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陳仰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仰之(1913年—1993年),曾用名陳自忠,浙江嘉興人,曾任中國全國工業協會秘書、青島市民政局局長、青島市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候補委員,民盟青島市委副主委、名譽主委。

生平[編輯]

陳仰之1930年初中畢業後進入天津扶輪中學,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參加天津學聯組織的學生請願團,赴南京請願,回校後被迫退學。同年進入中國大學附屬中學,繼續參加學生抗日組織,再次被學校勒令退學。1933年進入青島山東大學學習機械工程。1935年華北事變後,被選為山東大學學生救國會執委,參與抗日救國宣傳及被捕學生營救鬥爭[1]

1937年從山東大學畢業後,歷任上海戰地服務團團員、洛陽第一戰區政治部第三組上尉組員、重慶國民政府後方勤務部政治部上尉科員及代理少校科員、第二十一兵工廠技工學校實習工廠技工部導師、四川宜賓資源委員會中央機器廠分廠副工程師、貴州普安私營大華第五煉油廠副廠長、中國全國工業協會秘書[1]。1939年,陳仰之經杜冰坡介紹在重慶結識了章伯鈞,1944年11月經章伯鈞介紹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中央直屬小組組長[2]

1946年,陳仰之到青島任中國全國工業協會青島分會總幹事,兼青島私立高級工業學校副校長[1],同時受民盟中央指示參與籌建青島地方組織。1947年5月,民盟員陳仰之等5人在青島嶗山北九水魚鱗峽觀瀑亭秘密成立幹部會,陳仰之被推舉為幹部會主任,是為民盟在山東建立的第一個組織。同年10月,南京國民政府宣佈民盟為「非法團體」,民盟組織活動轉入地下[2]。陳仰之曾利用其在工業界的人脈參與青島解放前夕的護廠工作[3]

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陳仰之任民盟青島支部臨時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1953年5月,民盟青島第一次盟員大會召開,陳仰之當選副主任委員。1949年12月至1958年陳仰之當選為民盟第一、二屆候補中央委員。1949年11月任青島市工商聯籌委會秘書長。1950年9月至1958年6月任青島市人民政府委員。1951年1月至1959年9月任青島市民政局局長[4]。1951年11月任青島市政法委員會副主任(1954年8月免)。此外還曾於1949年起當選青島市第一、二、三、四、五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1954年以後當選青島市第一、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5月當選第一屆青島市政協副主席,1955年1月當選為第一屆山東省政協委員,1956年1月作為青島市2名代表之一列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1959年5月至1978年7月連續當選為第二、三、四屆青島市政協委員[1][2]。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後平反)[2]

1978年民盟恢復工作後,陳仰之於1980年11月當選民盟青島市第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1984年3月當選民盟青島市第六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8年6月當選民盟青島市第七屆委員會委員兼顧問,1987年1月當選民盟第五屆候補中央委員,1988年10月當選民盟第六屆中央參議委員會委員。1990年11月離休。1992年5月在民盟青島市第八屆委員會上被推選為民盟青島市委名譽主委。1993年逝世[1][2]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人物·人物传略. 《青岛市志(1978-2005)·社会卷》.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144-2431-7. 
  2. ^ 2.0 2.1 2.2 2.3 2.4 民盟山東省委員會 (編). 记青岛民盟组织创始人陈仰之先生. 《民盟贤达 山东卷》. 北京: 群言出版社. 2013 [2024-03-21]. ISBN 978-7-80256-26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2). 
  3. ^ 魯海 魯勇. 《青岛老校故事》.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52-1803-6. 
  4. ^ 青島市民政局編志辦公室 (編). 《青岛民政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4. ISBN 7-5011-2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