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袁樞 (南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通鑑紀事本末

袁樞(1131年—1205年),字機仲,南宋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世稱西山先生。

生平

[編輯]

袁樞學識淵博,與當時學者朱熹呂祖謙楊萬里有往來。歷任溫州判官、嚴州教授、太府丞兼國史院編修、大理少卿、工部侍郎兼國學祭酒、右文殿修撰、江陵知府等職。乾道七年(1171年)袁樞上疏建議孝宗開言路、恢復失土、批評南宋士大夫,袁樞因為不滿南宋官場,因此請求外調嚴州

袁樞喜誦司馬光《資治通鑒》,但苦其浩博,在嚴州任職期間,袁樞「乃自出新意,輯抄《通鑒》」、「區別門目,以類排纂。每事各詳起訖,自為標題,每篇各編年月,自為首尾」(《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成就《通鑑紀事本末》一書。

任國史院編修期間,負責修宋朝國史之列傳部份。北宋章惇的子孫請託袁樞對章惇的傳記多加文飾。袁氏駁斥,曰:「子厚為相,負國欺君。吾為史官,書法不隱,寧負鄉人,不可負天下後世公議!」

袁樞視察淮南後,批評南宋國防:「兩淮堅固則長江可守,今徒知備江,不知保淮,置重兵於江南,委空城於淮上」

通鑑紀事本末

[編輯]

袁樞的歷史巨著《通鑑紀事本末》,全書四十二卷,始於〈三家分晉〉,終於〈周世宗之徵淮南〉。書中文字全抄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原文。只是方式改易。取《通鑑》所記之事,區別門目,分類編排。專以記事為主,每一事詳書始末,並自為標題,共記二百三十九事,另附錄六十六事。開「紀事本末體」之先河。

宋人楊萬里曾評價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今讀袁子此書,如生乎其時,親見乎其事,使人喜,使人悲,使人鼓舞。未既,而繼 之以嘆且泣也」,更作《通鑒本末序》。朱熹看過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有批評:「錯綜溫公之書,乃國語之流」、「其部居門目,始終離合之間,又皆曲有微意」。章學誠稱贊:「本末之為體也,因事命篇,不為常格……文省於紀傳,事豁於編年,決斷去取,體圓用神,斯真《尚書》之遺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數千年事跡,經緯明晰,節目具詳,一覽瞭然,遂使紀傳、編年貫通為一,實前古之未見。」

袁樞以後採用這種體裁撰寫歷史者,所在多有。如:章沖《春秋左氏傳事類始末》,楊仲良《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到了明清時際,紀事本末體大為流行,如馮琦、陳邦瞻的《宋史紀事本末》,張鑒的《西夏紀事本末》,李有棠的《遼史紀事本末》與《金史紀事本末》,陳邦瞻的《元史紀事本末》,以及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袁樞晚年喜讀易,著有《易學索引》、《周易辯異》等書。

參考資料

[編輯]
  • 宋史‧卷三百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