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青島長途通信樞紐樓

座標36°04′30.6″N 120°22′21″E / 36.075167°N 120.37250°E / 36.075167; 120.37250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青島長途通信樞紐樓
青島長途通信樞紐樓,2022年
概要
地點中國山東省青島市
地址山東路13號
起造1984年8月15日
竣工日1988年12月
擁有者青島市郵電局(建成時)
中國聯通青島分公司(現產權單位)
技術細節
層數12層
設計與建造
建築師郵電部鄭州郵電設計院
建築商青島市第一建築公司


青島長途通信樞紐樓,又稱長途通訊樞紐樓郵電長話通訊樞紐大廈,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山東路13號,建於1984-1988年,現為中國聯通營業廳。

歷史[編輯]

1983年5月,由於報話工作場地狹窄,青島市郵電局決定在山東路興建長途通信樞紐樓,用於長途電話交換,載波、微波通訊,會議電話,電報,新聞傳真等服務項目。該工程被列為市重點工程,由青島市重點工程指揮部組織建設,郵電部鄭州郵電設計院設計,青島市第一建築公司施工[1],投資2500萬元(土建1400萬元,設備和內部裝修1100萬元)[2]。1984年8月15日動工,1985年5月16日舉行奠基典禮,時任中共青島市委書記劉鵬剪綵,市長臧坤、山東省郵電管理局副局長譚學源出席[3]。1987年6月起土建與設備安裝同步進行,同年12月主樓土建竣工。1988年8月10日,新裝960路同軸電纜載波和500路長途全自動交換設備投產使用[3]。1988年底完成收尾施工項目,1989年1月通過專家現場測試檢查[4]

1988年5月,青島市郵電局購買瑞士哈斯拉公司德語Hasler BernT-203型2000線程控用戶電報交換機,以安裝在長途通信樞紐樓,替代原256線低速數據用戶電報交換機,1989年年初開始機房改造、設備安裝、軟硬件調測,1989年3月29日開通。1989年8月,廣西路電報分局的電報設備遷入該樓[5]。長途通信樞紐樓的建成投產使青島市長途通信的緊張狀況有了明顯改善[4]

1998年郵電體制改革,郵政電信部門拆分後,該樓劃歸電信部門,此後曾為山東省電信公司所使用。現為中國聯通青島分公司山東路營業廳[6]

建築特色[編輯]

青島長途通信樞紐樓總建築面積18704平方米,地上12層,地下1層[4],高76米[7],建築沿山東路主入口面作大型門樓,整個牆面為實牆面與橫向處理的虛窗面相間襯托,頂部為三層高塔樓,強調建築物重心,南北立面則採用水平帶作立向夾板,頂部作透柱廊,形成明快、大方的建築風格[1]。樓內一樓為營業大廳,其他房間為設備、辦公、會議用房[8]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八篇 城市建筑,第一章 建筑工程. 《青岛市志(1978-2005)·城市卷》.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2 [2022-08-25]. ISBN 97875144056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5). 
  2. ^ 青島市郵電局史志編纂委員會 (編). 第三篇 长途电信. 《青岛邮电志》. 青島. 1988. 
  3. ^ 3.0 3.1 青島市郵電局史志編纂委員會 (編). 第九篇 大事记. 《青岛邮电志》. 青島. 1988. 
  4. ^ 4.0 4.1 4.2 青島年鑑編輯委員會 (編). 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建设·长途通信枢纽工程全面竣工验收移交. 《青岛年鉴: 1990》. 北京: 五洲傳播出版社. 1991. ISBN 9787505704145. 
  5. ^ 青島年鑑編輯委員會 (編). 交通邮电·邮电. 《青岛年鉴: 1990》. 北京: 五洲傳播出版社. 1991 [2022-08-25]. ISBN 97875057041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5). 
  6. ^ 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关于对2021年度“山东省放心消费示范单位”推荐名单的公示. 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 2021-11-22. 
  7. ^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记略 1981.1~1985.12. 《青岛市志(1978-2005)·城市卷》.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1 [2022-08-25]. ISBN 978-7-80238-98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5). 
  8. ^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二篇 建筑,第一章 公共建筑. 《青岛市志·城市规划建筑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9 [2022-08-25]. ISBN 7-5011-464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