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龍泉印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龍泉印泥,創於清朝康熙四年[1],而於乾隆時期興盛,[2]與杭州西泠印泥、福建漳州八寶印泥合稱中國三大印泥瑰寶,乾隆玉璽的印泥也曾選用過龍泉印泥,且多年作為貢品[3],而傅抱石也只用龍泉印泥[2]

原料[編輯]

其原料一說為:硃砂、艾絨、犀黃、珍珠粉、麝香蓖麻油[3]。然另一說法與之不同的是,其中添加了藏紅花,藕絲等[4],此方法是徐寒光所開創的,製作同時會加入熊膽牛黃等中藥材,因為藕絲較難分離且價格高昂[5],所以龍泉印泥一度比黃金[1]

製作[編輯]

龍泉印泥的製作十分複雜,如曬油工藝(即為蓖麻油或其他油),需要至少三年時間的自然風化,而最長的已達十年;艾葉的製作過程則要十天時間。而最後更是需要在石臼里攪拌就要持續半個月之久。[6]

優點[編輯]

龍泉印泥以其細潤淨潔、鮮紅悅目、毫髮必顯、久而彌光而著稱,同時夏天不透油,冬天也不凝練,又有火燒留痕的說法,因此被稱為上品[1]

榮譽[編輯]

1996年,其目前製作者劉順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8年、2009年,先後被列為常州市、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印泥也曾三次參加北京國際博覽會並獲精品獎。[6]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龙泉印泥:文房之宝 国之精粹. cznews2021.cz001.com.cn. [2022-08-10]. 
  2. ^ 2.0 2.1 常州日报-数字报纸. epaper.cz001.com.cn. [2022-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0). 
  3. ^ 3.0 3.1 常州龙泉印泥. www.changzhou.gov.cn. [2022-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9). 
  4. ^ [风物]龙泉印泥的关键性制作原料竟是藕梗里的藕丝?|CCTV, [2022-08-09] (中文(中國大陸)) 
  5. ^ 常州日报-数字报纸. epaper.cz001.com.cn. [2022-08-10]. 
  6. ^ 6.0 6.1 常州日报-数字报纸. epaper.cz001.com.cn. [2022-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