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湖城號重巡洋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鹽湖城號巡洋艦(CL/CA-25)美國海軍彭薩科拉級重巡洋艦,有時被稱為「Swayback Maru」或「Old Swayback」。就非正式統計,本艦參加的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艦隊的艦艇中最多的。本艦也是以猶他州鹽湖城命名的第一艘船。

艦史[編輯]

本艦於1927年6月9日由美國布朗勃法瑞電氣公司的子公司紐約造船廠始建於[1]新澤西州肯頓;於1929年1月23日由海倫·巴奇( Helen Budge,[2] [3]摩門教團傳教士領導者威廉·巴奇(William Budge)[3]的孫女)主持下水。後於1929年12月11日在費城海軍造船廠入役。[4]

第二次世界大戰[編輯]

珍珠港事變之後[編輯]

1941年12月7日當珍珠港遭到日軍襲擊時,鹽湖城號正編組於企業號航空母艦的特遣艦隊中,由威克島返回。當位於珍珠港西方200海里(約370公里)時,他們收到了珍珠港遇襲的消息。該艦隊立即發射了偵察機,希望能抓住日軍的散兵,但搜索結果無濟於事。本艦繼續朝東行駛,於8日駛入珍珠港。[4]

在緊張的夜晚加油之後,艦隊在黎明前出發搜尋群島北部的潛艇。在10日至11日遇到了潛艇。第一艘被企業號航空母艦的俯衝轟炸機擊沉;第二艘在編隊前方水面上被發現,在躲避魚雷時鹽湖城號對其開火。驅逐艦進行了多次深水炸彈攻擊,但未能確定擊沉敵艇。第三次接觸的行動結果類似。編隊於12月15日返回珍珠港加油。[4]

鹽湖城號編組於第8特遣部隊(TF  8)直到12月23日,以掩護歐胡島,並支援解救威克島的計劃。威克島失陷後,鹽湖城號的編隊轉向加強中途島防務,後來轉至薩摩亞。[4]

1942年2月,企業號航空母艦特遣部隊對馬紹爾群島東部進行空襲,包括沃特傑馬洛埃拉普夸賈林,以削弱敵人水上飛機基地。在這些攻擊中,進行海岸砲轟時,鹽湖城號也遭到空襲,並協助擊落了兩架日本轟炸機。於3月,本艦支援了在馬庫斯島進行空襲。

1942年4月鹽湖城號參與TF16進行空襲東京的行動,並於4月25日返回珍珠港,立即接到命令儘快出航加入位於珊瑚海的約克城號與列克星頓號航空母艦。儘管艦隊行動迅速,但於珊瑚海海戰(5月8日)時只抵達圖拉吉以東450 mi(390 nmi;720 km)。隨後的工作基本上是撤退,鹽湖城號掩護編隊。於5月11日離開新赫布里底群島,並於5月12-16日由埃法特和聖克魯斯(Santa Cruz)向東航行。於5月16日被命令返回珍珠港,並在10天後到達。[4]

航空母艦編隊積極備戰面對預期中日本在中途島的進攻。在六月初發生的戰鬥中,鹽湖城號為這些島嶼提供了後衛保護。[4]

從1942年8月至10月10日,鹽湖城號在南太平洋支援攻佔並確保瓜達爾卡納爾島的作戰。在8月7日至8日登陸和隨後的戰役期間,本艦護航胡蜂號航空母艦。胡蜂號於1942年9月15日被日軍潛艇以魚雷擊沉,鹽湖城號協助了救助行動。

埃斯佩蘭斯角戰役[編輯]

所羅門群島的戰役進入白熱化時,美國海軍派遣重型和輕型巡洋艦進行激烈的夜間戰鬥。10月11日至12日晚上,在埃斯佩蘭斯角戰役中。第64特遣艦隊(TF64)由鹽湖城號、博伊西號、海倫娜號、三藩市號組成,攻擊為瓜達爾卡納爾島提供補給的東京快車艦隊。不過這支艦隊的規模並不是為了應付強大的日軍護航部隊,主要是盡量破壞運輸艦。他們於10月7日抵達聖埃斯皮里圖(Espiritu Santo),在瓜達爾卡納爾(Guadalcanal)附近待機兩天。陸基偵察機回報敵軍正在向「狹槽」行駛。那天晚上,TF 64移至薩沃島附近以攔截它。[4]

