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菲利普-約瑟夫·薩拉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菲利普-約瑟夫·薩拉查

菲利普-約瑟夫·薩拉查(法語:Philippe-Joseph Salazar)是法國修辭學家與哲學家。[1] 他於1995年2月10日出生於當時法屬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 就讀於巴黎路易大帝中學,在法國高等師範學校學習哲學、政治與文學。他現任開普敦大學修辭與人文學院知名教授,並在法語雜誌中撰寫專欄,也是法國最古老的社會科學出版社Klincksieck所出版的《修辭的力量》系列叢書的主編。他是非洲修辭學發行協會的創始人[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他一直以來的成就使他榮獲2008年哈里·奧本海默獎,即非洲重要的研究獎項。

近年來,他與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陳汝東教授密切合作搭建全球修辭學協會,並經常訪問中國。其在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揚州大學曲阜師範學院進行過專題講座。

中文著作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從口頭表達到發出聲音[編輯]

作為一名大學生,他師從於 Louis Althusser,加入Conférence Olivaint,一個培養公共演講未來領袖的社團。之後他又再巴黎文化廳的市政部實習。他在碩士期間師從Emmanuel Levinas學習修辭學和本體論,Roland Barthes學習記號語言學以及莫里斯·杜瓦傑學習政治理論。後與他人合著[2] La Cause Freudienne[3]

在法國社會學家Georges Balandier的鼓勵下,他前往南非進行種族修辭方面的調研,並在巴黎Sorbonne大學以此撰寫了社會文化人類學方向的博士論文。該論文原版被南非安全警察阻攔,但通過外交途徑引出(詳見其著作前言An African Athens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並最終發表L'Intrigue Raciale: Essai de Critique Anthropologique [3]。自此他一直飽有對人類學方面的強烈興趣。

回到巴黎後他曾在富有爭議的心理分析雜誌Spirales做過編輯,並為Opera International [4]撰寫戲劇評論,在Commentaire.[4]撰寫文章。他的第一部著作Idéologies de l'opéra (1980) 被認為是喜劇在社會學和人類學方面的突破[5]他用此書向他的指導人Germaine Lubin致敬。他也自此對戲劇方面飽有強烈興趣(2000, Carmen 2000的主旨演講人, SoBe, Miami,[6] 並創建了Espacio Cultural Triangular與紐約攝影師Ruben Roncallo [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在人類學、哲學和政治理論方面的交叉興趣將他引入了一門全新的學科--修辭學。

從發出聲音到修辭學[編輯]

20世紀80年代時他的論文指導教授Marc Fumaroli在法國文學和政治文化方面完全改寫了這一領域。近三十年來Fumaroli的工作深刻影響了文化研究,帶給他富有爭議的國際聲譽。Salazar的學位論文在法國文化經典時期的口頭文學方面是一個重要的參考[7] 題為 Le Culte de la Voix au 17e Siècle).[8] 1993年時他在Centre culturel international de Cerisy-la-Salle處發表其學術論文,向其導師致敬。他還發表或編輯了重要法國修辭學文件,並被認為是重要17世紀文學方面的學者。2000年時在開普敦大學任修辭與人文學院重要教授,致力於在新世紀推動修辭學的發展。

修辭學與民主[編輯]

1994年作為開普敦大學文華學院院長期間,他成立了修辭學研究中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用以推動修辭學對和平民主的重要性(Mission Statem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與其在巴黎時一樣,中心致力於推動修辭學作為公共生活的基礎以及在後集權主義民主社會的重要性。知名雜誌 Sciences Humaines推薦了其著作Hyperpolitique 對修辭學的推進。[9]

他的工作的獨創性在於關注修辭學的技巧及其對民主的力量[10],並改變了人們對修辭學在當代民主中發揮作用的認識。Truth in Politic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其Hyperpolitique (2009) 一書開創了一個新領域:修辭學研究作為力量的哲學,他同時也在研究修辭學作為生活中不易察覺而作用巨大的一種力量[11]。他的工作在其領域享有世界聲譽[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曾在世界範圍內進行講座,簽名售書,參加多次享負盛譽的世界級學術論壇。他還在法國電視台進行點評,Public-Senat

出版物[編輯]

專題著作與編輯書籍[編輯]

期刊編輯[編輯]

  • "Rhetoric of Statecraft" African Yearbook of Rhetoric, vol 4/1, 2013 [8] [Online ISSN 2305-7785]
  • Diplomatic Rhetoric in the South, 2012.[ISBN 978-0-9870334-2-0]
  • "Surveillance/Rhetoric" African Yearbook of Rhetoric, vol 3/1, 2011, 114 p. [ISSN 2220-2188]
  • " The Great Speeches of Africa's Liberation" African Yearbook of Rhetoric, vol 2/3, 2011, 93 p. [ISSN 2220-2188]
  •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in France Today", special issue of Philosophy & Rhetoric, 42(4), 2009, 114 p. [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SSN: 0031-8213).
  • "Trente années de recherches rhétoriques", Dix-Septième Siècle, LIX (3), no. 236, 2007, 421-426. (ISBN 978-2-13-056096-8).
  • "The Rhetorical Shape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Javnost-The Public, 12, 4, 2005. (ISSN 1318-3222) Online (ISSN 1854-8377).
  • "Vérité, réconciliation, réparation", with Barbara Cassin and Olivier Cayla, Le Genre Humain, 43, 2004, 365 p. (ISBN 2-02-062886-4).
  • "Truth in Politics", with Sanya Osha and Wim van Binsbergen, Quest. An African Journal of Philosophy/Une Revue Africaine de Philosophie, XVI (1-2), 2004, 274 p. (ISSN 1011-226X).
  • "Democratic Rhetoric and The Duty of Deliberation", Javnost-The Public, 8(3), 2001, 78 p. (ISSN 1318-3222). Online (ISSN 1854-8377).
  • "Institution de la parole en Afrique du Sud", Rue Descartes, 17, 1997, 178 p. (ISBN 2-13-048336-4).

參考文獻[編輯]

  1. ^ Confession of a Sometime Opium Eater,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Vol. 45, No. 3, 2012, pp. 335-342.
  2. ^ "La voix tatouée," Psychologie médicale,18 (8),1986
  3. ^ 「La rétention de la Voix」, Lettre mensuelle de l'École Freudienne, 5, 1985, 8-9
  4. ^ 「Opéra et Cinéma」, Commentaire, 4(13), 1980
  5. ^ Monitor ZSA - Revija za zgodovinsko, socialno in druge anthropologije [Revue for Historical, Social and Other Anthropologies], Vlado Kotnik ed., Special Issue on Reflections on Opera / Reflexions sur l'opéra, 8 (1-2), 2006 ISSN 1854-0376
  6. ^ Interview with Ralph Heyndels, Miamigo, 3, 2000, p. 23.
  7. ^ Le Culte de la voix au XVIIe siècle. Formes esthétiques de la parole à l'âge de l'imprimé, Paris-Geneva, Champion-Slatkine, 1995, 408 p.
  8. ^ Reviewed in TLS by Peter France, "Hearing Human Harmonies", 10/1/1997.
  9. ^ Lemieux, Emmanuel. Un grand discours vaut mieux qu'une petite phrase. Sciences Humaines. [2018-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1). 
  10. ^ Rue Descartes  » Perpetrator, ou de la citoyenneté criminelle. www.ruedescartes.org. [2018-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31). 
  11. ^ Centre Français de Recherche sur le Renseignemant: 存档副本. [2012-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6).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