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馬來西亞羽毛球首要超級賽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4年馬來西亞羽毛球首要超級賽
賽事資料
日期2014年1月14日-1月19日
屆次第59屆
級別首要超級系列賽
總獎金50萬美元
舉辦地點 馬來西亞吉隆坡
比賽場地布特拉室內體育館

2014年馬來西亞羽毛球首要超級賽為第59屆馬來西亞羽毛球公開賽,是2014年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的第二站;本賽季首次成為五個首要超級系列比賽之一。本屆賽事於2014年1月14日至1月19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布特拉室內體育館舉行。賽事由馬來亞銀行(Maybank)冠名贊助,總獎金50萬美元。

優勝者[編輯]

項目 冠軍 亞軍
男子單打詳細 馬來西亞 李宗偉 印度尼西亞 湯米·蘇吉亞托
女子單打詳細 中國 李雪芮 中國 王適嫻
男子雙打詳細 馬來西亞 吳偉申
馬來西亞 林欽華
中國 柴飈
中國 洪煒
女子雙打詳細 中國 包宜鑫
中國 湯金華
日本 松友美佐紀
日本 高橋禮華
混合雙打詳細 中國 徐晨
中國 馬晉
丹麥 約金·費舍爾·尼爾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賽事資料[編輯]

  • 主辦單位
馬來西亞羽毛球協會(BAM)
  • 認可授權
羽毛球世界聯會(BWF)
  • 賽場
布特拉室內體育館

比賽安排[編輯]

賽事包括: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及混合雙打五個項目,分預賽(Qualifying Rounds)及主賽(Main Draw)兩部分[1]

項目 預賽選手 主賽選手
預賽晉級 主賽
男子單打
女子單打
16人 4人 28人
男子雙打
女子雙打
混合雙打
16對 4對 28對

比賽日程[編輯]

大會公佈的日程如下[1]

賽日 日期 比賽
第1日 2014年1月14日 預賽
第2日 2014年1月15日 32強賽
第3日 2014年1月16日 16強賽
第4日 2014年1月17日 半準決賽
第5日 2014年1月18日 準決賽
第6日 2014年1月19日 決賽

獎金安排[編輯]

本屆賽事的總獎金達美金500,000元。按世界羽聯的指引,獎金分佈的安排如下[1]

項目 獎金(按美元計算)
冠軍 亞軍 準決賽 半準決賽 十六強
男子單打
女子單打
$37,500 $19,000 $7,250 $3,000 $1,750
男子雙打
女子雙打
混合雙打
$39,500 $19,000 $7,000 $3,625 $1,875

賽事種子[編輯]

大會將分別根據2013年12月12日及12月26日世界羽聯的世界排名,決定參賽者的資格及種子排名[1]。種子的安排如下:

種子 選手(國籍)
男子單打 女子單打
1 馬來西亞 李宗偉 中國 李雪芮
2 中國 諶龍 中國 王適嫻
3 丹麥 簡·奧·佐真遜 泰國 拉贊諾·因達農
4 印度尼西亞 湯米·蘇吉亞托 中國 王儀涵
5 日本 田兒賢一 大韓民國 成池鉉
6 泰國 文薩·波薩那 大韓民國 裴延姝
7 中國 杜鵬宇 中華臺北 戴資穎
8 印度尼西亞 索尼·昆科羅 印度 塞娜·內維爾
種子 選手(國籍)
男子雙打 女子雙打 混合雙打
1 印度尼西亞 穆罕默德·阿赫桑
印度尼西亞 漢德拉·施達雲
中國 王曉理
中國 于洋
中國 張楠
中國 趙芸蕾
2 丹麥 瑪蒂亞斯·鮑伊
丹麥 卡斯騰·摩根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丹麥 卡米拉·呂特·尤爾
印度尼西亞 通托維·艾哈邁德
印度尼西亞 利利亞納·納西爾
3 大韓民國 金基正
大韓民國 金沙朗
日本 松友美佐紀
日本 高橋禮華
丹麥 約金·費舍爾·尼爾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4 中國 劉小龍
中國 邱子瀚
印度尼西亞 皮婭·澤巴迪婭·貝爾納德特
印度尼西亞 里基·艾美莉雅·普拉蒂普塔
中國 徐晨
中國 馬晉
5 大韓民國 李龍大
大韓民國 柳延星
中國 包宜鑫
中國 湯金華
英格蘭 克里斯·愛德考克
英格蘭 加布里·愛德考克
6 日本 遠藤大由
日本 早川賢一
中國 田卿
中國 趙芸蕾
馬來西亞 陳炳順
馬來西亞 吳柳螢
7 馬來西亞 古健傑
馬來西亞 陳文宏
大韓民國 張藝娜
大韓民國 金昭映
泰國 戍革·普拉帕卡莫
泰國 莎拉麗·桑松卡姆
8 馬來西亞 雲天豪
馬來西亞 陳煒𣚦
泰國 當甲農·阿倫革頌
泰國 恭差拉·沃拉威七猜恭
印度尼西亞 馬爾基斯·基多
印度尼西亞 皮婭·澤巴迪婭·貝爾納德特