巡洋艦派出了偵察機,但是在彈射過程中,鹽湖城號的飛機駕駛艙內起火了。飛機在該艦附近墜毀,飛行員逃生成功,後來鄰近的小島上被發現。日軍指揮官在黑暗中看到了火焰,但卻認為是他們所要保護的登陸部隊發出的信號。日本旗艦閃耀信號燈回應,但沒有收到任何回音,就繼續發出信號。此時美方艦隊恰好與日方艦隊形成T字型排列,美軍艦隊位於T字橫列,能以全部舷側砲火攻擊日艦。美軍巡洋艦開火,持續擊中敵艦,7分鐘後困惑的日軍才搞清楚狀況--他們相信是友軍砲火誤擊自己。日本軍艦反擊時,火力太弱也太晚了。戰役進行約半個小時。一艘日本巡洋艦沉沒,一艘重創無法修復,第三艘被擊穿兩次,一艘驅逐艦沉沒;日軍由五艘船艦編組的艦隊只有一艘未受損。但鹽湖城號在戰鬥中也受重創三處,博伊西號重創,但仍能以自力重回艦隊。鄧肯號被遺棄在薩沃島之外。艦隊最後駛往聖埃斯皮里圖島[4]

科曼多爾群島之戰[編輯]

接下來的四個月,鹽湖城號在珍珠港進行整補。1943年3月下旬,本艦前往阿留申群島,阿達克島行動,以防止日軍在阿圖島基斯卡島支援其駐軍。編組於TF8中,鹽湖城號在3月26日與里奇蒙號輕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與一些日本運輸船接觸,[4]但這些運輸船是由重巡洋艦那智號與摩耶號,輕巡洋艦多摩號和阿武偎號,以及四艘驅逐艦所護航,其指揮官是日軍第五艦隊細萱戊子郎海軍少將[5]。由此發生了科曼多爾群島海戰

科曼多爾群島海戰中,被日本巡洋艦的炮火所破壞的鹽湖城號 ,即將失去動力停航。由伴隨的驅逐艦所放出的煙幕掩護

美國軍艦以為對手容易處理,便編隊並駛進射程。日軍艦隊迎戰,兩艘運輸船安全逃離。日軍艦艇數與重砲數都比美軍多,但美軍仍然堅持作戰並不斷改變路線,希望在日軍護航艦介入之前能擊中其運輸艦。日本人也有可能兵分二路,如此鹽湖城號與里奇蒙號便可能與其中一部份部隊勢均力敵。[4]

日軍巡洋艦同時在20,000碼(18,000米)的距離上開火。隨後的戰鬥中變成了美軍的逃跑;日本人挫敗了他們攻擊運輸艦對的企圖。日軍主要攻擊鹽湖城號,很快就擊中了兩次,兩名美軍受到致命傷。鹽湖城號很快用精準的射擊反擊。不過鹽湖城號的舵機故障,航向變換範圍限制在10度內。右舷水上飛機起火並被拋棄。另一次中彈使得前部船艙進水。驅逐艦施放煙幕掩護並進行激烈的魚雷攻擊,美國巡洋艦得以躲避轉彎,使得雙方距離拉開一陣子。不過日方艦隊很快追上,鹽湖城號又開始中彈,鍋爐一個接着一個熄火,海水混進了重油管線。鹽湖城號停止前進,而日艦迅速逼近。幸運的是,她被隱藏在煙霧中,敵人沒有發現到她的困境。[4][6]

驅逐艦衝向日本巡洋艦,吸引日方砲火。[4] 貝利號挨了兩發8英寸(200 mm)砲彈,但也在遠距離發射了五枚魚雷。在此期間,鹽湖城的損害管制隊清洗燃油管路並點燃鍋爐,於是又開始行駛。突然,日軍開始撤退。這是由於日本人截聽了美軍對空中支援的要求,並將美國巡洋艦無奈之下發射的高爆砲彈誤認是敵機的空投炸彈。[7]日軍的彈藥與燃油也消耗很大。不過他們沒有意識到美國人的彈藥和燃料狀況還要差得多。 [8]

儘管數目上美方處於一比二的劣勢,但還是成功地實現了目標。日本人企圖鞏固其在阿留申群島的基地的努力失敗了,其艦隊折返。接着鹽湖城號為美國收復阿圖島和基斯卡島的戰役提供掩護,最後結束了阿留申戰役。本艦於9月23日離開阿達克(Adak),經三藩市,於1942年抵達珍珠港。[4]

南太平洋作戰[編輯]

接着太平洋盟軍的戰略集中在馬紹爾群島。穿越密克羅尼西亞和俾斯麥群島的兩列進攻,將迫使敵人分散力量,剝奪日軍進行側翼運動的機會,讓盟軍能掌握戰略主動,選擇於何時何地發動下次進攻。為了獲得足夠的情報來規劃馬紹爾群島的作戰,必須確保吉爾伯特群島以作為作戰的跳板與偵察基地。鹽湖城號編組於TG50.3中,參與吉爾伯特群島戰役。[4]

接着鹽湖城號進行了嚴格的艦砲射擊訓練,直到11月8日,加入埃塞克斯號、邦克山號、獨立號航空母艦的編隊,於10月5日至6日對威克島進行了初步攻擊,並於11月11日攻擊拉包爾。鹽湖城號於11月13日離開圖瓦盧的富納富提,並於19日炮擊塔拉瓦環礁貝蒂奧島。當天雨下一天,本艦擊退了多次針對航空母艦的魚雷機攻擊。美軍於28日確保了塔拉瓦。這是太平洋戰爭中美軍第一次遭到重大的灘頭反擊的兩棲作戰,得到了許多教訓並被用在之後的島嶼戰役中。[4]

