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拔斯入侵小亞細亞 (782年)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拔斯入侵小亞細亞 (782年)
阿拉伯-拜占庭戰爭的一部分

拜占庭時期的小亞細亞和拜占庭-阿拉伯邊境地圖(約780年)
日期782年春天-夏天
地點
結果 阿拔斯戰略性勝利
以為期三年的休戰作結
參戰方
阿拔斯帝國 拜占庭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哈倫·拉希德
拉比·伊本·尤努斯英語al-Rabi' ibn Yunus
巴爾馬基
伊琳娜女皇
斯陶拉基奧斯英語Staurakios (eunuch)
米海爾·拉哈諾德拉孔
塔扎茲英語Tatzates
專制君主安東尼
兵力
95,793人(據塔巴里紀載) 70,000人(據尼基塔斯·霍尼亞提斯紀載)
傷亡與損失
不嚴重 56,090人(據塔巴里紀載)

782年阿拔斯對小亞細亞的入侵阿拔斯帝國拜占庭帝國發動的軍事行動。該入侵為阿拔斯在拜占庭取得一系列勝利後,為展現其軍事力量而發動。在阿拔斯王子哈倫·拉希德的統領下,阿拔斯軍隊最遠到達了於斯屈達爾,另有一支部隊襲擊了小亞細亞西部並打敗了駐紮在那的拜占庭部隊。由於拉希德並不打算圍攻君士坦丁堡,也沒有任何可渡海的船隻,遂原路折返。

在此期間,拜占庭消滅了留在佛里幾亞保護阿拔斯軍隊後方的支隊,使之能夠將拉希德的軍隊困在他們自己匯合的部隊之間。然而,亞美尼亞將軍塔扎茲英語Tatzates的叛變使拉希德的軍隊重新佔據了上風。隨後阿拔斯王子要求停戰,並扣留了包括伊琳娜女皇的首席大臣斯陶拉基奧斯英語Staurakios (eunuch)在內的拜占庭高級使節,迫使伊琳娜同意休戰三年,每年須支付一筆沉重的貢金。之後,伊琳娜暫時將注意力轉到巴爾幹半島上,後來在786年又再一次開戰,直到來自阿拉伯愈發龐大的壓力迫使之再次在798年簽訂了另一項與782年雷同的休戰書。

背景[編輯]

拜占庭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利用740年代的倭馬亞王朝內戰英語Third Fitna及之後的阿拔斯革命爆發期間,率領拜占庭軍隊並得以從阿拉伯手上奪得東部邊界戰事的主動權,並採取激進戰略。隨着阿拔斯政權在760-70年代逐步鞏固,局勢逐漸變得膠着,因為阿拔斯重新恢復對小亞細亞的大規模襲擊。此時的拜占庭軍隊尚可對其進行沉重打擊,[1]是以在778年,拜占庭軍隊在米海爾·拉哈諾德拉孔的率領下,成功佔領了日耳曼尼科亞,並掠奪了大量戰利品,帶走大量敘利亞基督徒,擊敗由阿拔斯將領圖瑪瑪·伊本·瓦利德英語Thumama ibn al-Walid率領的阿拉伯軍隊。[2][3][4]第二年,拜占庭佔領了要塞城市哈達斯英語Hadath並夷平之,迫使當時的哈里發馬赫迪任命哈桑·伊本·瓜塔巴來取代這位態度消極的圖瑪瑪。之後,哈桑率領3萬以上大軍入侵拜占庭領土,但拜占庭並沒有表達抗議,並將軍隊撤回到戒備森嚴的城鎮與庇護處,直到哈桑迫於物資匱乏,鎩羽而歸。[3][4][5]

為了應對拜占庭的一系列成功,哈里發馬赫迪決定御駕親征。780年3月12日,馬赫迪離開巴格達,經阿勒坡哈達斯英語Hadath進軍,並對其城防進行加固,後來行軍到阿拉比索斯英語Arabissus時即脫離軍隊並返回巴格達,並由其子兼繼承人哈倫·拉希德(或稱其別號哈倫)指揮一半的軍隊,於日後襲擊了亞美尼亞軍區並佔領了塞馬路斯小堡;而被委以重任的圖瑪瑪則深入小亞細亞,一直向西推進到色雷斯西亞軍區時被拉哈諾德拉孔的軍隊重創。[5][6][7]781年6月,當阿拉伯軍隊在歐麥爾·本·赫塔卜之曾姪子阿卜杜勒·卡比爾率領下在哈達斯集結,並準備進行一年一次的侵襲之時,女皇伊琳娜召集了小亞細亞的軍區軍隊,並交給薩凱拉里奧斯英語Sakellarios宦官約翰統領。阿拉伯軍隊穿過哈達斯山口進入拜占庭卡帕多西亞軍區,遇見了由米海爾·拉哈諾德拉孔領導的拜占庭聯軍。在隨後的戰事中,阿拉伯軍隊慘敗,並導致阿卜杜勒·卡比爾離開戰場並撤回敘利亞[6][7][8]