賽事賽果[編輯]

男子單打[編輯]

上半區[2]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馬來西亞 李宗偉 21 21  
 丹麥 H-K·維汀哈斯 7 13     1  馬來西亞 李宗偉 21 21  
PFQ  印度 阿南·帕瓦爾 12 11    中國 王睜茗 17 18  
 中國 王睜茗 21 21       1  馬來西亞 李宗偉 21 21  
7  中國 杜鵬宇 21 21       7  中國 杜鵬宇 9 15  
 馬來西亞 劉國倫 14 13     7  中國 杜鵬宇 21 16 21
 日本 上田拓馬 21 15 6    中國 陳躍坤 19 21 12  
 中國 陳躍坤 9 21 21       1  馬來西亞 李宗偉 21 3
3  丹麥 簡·奧·佐真遜 14 21 21       3  丹麥 簡·奧·佐真遜(中途退出) 13 0  
 印度尼西亞 D·H·倫巴卡 21 17 14     3  丹麥 簡·奧·佐真遜 21 21  
 印度 卡夏普·帕魯帕利 21 21    印度 卡夏普·帕魯帕利 18 15  
 德國 馬克·茨維布勒 19 13       3  丹麥 簡·奧·佐真遜 24 22
6  泰國 文薩·波薩那 21 19 21        日本 桃田賢斗 22 20  
Q1  中國 高歡 15 21 16     6  泰國 文薩·波薩那 9 13
 日本 桃田賢斗 12 24 21    日本 桃田賢斗 21 21      
 丹麥 維克托·艾素臣 21 22 18    
下半區[2]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越南 阮進明 17 16  
 大韓民國 孫完虎 21 21      大韓民國 孫完虎 21 19 19  
 香港 胡贇 17 21 16   PFQ  印度 斯里坎特·基達姆比 11 21 21  
PFQ  印度 斯里坎特·基達姆比 21 18 21       PFQ  印度 斯里坎特·基達姆比 10 15  
 日本 佐佐木翔 21 21       4  印度尼西亞 湯米·蘇吉亞托 21 21  
 馬來西亞 張維峰 13 19      日本 佐佐木翔 6 19
 英格蘭 拉吉夫·歐斯夫 13 12   4  印度尼西亞 湯米·蘇吉亞托 21 21  
4  印度尼西亞 湯米·蘇吉亞托 21 21       4  印度尼西亞 湯米·蘇吉亞托 21 21
PFQ  荷蘭 方發財 21 11 23       5  日本 田兒賢一 13 18  
 印度 R·M·V·加盧西達 18 21 21     PFQ  荷蘭 方發財 17 13  
Q2  俄羅斯 弗拉基米爾·伊萬諾夫 15 19   5  日本 田兒賢一 21 21  
5  日本 田兒賢一 21 21       5  日本 田兒賢一 21 9 21
 泰國 達農沙·森頌汶素 22 21 19       2  中國 諶龍 18 21 10  
Q4  香港 魏楠 24 19 21     Q4  香港 魏楠 21 18 22
Q3  大韓民國 李東根 21 20 11   2  中國 諶龍 19 21 24      
2  中國 諶龍 18 22 21    
準決賽及決賽[2]
  準決賽 決賽
                         
  1  馬來西亞 李宗偉 21 3  
3  丹麥 簡·奧·佐真遜(中途退出) 13 0  
  1  馬來西亞 李宗偉 21 21
  4  印度尼西亞 湯米·蘇吉亞托 19 9
4  印度尼西亞 湯米·蘇吉亞托 21 21
  5  日本 田兒賢一 13 18  

