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萱野站

座標43°13′45.8″N 141°49′32″E / 43.229389°N 141.82556°E / 43.229389; 141.82556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萱野
日語名稱
萱野 – かやの – Kayano
車站概覽
位置 日本北海道三笠市萱野
地理坐標43°13′45.8″N 141°49′32.2″E / 43.229389°N 141.825611°E / 43.229389; 141.825611
車站構造
站體類型地面車站
月台1面1線
其他資訊
電報碼カヤ
歷史
啟用日期1913年(大正2年)9月11日[1]
關閉日期1987年(昭和62年)7月13日[1]
鄰近車站
上一站 JR北海道 下一站
榮町
2.3km*
幌內線
距離岩見澤6.3km
三笠
4.6km
備註
隨着幌內線廢線而廢站。
* 公里數為實際距離,在廢除前沒有記定營業距離
1976年的萱野站與方圓500米範圍。左邊是岩見澤方面。當時設有1面2線的島式月台,車站大樓前設有貨物起卸線。車站大樓旁邊靠近三笠一方設有貨物月台。後來在取消貨物起卸後,貨物線也被撤走。島式月台靠近車站大樓一方的路軌變成引込線。

萱野站(日語:萱野駅かやのえき Kayano eki */?)是位於北海道三笠市萱野,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幌內線車站廢站)。隨着幌內線全線廢線,車站在1987年(昭和62年)7月13日廢除。

歷史[編輯]

車站附近原本為純農村地帶,早期已經開墾農地,以供給農作物給三笠市和岩見澤市。在1898年(明治31年)起,此地區的有志人士開始發起設置車站運動。在1910年(明治43年)起,位於此站位置的三笠山村開始向當局陳情,希望能設置車站。在1912年(明治45年)6月獲得受理,同年11月開始工程。開站翌年1914年(大正3年),於車站附近的日本製麻日語日本製麻萱野工場開始作業。在1925年(或大正14年),工場關閉前,車站一直蓬勃發展。有說法是車站啟用是由於開設工場。當工場關閉後,此站的使用量一度低落,後來由於周邊地區人口增加,使使用量回復[2]

  • 1913年(大正2年)9月11日:鐵道院幌內線萱野站啟用[3]。當時為一般車站[3]
  • 1981年(昭和56年)5月25日:結束處理貨物和行李[4]。成為無人車站[5]
  • 1984年(昭和59年)2月1日:成為簡易委託車站。
  • 1987年(昭和62年)

站名的由來[編輯]

車站名稱源自阿伊努語「サラ=ヌプ」,其意思「茅和蘆葦叢」。在開拓當初車站附近地方長滿茅和蘆葦。在1887年(明治20年),入植者取其為地區名[7]

車站構造[編輯]

截至車站廢除前,此站是地面車站,設有1面1線的島式月台(只使用單邊)。此站是無人車站。從此站設有1面2線的島式月台,當時可進行列車交會。在車站啟用時設有車站大樓,位於站內北邊。

車站周邊[編輯]

現況[編輯]

舊萱野站大樓在廢線後被荒廢。在當地町內會經過裝修後,2000年代起變成騎士之家(Rider's House)。在2020年4月至10月之間,鄰近的理髪店被委託管理該大樓。車站遺址設置了守車Yo8103日語国鉄ヨ8000形貨車[8]

相鄰車站[編輯]

北海道旅客鐵道
幌內線
榮町萱野三笠

注腳[編輯]

  1. ^ 1.0 1.1 1.2 1.3 石野哲(編). 停車場変遷大事典 国鉄・JR編 Ⅱ. JTB. 1998: 841. ISBN 978-4-533-02980-6 (日語). 
  2. ^ 新三笠市史 平成5年發行,幌內線史 昭和63年發行等。
  3. ^ 3.0 3.1 《官報》 1913年09月10日 鐵道院告示第72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日語)(國立國會圖書館數碼化收藏)
  4. ^ 日本國有鐵道公示第29號. 官報. 1981-05-23 (日語). 
  5. ^ 「通報」●幌内線萱野駅ほか6駅の駅員無配置について(旅客局). 鐵道公報 (日本國有鐵道總裁室文書課). 1981-05-23: 2 (日語). 
  6. ^ 今尾惠介《日本鉄道旅行地図帳》1號 北海道,新潮社,2008年,p.36
  7. ^ 新三笠市史 平成5年1月發行,P28。
  8. ^ 【北海道の鉄道発祥地 幌內線・鉄道遺産を訪ねて (1)】1,000円で宿泊可能なライダーハウスに転用された「萱野駅」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日語) - 鐵道Channel

相關條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