此次敗北讓哈里發憤而準備一場新的遠征。這是阿拉伯在8世紀下半葉對拜占庭發動的最大的一場遠征,旨在展現其力量與哈里發的權威。[註 1]據稱該軍隊共有95,793人,為拜占庭軍隊布署在小亞細亞的兩倍兵力,哈里發為此支付了約160萬索利都斯:該價錢幾乎等同於當時拜占庭帝國一年的總收入。[16][17]

戰役經過[編輯]

782年2月9日,哈倫離開了巴格達,隨後阿拉伯軍隊穿越奇里乞亞山口,橫跨托魯斯山脈,並迅速佔領了拜占庭邊境城市馬吉達。爾後,他們沿着軍用道路穿過高原進入佛里幾亞。在那裏,哈倫讓其副將英語Hajib拉比·伊本·尤努斯英語al-Rabi' ibn Yunus圍攻納科利亞英語Nakoleia並保護軍隊後方,另一支據說有三萬兵馬的部隊,在巴爾馬基(為巴爾馬克家族中的一位不知名成員,可能是指葉海亞·伊本·哈立德)率領下,派去襲擊小亞細亞豐沛的西部沿岸,哈倫本人則率領主力部隊進攻奧普西金軍區。具體資料(包括宣信者狄奧法內斯敘利亞的米海爾塔巴里)對後續事件的描述中各有不同,但總體進程可以被還原。[6][18][19]

根據沃倫·崔德戈德表示,拜占庭軍隊似乎是由斯陶拉基奧斯英語Staurakios (eunuch):女皇伊琳娜的首席宦官來領導,他的策略是避免與哈倫的龐大軍隊發生正面衝突,而是等到它分開來,獨立進發之時,將他們逐一擊破。[20]拉哈諾德拉孔領導的色雷斯軍隊在一個叫做達雷諾斯的地區與巴爾馬基的軍隊對峙但被大敗(狄奧法內斯稱有15000人;敘利亞的米海爾稱有10000人);拉比圍攻納科利亞的結果尚不明朗,可能已經敗北。狄奧法內斯的口吻意味着該鎮可能被攻佔了,但敘利亞的米海爾表示阿拉伯軍隊傷亡慘重,沒能攻佔該鎮──這一版本的事件得到了傳記資料的證實。[18][20][21][22]塔巴里表示,亞齊德·伊本·馬扎亞德·沙伊巴尼英語Yazid ibn Mazyad al-Shaybani領導的部分主力軍在尼西亞遇到了一支由某個「伯爵中的伯爵」(也許是奧普西金軍區伯爵)領導的拜占庭軍隊。在隨後的戰鬥中,該伯爵在與阿拉伯將領的單打獨鬥中中傷,最後因無力回天而撤退,他可能撤到尼科米底亞,那裏聚集了禁軍統帥英語Domestic of the Schools屬下的塔格瑪軍團英語Tagma (military)(皇家近衛軍)。哈倫沒有理會該軍團,並向與君士坦丁堡隔着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克里索波利斯進發。由於阿拉伯軍隊並沒有可穿越博斯普魯斯海的船隻,且他們一開始就沒有要進攻君士坦丁堡,哈倫此次進軍可能只打算做為一次武力展現而已。[21][23][24][25]

