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陶元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陶元慶(1893年8月14日[註 1]—1929年8月6日),浙江紹興人。字璇卿,筆名元青,菊心等。中國近代畫家。自幼喜好繪畫。初學工筆畫,善花草及仕女。後學西畫,尤擅長書籍裝幀。與許欽文相友善。曾任上海立達學園藝術科主任、國立藝術院圖案系教授。[1]

生平[編輯]

受母親潘氏影響,兒時學習繡花,描摹繡花圖樣。[2]

1919年7月,考入紹興省立第五師範。1923年,進入上海《時報》館,為《小時報》設計刊頭圖案。後辭職,向陳抱一學習油畫。[3]

1924年,經許欽文介紹,在北京結識魯迅,為《苦悶的象徵》設計封面。曾為魯迅畫像,並為魯迅著作《墳》、《彷徨》、《朝花夕拾》、《唐宋傳奇集》等設計繪畫封面。[3]

1925年3月19日,在北京舉行個人展覽《陶元慶氏西洋繪畫展覽會》。8月,前往台州省立第六中學任教。

1926年下半年,任教於上海立達學園美術科。1927年12月18日,參加《立達學園美術院西畫系第二屆繪畫展覽會》。選取八幅作品,由北新書局於1928年5月出版畫冊。

1928年夏,立達學園美術科停辦。1928年秋,被聘為杭州國立藝術院圖案系教授。

1929年8月6日,因患傷寒在杭州病故,葬於杭州西湖玉泉。[3]

遺產[編輯]

故後,魯迅捐助喪葬費三百元,在西湖邊修建墓地「元慶園」,由豐子愷提字。許欽文又在石塔兒頭蓮花涼亭修建「元慶紀念堂」保管展示其作品。抗戰中,留在元慶紀念堂的陶元慶畫作全部散失。

1958年3月,浙江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第二批文保單位名錄,將陶元慶墓列為三等文保單位。1958年10月,大躍進運動中,西湖風景區開展「環境綠化突擊運動」,陶元慶墓被平毀。[4]

畫作[編輯]

註釋[編輯]

  1. ^ 上海魯迅研究: 魯迅與左聯. 總第98輯 第308頁:陶元慶生於清光緒十九年七月初三。

參考[編輯]

  1. ^ 李盛平主編.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89.04: 604. ISBN 7-80035-227-7. 
  2. ^ 陶沛霖. 画家陶元庆青少年时代的故事. 西湖. No. 3. 1981: 41. 
  3. ^ 3.0 3.1 3.2 绍兴市志 第五册.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3134–3135. 
  4. ^ 沈建中. 解放后西湖名人墓葬变迁研究. 杭州文博. 2006, (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