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霍耀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霍耀池(1892年—1986年),廣東順德人,廣東著名中醫師武術家,成名於廣州

生平[編輯]

醫學[編輯]

霍耀池師承著名骨傷科內科中醫師鮑光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任廣州中醫公會理事和廣州成藥公會監事,與何竹林李廣海齊名,學術成就被《近代西關嶺南名醫》[1]收錄。霍耀池創出的中醫成藥「活脈丹」和「腎氣丹」在近代廣州曾名重一時,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失傳。

1941年,霍耀池在廣州西關長壽路開設醫館,名為「霍耀池醫館」,以醫治奇難雜症著名,並傳授拳術。[2]因其對廣州衛生事業和抗日事業都作出過貢獻,故中央國醫館館長[焦易堂]曾提贈書法「濟世活人」。[3]霍的相關事跡見諸據《羊城晚報》、《信息時報》等廣州報業媒體。[4]

武學[編輯]

霍耀池是梅花螳螂拳南傳發展史上關鍵人物之一。據香港梅花螳螂拳協會的文獻顯示[5],梅花螳螂主要由劉談峰、霍耀池傳播,霍氏是梅花螳螂傳入南方的關鍵人物。

與上述觀點分歧的觀點則認為近代螳螂拳主要貢獻者是郭子碩與霍耀池,而非劉談峰。對此爭論《廣州市志》的官方記載則是如下表述「郭子碩落籍廣州,將七星螳螂拳引入廣州,以後傳給兒子郭華威及黃鑽明、羅國梁等。廣州的梅花螳螂拳傳人是霍耀池,他師承山東煙臺鮑光英,傳給兒子霍明森、霍明彬、霍明東及潘禮滔、黃廣泉等。」

霍氏最具代表性的武術絕技是「螳螂金鈎手」,廣州近代流傳民謠曰「山東螳螂霍耀池,始創金鈎成大師。一躍連出打三腳,身懷絕技鮮人知。」[6]中華民國時期中國銀行副行長霍寶樹曾因此題贈「娟美元甲」書法以示讚賞。[3]

霍耀池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批鬥,晚年落泊,但在改革開放後得到平反。廣州武術協會成立50周年會議上,廣州市武術協會和廣州市體育總局追贈霍耀池武術貢獻榮譽獎項。近年甚至出現了要重建霍耀池武館以示紀念的政府題案。[7]

參考資料[編輯]

  1. ^ 盧集森主編,廣東科技出版社,2004.3.1
  2. ^ 有刀光剑影的霍医侠. 信息時報. 2006-07-14 [2010-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3.0 3.1 《精彩人生》(第六卷) 賴濟煌,黃文輝主編,書藝出版社,2007
  4. ^ 水长流:济世郎中悬壶羊城——广州中医中药扫描. 羊城晚報. 2006-12-03 [2010-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4). 
  5. ^ 协会文献 (PDF). 香港梅花螳螂拳協會. [2010-05-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4-19). 
  6. ^ 西关老中医个个身怀绝技 曾创造无数医学奇迹. 信息時報. 南方網. 2002-12-17 [2010-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7. ^ 以仁威庙为切入点营造西关旅游商贸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州市委員會. 2007-02-16 [2010-05-24].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