海棄家中妻子投奔成吉思汗。1203年,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諸部之戰中,被王汗和其子桑昆軍所敗,一路逃至故鄉附近的烏拉爾河,隨身僅十三騎,其中便有耶律阿海。耶律阿海追隨成吉思汗後,金人以其出使不歸,扣留其妻子兒女,耶律阿海殊不介意,攻戰愈厲。成吉思汗聽聞,以貴族之女嫁之。

蒙金之戰中,攻略瀚海以南,成吉思汗以耶律阿海為先鋒,所過皆平。因見蒙古兵殺戮過甚,曾向成吉思汗諫言:「好生乃聖人之大德也。興創之始,願止殺掠,以應天心。」成吉思汗聽後,點頭稱是。金國皇帝求和之時,成吉思汗特意責問使臣為什麼金國扣留耶律阿海的妻子兒女,金國將其家屬送還。耶律阿海因功拜太師,行中書省事,其弟禿花為太傅、濮國公。耶律阿海每與成吉思汗飲宴,必得賜坐,甚為榮光。

後耶律阿海又隨成吉思汗攻西域花剌子模王朝,俘虜只闌禿,連克蒲華(今布哈拉)、尋斯干(今撒馬爾罕)等城。耶律阿海留下專門巡撫尋斯干城,不久於任上去世,享年73歲。至元十年,追封為忠武公。其子耶律忙古台耶律綿思哥耶律捏兒哥

參考文獻[編輯]

  • 元史》卷一百五十 列傳第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