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鄭珞,字希玉福建福州府閩縣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鄭瑛之弟。

生平[編輯]

永樂十二年(1414年),甲午鄉試中舉[1]永樂十三年(1415年)聯捷乙未進士。選庶吉士,改授刑部主事。曾從征蒙古。出任浙江寧波府知府,以丁憂去職[2]。不久,海寇入犯,數千百姓詣闕乞留,帝下詔奪情復任。他曾上奏彈劾宦官裴可烈,明英宗為誅可烈(或罷去)。久之,升浙江參政[3][4]

事跡[編輯]

永樂帝北征蒙古,鄭珞曾隨行。至氊帽山(今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烏丹鎮南鴨雞山),應制賦詩,深得帝心,得賜黃龍綵縀[5]

著作[編輯]

有《訥菴》、《雞肋》二集[6]

參考文獻[編輯]

  1. ^ 明·黃仲昭 《八閩通志》(卷四十八):十二年甲午鄉試 洪英第三人。 陳景著 鄭塾 陳皓 陳循 劉鳳(俱府學92。) 鄭瑩第五人。 陳叔剛 羅澤 陳宗琦 卓堅 鄧斌(俱閩縣學。) 童龢93閩縣儒士94。 程震 葉策 林生 王溥 林真(俱侯官縣學。) 鄭珞瑛之弟。侯官縣儒士。 何瓊第一人 嚴烜 林道 林道明教諭。(俱懷安縣學95。) 謝復進 劉應 蔣復常山教諭。 曹賢 陳拱松陽訓導。 劉徵(俱長樂縣學。) 潘正 林希 陳惟待 陳聰 王用懌(俱長樂縣儒士。) 孫欽 孫瑀潮陽訓導。 孫後(俱連江縣學。) 陳廉 林龢教諭。(俱福清縣學。) 林添保福清儒士。 江潤陽江教諭。 張隆保昌訓導。 章潤(俱古田縣學。) 張泗永福縣學。 倪建資羅源縣學。
  2. ^ 明·黃仲昭 《八閩通志》(卷六十三):鄭珞字希玉,閩縣人。永樂中舉進士,入翰林為庶吉士,授刑部主事。宣德中,擢寧波知府。中官裴可烈以公事至郡,貪暴不法,民被其騷擾,珞上其罪狀,詔置可烈於法。未幾,丁內艱歸。適海寇為患,郡民千餘人上疏乞留,詔奪情起之,珞辭不允。既復任,黜贓吏,抑豪強,令行禁止,發奸摘伏,治績為兩浙最。滿秩升浙江布政司左參政,未上卒於家。
  3. ^ 明史》(卷281):「鄭珞,閩縣人。起家進士。守寧波,以艱去。會海寇入犯,民數千詣闕乞留,詔奪情復任。嘗劾中使呂可烈無狀,帝為誅可烈。久之,擢浙江參政。」
  4. ^ 《明史》(卷161):「其後寧波知府鄭珞劾可烈不法,可烈竟罷去。」
  5. ^ (明)陳鳴鶴撰(清)郭柏蔚增訂,清同治十二年刻本《東越文苑》:鄭珞,字希玉,閩縣人。以春秋舉永樂乙未進士,授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從征北虜,至氊帽山,應制賦詩稱旨,賜黃龍綵縀。宣宗時,轉甯波太守,卒於官。郡人祠之名宦。有《訥庵集》四卷。
  6. ^ 民國《閩侯縣志·卷七十二》
官銜
前任:
黃永
明朝寧波府知府
1432年-1444年
繼任:
陸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