編組於TG 50.15中,鹽湖城號參加了馬紹爾群島戰役。由1944年1月29日至2月17日,她對被跳過不攻擊的沃特傑塔羅阿島進行了海岸砲擊,阻斷守軍由集中在馬久羅埃內韋塔克瓜加林的日軍主力取得支援。跳島戰術效果很好,避免了逐島攻佔導致的不必要人員傷亡。於3月30日至4月1日,鹽湖城號參加了對西部加羅林群島群島的帕勞雅浦烏利西沃萊艾環礁的攻擊。該巡洋艦於4月6日在馬久羅停泊,一直停留到4月25日,單艦駛向珍珠港。[4]

鹽湖城號在4月30日到達珍珠港,並於第二天啟航前往馬雷島海軍造船廠。 她於5月7日到達,並在三藩市灣地區停留至7月1日。然後,她前往阿拉斯加的阿達克,於8日到達。在阿留申群島,由於惡劣的天氣,她的行動(包括計劃砲擊幌筵島)遭到了限制,她於8月13日返回珍珠港。[4]

鹽湖城號於8月29日與彭薩柯拉號與和Monterey號對威克島進行了突擊。他們於9月3日炮擊該島,然後前往埃內韋塔克停留至24日。然後,巡洋艦移至塞班島巡航,後來前往馬庫斯島進行砲擊,作為空襲台灣的牽制性攻擊,之後返回塞班島。[4]

於10月,在第二次菲律賓海戰中,鹽湖城號重返戰場,支援航母編隊攻擊日本的基地和水面艦隊。於10月15日至26日在烏里希支援航空母艦。從1944年11月8日至1945年1月25日,本艦與TF54的第五巡洋艦分隊行動,砲擊日本的火山列島,以對抗日本人以島上的機場做為跳板,對塞班島的B-29超級堡壘轟炸機進行轟炸。這些砲擊與B-24解放者的空襲合作進行。2月本艦參與了確保硫磺島的最後階段以及攻佔沖繩戰役的初期行動期間的炮擊與掩護部隊。[4]

鹽湖城號在硫磺島提供了火力支援到3月13日,然後轉移到沖繩作戰,直到5月28日,才進入萊特島進行維修和保養。她於7月6日返回沖繩,負責在東中國海進行掃雷行動和一般巡邏。一個月後的8月8日,她經塞班島前往阿留申群島。在前往阿達克(Adak)的途中,於8月31日收到命令,前往日本本州北部,以佔領大湊警備府海軍基地。[4]

戰後[編輯]

像戰爭結束時的許多軍艦一樣,鹽湖城號幾乎馬上就停用。她最初是受命於10月份抵達西海岸時向第3艦隊司令報到以停用。然而,在10月29日,她被轉至魔毯行動,將太平洋戰區的退伍軍人送回美國[4]

11月14日,她被列入用作十字路口行動的試驗船,在比基尼環礁進行原子彈試爆。在1946年3月航行到珍珠港之前,她被部分拆毀,並減少了船員。[4]

在原子彈爆炸威力的測試中(7月1日是空中引爆,7月25日為水面下引爆),鹽湖城號被用於評估對水面艦船的影響。在兩次原子彈爆炸中倖存下來後,她於8月29日退役並等待最終處置。於1948年5月25日,本艦作為靶艦被擊沉於距離南加州海岸130 mi(110 nmi;210 km)之處,並於1948年6月18日除籍。[4]

敘獎[編輯]

鹽湖城號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獲得11顆戰鬥之星,並因其在阿留申戰役中的行動獲得了海軍單位表彰。[4]

參考文獻[編輯]

  1. ^ New York Shipbuilding, Camden NJ. Shipbuildinghistory.com. 2014-03-17 [2015-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2. ^ US Cruiser "Salt Lake City" Launch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SS Salt Lake City Association web site, accessed 2009-10-17
  3. ^ 3.0 3.1 William Budge (1828–1919) family tre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2009-10-17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Salt Lake City. 美國海軍軍艦辭典. 美國海軍部歷史與遺產司令部英語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5. ^ D'Albas, Andrieu, Death of a Navy: Japanese Naval Action in World War II, 1957, pp272-273
  6. ^ Millsap, Ralph H., CDR USN "Skill or Luck?"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Supplement March 1985 pp.78-87
  7. ^ Garfield, Brian. The Thousand Mile War: World War II in Alaska and the Aleutian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71. ASIN: B01FELRGWY.
  8. ^ Galen Roger Perras Stepping Stones to Nowhere (2003) UBC Press, Vancouver p.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