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校徽
校徽
校訓困知勉行 積厚成器
創辦時間1958年
校慶日8月1日
學校標識碼4123010223
學校類型公立普通高等學校
黨委書記解宗軍
校長空缺
副校長呂曉波 崔衛國 王曉星 張東傑
教師人數1,465
學生人數19,289
本科生人數17,342
研究生人數2,200
校址 中國黑龍江省大慶市龍鳳區新風路5號
藏書數量211.23萬
隸屬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郵區編號163319
網站http://www.byau.edu.cn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是黑龍江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創建於1958年7月,首任校長由當時開發北大荒的總指揮,原國家副主席、時任農墾部部長王震將軍擔任。原名叫鐵道兵農墾局農業大學,1959年改現名。學校原隸屬農墾部,1973年劃歸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原校址位於雞西密山市裴德鎮北,邊疆農村辦學45年,2003年學校整體遷入大慶市[1]

師資概況[編輯]

學校現址位於大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上隸屬龍鳳區),總佔地120.0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0.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3.45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3.36億元,圖書211.21萬冊。學校現有教職工1435人,其中專任教師927人,教授191人、副教授29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75人,佔比40.5%;海外經歷累計1年以上教師129人,佔比13.9%。學校擁有「雙聘院士」2人、國家級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龍江學者"青年學者4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王震講座教授"22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1人,農業傑出科研人才1人,農業農村部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3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39人。[2]

教研機構[編輯]

學校建有12個本科學院以及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研部、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機構,學科專業涉及農學工學管理學理學法學文學經濟學7個學科門類,學校建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及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擁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現建有1個黑龍江省雜糧綠色生產及食品深加工技術研發「頭雁」團隊、3個省級教學團隊、6個省級領軍人才梯隊、4個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2]

學校南門

學校科研工作以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為主要方向,建有國家雜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教育部糧食副產物加工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大慶)、農業農村部東北平原農業綠色低碳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大豆機械化生產重點實驗室等27個國家、省部級科研平台,以及7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學校與墾區及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建三江水稻產業創新研究院、九三大豆產業創新研究院、大慶設施農業研究院、牡丹江食品與生物技術創新研究院、老校區科研所、大慶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安達農業科技園區、大學科技園等八大校墾校地融合發展科技創新基地。[2]

科研成就[編輯]

位於將軍廣場西側的王震將軍雕像

科研方面,學校承擔國家、省部項目共計361項,各級部門科研經費共計3.47億元。建校以來,學校共取得科研成果1750餘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7項、省部級獎勵180項,以大豆三壟栽培技術、農作物種衣劑、大豆水稻生產加工全程安全控制關鍵技術、重要疫病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獅白鵝"選育及"玉鵝"生態種養模式、黑龍江水稻大面積均衡高產優質栽培綜合配套技術、現代化農機關鍵技術及裝備等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在生產實踐中得到有效轉化,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先後3次獲得"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2次獲得"黑龍江省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振興經濟獎",10次獲得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

招生情況[編輯]

學校校訓與主樓
傍晚的菲迪湖

現有53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重點專業9個,國家級一流專業5個、省級一流專業19個。學校面向24個直轄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000餘人,各類在校研究生近2000人。建校以來,學校累計培養和輸送畢業生13餘萬人,培訓各類人員50餘萬人次。[2]

國際交流[編輯]

國際交流方面,與美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法國韓國日本印度烏克蘭波蘭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近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交流與合作。目前,學校與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國立經濟服務大學實施本科生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韓國國立江陵原州大學、濟州大學、日本山形大學、波蘭波茲南生命科學大學、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無線電電子大學、哈爾科夫國立城市規劃大學、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等國外高校實施交換生留學生等項目,與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實施「中加合作食品研究發展中心」項目,與印度UAS大學實施中印雜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2]

知名校友[編輯]

院系設置[編輯]

  • 農學院[6]
  • 工程學院
  • 動物科技學院
  • 經濟管理學院
  • 食品學院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 理學院
  • 園藝園林學院
  • 土木水利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體育教研部
  • 應用科技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參考資料[編輯]

  1.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迁入大庆. 新浪網. 光明日報. 2003-07-15 [2023-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7). 
  2. ^ 2.0 2.1 2.2 2.3 2.4 2.5 学校简介. www.byau.edu.cn. [2022-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2). 
  3. ^ 陈海波、李海涛、聂云凌当选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district.ce.cn. [2022-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3). 
  4.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简历及照片-东北网黑龙江-东北网. heilongjiang.dbw.cn. [2022-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7). 
  5. ^ 动物科技学院优秀校友先进事迹——黄维义. dongke.byau.edu.cn. [2022-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6. ^ 机构设置. www.byau.edu.cn. [2022-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