女子單打[編輯]

上半區[3]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中國 李雪芮 5  
 泰國 P·布拉那巴碩 (中途退出) 1     1  中國 李雪芮 21 21 21  
 香港 陳祉嘉 21 12 12    日本 廣瀨榮理子 23 12 10  
 日本 廣瀨榮理子 18 21 21       1  中國 李雪芮 21 21  
7  中華臺北 戴資穎 22 21        印度尼西亞 B·瑪努布蒂 11 15  
 香港 葉姵延 20 18     7  中華臺北 戴資穎 (中途退出) 21 7
Q3  印度尼西亞 米利森特·維蘭托 10 16    印度尼西亞 B·瑪努布蒂 23 11  
 印度尼西亞 B·瑪努布蒂 21 21       1  中國 李雪芮 21 21
4  中國 王儀涵 21 21        中國 姚雪 17 8  
 西班牙 比阿特麗斯·科拉萊斯 14 14     4  中國 王儀涵 21 21  
 西班牙 卡露蓮娜·馬蓮 11 16    中國 韓利 13 12  
 中國 韓利 21 21       4  中國 王儀涵 17 17
8  印度 塞娜·內維爾 21 21        中國 姚雪 21 21  
 印度尼西亞 赫拉·德希 10 16     8  印度 塞娜·內維爾 21 10 19
Q1  馬來西亞 鄭清億 16 14    中國 姚雪 16 21 21      
 中國 姚雪 21 21    
下半區[3]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印度 P·V·仙度 21 21  
 印度尼西亞 L·W·法內特里 17 18      印度 P·V·仙度 16 19  
 印度尼西亞 阿普里利婭·尤斯萬達里 19 18   6  大韓民國 裴延姝 21 21  
6  大韓民國 裴延姝 21 21       6  大韓民國 裴延姝 21 21  
 德國 朱利安·申克 (中途退出) 0       Q4  日本 山口茜 15 16  
 日本 三谷美菜津 1      日本 三谷美菜津 7 15
Q4  日本 山口茜 21 23 21   Q4  日本 山口茜 21 21  
3  泰國 拉贊諾·因達農 18 25 16       6  大韓民國 裴延姝 9 16
Q2  印度尼西亞 阿德里安蒂·菲爾達薩里 19 14       2  中國 王適嫻 21 21  
 泰國 妮查恩·金達蓬 21 21      泰國 妮查恩·金達蓬 14 21 21  
PFQ  法國 薩申納·維尼斯·瓦漢 12 11   5  大韓民國 成池鉉 21 11 16  
5  大韓民國 成池鉉 21 21        泰國 妮查恩·金達蓬 17 19
 中國 孫瑜 24 21       2  中國 王適嫻 21 21  
 泰國 布桑蘭·恩布魯龐 22 16      中國 孫瑜 15 18
 日本 高橋沙也加 15 21 20   2  中國 王適嫻 21 21      
2  中國 王適嫻 21 16 22    
準決賽及決賽[3]
  準決賽 決賽
                         
  1  中國 李雪芮 21 21  
 中國 姚雪 17 8  
  1  中國 李雪芮 21 21
  2  中國 王適嫻 16 17
6  大韓民國 裴延姝 9 16
  2  中國 王適嫻 21 21  

男子雙打[編輯]

