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孟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饒孟侃(1902年3月24日—1967年4月2日),子離江西南昌人,中國現代詩人、外國文學研究者,新月派成員[1]。他與朱湘(字子沅)、孫大雨(號子潛)和楊世恩(字子惠)並稱「清華四子」。[2]

生平[編輯]

幼年在家鄉讀私塾時,對古典詩詞產生興趣。1916年-1924年,先後在北京清華學堂和清華大學讀書,專習英文,參加清華文學社;畢業後赴美國,入芝加哥大學研究。此期間參加過五四運動。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生時,寫詩《三月十八日》為紀念。1933年-1949年中斷寫作,中共建國後重新寫詩、譯詩。1950年參加了川西第一屆文代會,後加入四川省文聯。曾任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3]

從1927年至1967年逝世,一直從事英語教學工作,教授英語、英國文學、英國詩歌、莎士比亞以及英漢互譯等課程,先後任教於上海復旦大學、暨南大學、安微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西北聯合大學和四川大學。[3]

中共建國後,1954年由四川大學調到北京,任中國人民大學外交系英語教授。1956年調任北京外交學院英語教授、併兼院工會主席。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除教學外,也從事寫作。與聞一多朱湘徐志摩孫大雨等過從甚密,常在一起探討新詩的形式、格律及創作問題。 此外,還曾參與編輯《新月月刊》。這時期,他的作品多發表在《晨報》、《詩刊》、《小說月報》、《時事新報》、《新月月刊》以及《東方雜誌》等刊物上。[3]

1967年4月2日,饒孟侃因胃癌在外交學院去世,享年65歲。

作品[編輯]

青年時期有詩歌《有一隻老馬》、《自招》、《呼喚》、《長途》、《今昔》、《愛》、《飛》、《山河》、《叫賣》以及自印詩集《泥人集》(1929年);小說有《梧桐雨》(1928年);翻譯作品有:苔微士的詩作《犯人》、《微笑》和《追尋快樂》,郝士曼詩《別》、《百里墩山》及《過兵》,詩《山花》(與聞一多合譯),小說《蘭姑娘的悲劇》(1934年,中華書局)和《巴黎的回音》 (193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詩作,除少量新詩外,多為舊體。其中主要有:《學習歌》 (1950年)、《天安門》、《讀<紅岩>有感》、 《答西蜀友人》、《賓館》、《浮想》、《歲暮書懷》、 《推誠》、《冬晨》、 《靜》、 《雷鋒頌》、《詠曹雪芹遺蹟》、《積想》、 《詠周總理陳毅副總理訪問亞非二洲勝利歸來》、《夏夜億亡友聞一多》、《贊贛劇<西城行》》、《贈畢業同學》、《國慶述懷》、《海濱雜詩》、《南國》、《風濤》等;譯詩有《掃煙肉的人》、《在青蔥的林木下》、《無情》及《一朵紅紅的玫瑰》等。[3]

參考資料[編輯]

  1. ^ 饶孟侃-参评者_“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评选. [2019-12-12]. [失效連結]
  2. ^ 周良沛. 饶孟侃其人其诗. 四川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0, (02). ISSN 1006-0766. 
  3. ^ 3.0 3.1 3.2 3.3 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第二分册.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710–712. CSBN 171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