此外,儘管目前為止哈倫仍居於上風,但是它的地位仍然不穩,先前拉比的敗北已經危及他與阿拔斯哈里發之間的通信路線,因此在他掠奪了君士坦丁堡在亞洲的郊區後,遂調轉進軍方向,但在其沿尼西亞以東的薩卡里亞河谷進軍之時,他的後方被安東尼領導的塔格瑪軍團,和由塔扎茲英語Tatzates領導的布塞拉里亞軍區部隊所包圍。[23][26][27]幸運的是,先前在760年從阿拉伯統治的故鄉叛逃到拜占庭的亞美尼亞王子塔扎茲,此時此刻正與君士坦丁五世的聖像破壞者關係密切,並與哈倫秘密取得聯繫。塔扎茲提出支援哈倫,來換取前者和他的家人能被赦免並安全返回他的家鄉亞美尼亞:對此宣信者狄奧法內斯用塔扎茲對女皇伊琳娜的親信斯陶拉基奧斯之敵意來解釋這個行為,但他顯然掩蓋了對伊琳娜政權的廣泛不滿。正如德國拜占庭學家拉爾夫-約翰內斯·利勒英語Ralph-Johannes Lilie所寫的:「在新政權下,塔扎茲沒看到自己有什麼大的機會,並確實利用了形勢來給他提供新機會。」[22][26][27][28]

是以,當哈倫要求對方談判時,伊琳娜派出由她的三位最高級官員:專制君主安東尼、政務官英語Magister officiorum彼得和斯陶拉基奧斯本人組成的代表團出行,而他們都對自己的軍事地位充滿自信,但是,他們忽視了對自身的安全與人質的承諾,繼而導致他們到達阿拉伯軍營時就被當作囚犯扣押,再加上塔扎茲的背叛與其部隊的不可靠,伊琳娜現在不得不為釋放他們(尤其是斯陶拉基奧斯)而進行談判。[22][26][27][28]

「你讓希臘人的君士坦丁堡轉了一圈,把你的長矛放在她身上,它的牆上佈滿了羞辱。當戰爭的大鍋沸騰之時,你自己並不想奪取她,你自己奪取的,是她國王的貢品。」
來源自馬爾萬·伊本·阿比·哈夫薩英語Marwan ibn Abi Hafsa讚美哈倫·拉希德於782年遠征拜占庭的詩句。[29]

兩國最後達成為期三年的休戰協議,代價是拜占庭每年需上繳巨額貢金──阿拉伯資料中提到的金額在7萬到10萬索利都斯之間,而有一個資料還提到1萬塊絲綢[28]塔巴里的紀錄上記載其貢金金額為「九萬或七萬金第納爾英語Gold dinar」,並在「每年四月初和六月」支付。[30][31]此外,拜占庭有義務為哈倫的軍隊在歸途中提供補給和嚮導,並交出塔扎茲的妻子和財產,哈倫則釋放了他所有的俘虜(根據塔巴里的說法是5643人),但保留了他得手的豐富戰利品,並在782年9月返回巴格達。[22][30][32]塔巴里在他的遠征記述中說,哈倫的部隊繳獲了194,450金第納爾和21,414,800迪拉姆,在戰鬥中殺死54,000名拜占庭士兵,俘虜2,090人,俘虜了20,000多頭騎獸,同時屠殺了10萬頭家牛綿羊。塔巴里還報告說,掠奪財產如下分配:「一匹工作馬以一迪拉姆的價格出售,一頭騾子不到十迪拉姆,一件外套不到一迪拉姆,二十把劍以一迪拉姆出售」──在當時,一到二迪拉姆通常是一個工人或士兵的日薪。[33]

後續[編輯]

此次阿拉伯的成功入侵對拜占庭本身產生重大影響,此次結果重創了女皇伊琳娜的威望,而有着能力的老牌將領塔札茲則被拜占庭拋棄,成為阿拔斯在其家鄉亞美尼亞的統治者;另一方面,儘管拜占庭簽訂了屈辱的和平條約,但是對於拜占庭的實質損害不大,特別是考量了阿拉伯軍隊的攻勢來看。在之後的三年休戰期間,伊琳娜加強了她的內部地位。她似乎已然解僱了大部分「守舊派」將軍,而其中,長期任職且狂熱的偶像崇拜者米海爾·拉哈諾德拉孔成為此次不流血清洗中最突出的受害者。她透過這種方式,確保了對軍隊的控制,並能夠重新集中精力擴大、鞏固拜占庭對巴爾幹半島斯克萊文尼人英語Sclaveni的控制。[34][35][36]

葉耳孤比所說,阿拉伯人在停戰協議後仍對小亞細亞發動襲擊。但這些軍事行動的規模可能都很小,因為主流資料普遍認為兩國的和平保持了三年。[37]直到785年春天,伊琳娜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並準備在國內戰場上與聖像崇拜者對抗,於是決定停止向阿拉伯納貢,兩國再度開戰。786年初,拜占庭取得重大勝利,將奇里乞亞的哈達斯要塞——阿拔斯王朝過去五年中跨境探險要地及軍事據點——洗劫一空並夷為平地。[38][39]然而在同年,哈倫·拉希德繼位哈里發後,阿拔斯再次掌握主動權。最終,在798年,伊琳娜被迫求和,和約內容與782年一致。[40][41]

