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里斯托·波特夫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11月25日) |
赫里斯托·波特夫 | |
---|---|
出生 | Hristo Botyov Petkov 1848年1月6日 奧斯曼保加利亞卡洛費爾 |
逝世 | 1876年6月1日 奧斯曼保加利亞弗拉察山沃拉峰附近 | (28歲)
職業 | 詩人、記者、革命者 |
國籍 | 保加利亞 |
配偶 | Veneta Boteva |
子女 | Ivanka |
赫里斯托·波特夫(保加利亞語:Христо Ботев 保加利亞語發音:[ˈxristo ˈbɔtɛf]),又譯為赫里斯托·博泰夫[1],出生時名為赫里斯托·波特亞夫·佩特科夫(保加利亞語:Христо Ботьов Петков;1848年1月6日—1876年6月1日),保加利亞革命者、詩人[2],他的文學創作活動和他親身參加的革命活動緊密相連,被廣泛認為是保加利亞的文化象徵和英雄人物[3]。
早年
[編輯]1848年1月6日波特夫生於保加利亞卡洛費爾,父親Botyo Petkov(1815–1869)是知名的啟蒙學者和教師,在奧斯曼帝國後期保加利亞國家復興中有重要作用[4],母親依萬卡·斯塔伊科娃是個賢慧的女子,能唱四百多首保加利亞民歌,父母對疾苦人民的關心對波特夫的成長有巨大影響[5]。
波特夫十五歲時即到俄國敖德薩讀高中,讀到了很多倡導自由的俄國文學作品,並受到亞歷山大·赫爾岑和尼古拉·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影響。1865年離開高中的他開始在敖德薩和比薩拉比亞任教,並開始寫詩。在早期詩歌如《致母親》和《致兄弟》中,波特夫傾訴了身在異國的孤獨和對祖國親人的懷念,抨擊那些昏庸的、對被奴役的祖國無動於衷的人們。1866年,因作品的進步傾向,波特夫被迫離職,於次年回故鄉接替病中父親的教師工作。
革命工作與文學活動
[編輯]1867年5月波特夫在慶祝西里爾和美多德的節日上即席發表了抨擊奧斯曼當局和保加利亞富人的演講,被勒令離開故鄉[6]。波特夫本來打算前往俄國,但途經羅馬尼亞時,結識了許多保加利亞流亡者,並且在這裏發現可以為人民的事業獻身,便毅然留下。他在羅馬尼亞做過印刷工人、教師和革命刊物的工作人員,並且同流亡的保加利亞愛國者從事革命活動。1868年7月革命領導人哈基·迪米特爾組織的兩支起義軍渡過多瑙河,進入保加利亞,準備發動反土耳其奴役的武裝起義,在巴爾幹山脈的布茲路嘉山上和土耳其部隊作戰時,迪米特爾英勇犧牲。波特夫寫了《哈基·迪米特爾》,以浪漫主義手法歌頌了這位民族英雄。全詩充滿哀惋悲壯氣氛,被認為是保加利亞詩歌史上最好的抒情詩之一。
1869年一批革命領導人在布加勒斯特組成了瓦西爾·列夫斯基為首的保加利亞中央革命委員會,波特夫當選為中央委員。1869-1871年,波特夫繼續在比薩拉比亞任教,同時保持和革命領導人之間的聯繫。他和瓦西爾·列夫斯基、柳賓·卡拉維洛夫成為好友,此時他寫有《哀歌》、《海杜特》、《鬥爭》和《私奔》等詩篇,出版自己早期的詩作,同時開始創辦《保加利亞流亡者論壇報》宣傳民族解放思想。1872年底,列夫斯基由於叛徒出賣被捕,次年2月遇害。革命者隊伍產生了意見分歧,波特夫與他的支持者如斯特凡·斯塔姆博洛夫等人認為應該儘早發動起義,以取得國際支持;而卡拉維洛夫等人認為,現在還為時過早。[7]
1873年波特夫開始擔任《鬧鐘報》的編輯,創作了許多諷刺詩,如在《流浪漢》、《聖佐治節》、《在酒店中》、《愛國者》和《為什麼我不是》等詩中,他辛辣地諷刺了那些麻木不仁的蠢人、懦弱無能的軟骨頭、高談闊論的空想家以及唯利是圖的財主們,斥責了那些壓迫人民的暴君、主教以及愚弄人民的神父和牧師。1875年,卡拉維洛夫因病辭去革命領導職務,波特夫接任中央委員會主席。他認為發動起義的時機已到,無需更周全的準備。準備不足和通信不暢最終導致了1875年9月舊扎果拉起義的失敗。
犧牲
[編輯]面對起義失敗,波特夫主動辭職,並推薦斯塔姆博洛夫為新的革命委員會主席,消除了委員會內部分紛爭。1876年,保加利亞南部爆發了著名的四月起義,波特夫聞訊後即率隊回國支援。5月17日這些革命者們化妝成了各色人等,通過奧地利船隻「拉德斯基」號進入了弗拉查革命區,對這裏的起義進行增援。可是他們卻不知道,這裏的起義已被鎮壓,奧斯曼政府已經可以騰出手來專心的對付他們了。當他們在5月20日登陸後,立刻就在米林卡姆科高地與奧斯曼軍隊進行了正面衝突。在Nikola Voinovski的領導下,革命者們擊退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卡馬拉、庫彭、奧克爾奇查等地都被解放。5月20日,當他們正向沃拉峰挺進時,突然遭到土耳其軍隊的包圍和襲擊,波特夫在激烈戰鬥中胸口中彈犧牲。
