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智海(1875年—1961年),本名慶瀾,字涵之,法名智海,為前清貢生,曾任湖北德安宜昌知府。曾留學日本,歸國後創辦上海南華書局、上海三育中小學、上海法政學校。曾任上海火藥局局長、上海高級審判廳廳長、浙江溫州甌海道道尹,一度兼任兼任甌海海關總督、寧波會稽道道尹、上海特別市公益局局長。1929年與印光大師等在上海成立弘化社。 黃智海曾獲得大總統特獎、8次各級嘉禾獎章。[1]

黃智海居士在中年皈依佛教,為淨土宗印光大師的弟子,並用淺顯通俗的白話文,講述佛學經典。晚年又將淨土五經寫成白話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任中國人民救濟總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佛教淨業社社長、上海市人民代表會議特邀代表、上海市政協委員[1]

著作[編輯]

  • 觀無量壽佛經白話解釋》
  • 普賢行願品白話解釋》
  • 阿彌陀經白話解釋》
  • 心經白話解釋》
  • 《朝暮課誦白話解釋》
  • 《佛法大意白話解釋》
  • 《初機淨業指南》
  • 《十小咒在說些什麼》
  • 《阿彌陀經在說些什麼》
  • 《持咒的福樂與功德》
  • 了凡四訓白話篇》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黄庆澜(1875~1961年). 區縣誌 >> 區志 >> 閘北區志 >> 第三十九編人物 >> 一、傳略 >> 節. [2022-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