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英文:melisma)是一個聲樂音樂中的樂理概念,它是由歌詞中同一個漢字或同一個音節所對應的多個音高不同的音所組成的。

中國傳統音樂中的腔[編輯]

中國傳統聲樂音樂中講究依字行腔,意思是說腔的音高形狀要與歌詞漢語聲調的形狀相同。例如普通話中,第一聲(陰平)的字所對應的腔就應該是一個平着的、音高不變的音;第二聲(陽平)的字所對應的腔就應該對應一個上行的音組——即,先有一個低一點的音,再有一個高一點的音;第三聲(上聲)的字所對應的腔就應該對應一個先向下再向上的音組——即,第二個音比第一個音低、第三個音比第二個音高;第四聲(去聲)的字所對應的字就應該是一個下行的音組——即,先高音、後低音。

相對應的是調。如果我們把一個聲樂旋律中的每一個字所對應的腔的最後一個音都保留下來,並去掉前邊的裝飾音,那麼剩下的即是這段旋律的調。值得注意的是,這裏所說的中國傳統音樂理論中的調(約等於英語中的tune 但又不同)與西方音樂理論中所說的調式調性調(key)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中國傳統聲樂音樂中的詞曲對應關係的另一條原則是依義行調,意思就是說音樂中的調,應當與語言學中的語調(intonation)相對應,也就是說被強調的字詞應該對應比較高的音,疑問句的句尾應當向上揚,表示感慨的句子整體的調應當下行等等。

在中國傳統樂理中,調組合在一起便構成了,也就是西方樂理中旋律這一概念。[1]

西方音樂中的腔[編輯]

歐洲語言中沒有聲調,因此西方音樂中的腔(melisma)與歌詞的讀音沒有必然的關係。有時,作曲家會用腔的形狀來體現對應的歌詞的含義,這被稱作繪詞法(word-painting)英語word painting,例如顫抖(shake)一詞可以對應一個顫音

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開始引入大量西方音樂創作思想。歌詞與旋律被分開,讓兩者更加獨立於彼此,依字行腔原則與依義行調原則被拋棄,旋律不再需要按照歌詞的聲調語調來創作,其目的是為了給予作曲家更多的創作自由、將作曲家從歌詞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這使得人們在第一次聆聽一首新音樂時,如果不看歌詞字幕,是很難完全聽懂歌詞的,即使按照歌詞的前後文去猜,也經常會出現有歧義的句子,這是因為新音樂無法體現聲調,而聲調對於漢語的理解來說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編輯]

  1. ^ 徐, 健順. 普通话吟诵教程. 廣西師大. 2018-05-01. ISBN 978755980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