文學作品
[編輯]詩歌
[編輯]- 《致母親》(1867)
- 《致兄弟》(1868)
- 《離別》(1868),寫於橫渡多瑙河的前夜,把與母親訣別的感慨悲愴與展望勝利的豪放樂觀精神柔和在一起,抒發了他熾烈的愛國熱情,表現了視死如歸、義無反顧的英雄氣概。
- 《哈基·迪米特爾》(1868),以浪漫主義手法歌頌了這位民族英雄。全詩充滿哀惋悲壯氣氛,是保加利亞詩歌史上最好的抒情詩之一。
- 《海杜特》是一首未完成的敘事史詩。它以保加利亞數百年來波瀾壯闊的民族解放鬥爭為背景,通過對游擊隊長恰夫達爾子繼父志,爭當游擊隊員的描寫,形象地反映了窮苦農民前赴後繼的革命決心。該詩把敘事和抒情結合起來,形象鮮明生動,語言樸實自然[3]。
- 《私奔》寫年輕姑娘斯托揚娜衝破阻撓與海杜特戰士多伊欽結婚,表現了海杜特與人民群眾血肉相聯的關係。
- 《瓦西爾·列夫斯基的絞刑》(1873),表達了人們深沉的悲哀,因而成為一首具有強烈號召力的悲壯的輓歌。
雜文與政論
[編輯]- 《這是你們的下場》(1873)刻畫了大財主的典型形象。[3]
- 《天外來信》(1874)揭露了保加利亞商人在國外的叛賣勾當。
- 《政治的冬天》(1875)漫畫式地勾勒了奧托·馮·俾斯麥和推行大俄羅斯主義的沙俄外交大臣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戈爾恰科夫的狡詐形象。
參考文獻
[編輯]- ^ 2024-10-29. 上海的保加利亚侨民会见作家 佐尔尼萨.加尔科娃. 保加利亞共和國駐上海總領事館. 2024-10-29 [2025-01-06] (中文).
- ^ J. D. B. Bulgaria (Literature).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A Dictionary of Arts, Sciences, Literature and General Information. IV (BISHARIN to CALGARY) 11th. Cambridge, England: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10: 786 [2018-07-18] –透過Internet Archive.
- ^ 3.0 3.1 3.2 陳九瑛. 外国名作家传.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79年2月: 151–153.
- ^ Trencsényi; Michal Kopeček. Discourse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in Central and Southeast Europe (1770–1945).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2007: 473. ISBN 963-7326-60-X.
- ^ 波特夫; 楊燕傑、葉明珍譯. 波特夫诗集.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9年8月.
- ^ Trencsényi, Kopeček; p.473
- ^ Perry, Duncan. Stefan Stambolov and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Bulgaria, 1870–1895.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3: 23. ISBN 0-8223-1313-8.
外部連結
[編輯]- HristoBotev.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保加利亞文)
- Khristo Botev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 互聯網檔案館中赫里斯托·波特夫的作品或與之相關的作品
- Kalofer.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risto Botev Museum in Kalofer
- Bulgaria/Languag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Chisholm, Hugh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