註釋[編輯]

  1. ^ 與前倭馬亞王朝不同的是,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奉行保守外交主義。總的來說,他已滿足於固有領土,無論其外部行動是出於報復還是先發制人,其目的都是保衛其疆域,並讓鄰國對之印象深刻。[9]同時,特別是對拜占庭的戰役對國內消耗很重要。每年的襲擊是早期穆斯林國家持續聖戰的象徵,也是哈里發與其子嗣唯一會御駕親征的對外出征。在官方宣傳中,阿拔斯皇室成員每年都會到麥加朝覲:這與他們的宣傳密切相關,並突出了他們對穆斯林社會宗教生活中的主導作用。[10][11]其中,哈倫·拉希德特別積極的努力體現這個職責:據說他會在第一年帶領朝聖,並在下一年進攻拜占庭之間交互執行。[12]他個人參與聖戰的程度至今未見,並使聖戰成為哈里發自身概念的核心原則,導致現代歷史學家認為哈倫是一位新型模範統治者:「加齊-哈里發 」之創造者。[13][14][15]

來源[編輯]

  1. ^ Lilie 1996,第147–149頁.
  2. ^ Treadgold 1988,第33–34頁.
  3. ^ 3.0 3.1 Brooks 1923,第123頁.
  4. ^ 4.0 4.1 Makripoulias 2002Chapter 1 Archived copy. [2012-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
  5. ^ 5.0 5.1 Treadgold 1988,第34頁.
  6. ^ 6.0 6.1 6.2 Brooks 1923,第124頁.
  7. ^ 7.0 7.1 Lilie 1996,第148頁.
  8. ^ Treadgold 1988,第66–67頁.
  9. ^ El-Hibri 2010,第302頁.
  10. ^ El-Hibri 2010,第278–279頁.
  11. ^ Kennedy 2001,第105–106頁.
  12. ^ El-Cheikh 2004,第89–90頁.
  13. ^ Bosworth 1989,第xvii頁.
  14. ^ Bonner 1996,第99–106頁.
  15. ^ Haug 2011,第637–638頁.
  16. ^ Lilie 1996,第150頁.
  17. ^ Treadgold 1988,第67頁.
  18. ^ 18.0 18.1 Lilie 1996,第150–151頁.
  19. ^ Treadgold 1988,第67–68頁.
  20. ^ 20.0 20.1 Treadgold 1988,第68頁.
  21. ^ 21.0 21.1 Makripoulias 2002Chapter 2.1 Great Online Encyclopaedia of Asia Minor. [2012-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
  22. ^ 22.0 22.1 22.2 22.3 Mango & Scott 1997,第629–630頁.
  23. ^ 23.0 23.1 Lilie 1996,第151頁.
  24. ^ Treadgold 1988,第68–69頁.
  25. ^ Kennedy 1990,第220–222頁.
  26. ^ 26.0 26.1 26.2 Treadgold 1988,第69頁.
  27. ^ 27.0 27.1 27.2 Makripoulias 2002Chapter 2.2 Great Online Encyclopaedia of Asia Minor. [2012-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
  28. ^ 28.0 28.1 28.2 Lilie 1996,第152頁.
  29. ^ Canard 1926,第102–103頁.
  30. ^ 30.0 30.1 Kennedy 1990,第221頁.
  31. ^ Treadgold 1988,第69頁 interprets this to mean two annual installments, of 90,000 and of 70,000 coins on April and June respectively.
  32. ^ Treadgold 1988,第69–70頁.
  33. ^ Kennedy 2001,第78–79頁.
  34. ^ Treadgold 1988,第70ff.頁.
  35. ^ Lilie 1996,第153, 173ff.頁.
  36. ^ Makripoulias 2002Chapter 3 Great Online Encyclopaedia of Asia Minor. [2012-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
  37. ^ Lilie 1996,第153–154頁.
  38. ^ Brooks 1923,第125頁.
  39. ^ Treadgold 1988,第78–79頁.
  40. ^ Brooks 1923,第125–127頁.
  41. ^ Treadgold 1988,第101–105, 111–113頁.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