上半區[4]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印度尼西亞 穆罕默德·阿赫桑
 印度尼西亞 漢德拉·施達雲
21 21  
 英格蘭 克里斯·愛德考克
 英格蘭 安德魯·埃利斯
18 9     1  印度尼西亞 穆罕默德·阿赫桑
 印度尼西亞 漢德拉·施達雲
10 21 13  
 中華臺北 李勝木
 中華臺北 蔡佳欣
17 21 23    中華臺北 李勝木
 中華臺北 蔡佳欣
21 19 21  
 印度尼西亞 貝里·安格里亞萬
 印度尼西亞 里奇·卡蘭達·蘇華迪
21 17 21        中華臺北 李勝木
 中華臺北 蔡佳欣
12 13  
6  日本 遠藤大由
 日本 早川賢一
21 21       6  日本 遠藤大由
 日本 早川賢一
21 21  
 馬來西亞 查基利
 馬來西亞 法魯茲祖安
6 7     6  日本 遠藤大由
 日本 早川賢一
21 21
PFQ  荷蘭 魯德·博世
 荷蘭 科恩·雷德
21 21   PFQ  荷蘭 魯德·博世
 荷蘭 科恩·雷德
9 8  
Q3  馬來西亞 徐家銘
 馬來西亞 張御宇
13 17       6  日本 遠藤大由
 日本 早川賢一
12 12
3  大韓民國 金基正
 大韓民國 金沙朗
13 15        中國 柴飈
 中國 洪煒
21 21  
 中國 傅海峰
 中國 張楠
21 21      中國 傅海峰
 中國 張楠
14 23  
 日本 嘉村健士
 日本 園田啟悟
20 16    印度尼西亞 G·M·費爾納爾迪
 印度尼西亞 馬爾基斯·基多
21 25  
 印度尼西亞 G·M·費爾納爾迪
 印度尼西亞 馬爾基斯·基多
22 21        印度尼西亞 G·M·費爾納爾迪
 印度尼西亞 馬爾基斯·基多
14 21 15
7  馬來西亞 古健傑
 馬來西亞 陳文宏
17 14        中國 柴飈
 中國 洪煒
21 11 21  
 中國 柴飈
 中國 洪煒
21 21      中國 柴飈
 中國 洪煒
21 21
 日本 橋本博且
 日本 平田典靖
21 21    日本 橋本博且
 日本 平田典靖
17 19      
 丹麥 A·S·拉斯姆森
 丹麥 K·A·索倫森
10 14    
下半區[4]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Q4  印度尼西亞 弗蘭·庫爾尼亞萬
 印度尼西亞 博納·塞普特納
21 21  
Q1  馬來西亞 拉吉夫阿都拉迪夫
 馬來西亞 哈菲茲哈欣
15 16     Q4  印度尼西亞 弗蘭·庫爾尼亞萬
 印度尼西亞 博納·塞普特納
19 24  
 印度尼西亞 W·N·A·邦卡亞尼拉
 印度尼西亞 阿迪·尤蘇夫
17 19   5  大韓民國 李龍大
 大韓民國 柳延星
21 26  
5  大韓民國 李龍大
 大韓民國 柳延星
21 21       5  大韓民國 李龍大
 大韓民國 柳延星
20 16  
 印度尼西亞 安加·普拉塔瑪
 印度尼西亞 利安·阿剛·薩普特拉
21 21        印度尼西亞 安加·普拉塔瑪
 印度尼西亞 利安·阿剛·薩普特拉
22 21  
 丹麥 馬德斯·康拉德-彼德森
 丹麥 馬德斯·皮勒爾·科爾丁
16 19      印度尼西亞 安加·普拉塔瑪
 印度尼西亞 利安·阿剛·薩普特拉
21 21
 大韓民國 李相俊
 大韓民國 申白喆
23 18 18   4  中國 劉小龍
 中國 邱子瀚
18 19  
4  中國 劉小龍
 中國 邱子瀚
21 21 21        印度尼西亞 安加·普拉塔瑪
 印度尼西亞 利安·阿剛·薩普特拉
25 13 20
 德國 麥克·福克斯
 德國 約翰尼斯·斯科特勒
21 21        馬來西亞 吳偉申
 馬來西亞 林欽華
23 21 22  
Q2  香港 陳潤龍
 香港 李晉熙
19 12      德國 麥克·福克斯
 德國 約翰尼斯·斯科特勒
13 21 14  
 英格蘭 克里斯·蘭格瑞奇
 英格蘭 彼得·米爾斯
18 21 22    英格蘭 克里斯·蘭格瑞奇
 英格蘭 彼得·米爾斯
21 19 21  
8  馬來西亞 雲天豪
 馬來西亞 陳煒𣚦
21 19 20        英格蘭 克里斯·蘭格瑞奇
 英格蘭 彼得·米爾斯
16 14
 俄羅斯 弗拉基米爾·伊萬諾夫
 俄羅斯 伊萬·索松諾夫
17 21 15        馬來西亞 吳偉申
 馬來西亞 林欽華
21 21  
 泰國 瑪尼蓬·宗集
 泰國 尼迪蓬·潘普佩克
21 19 21      泰國 瑪尼蓬·宗集
 泰國 尼迪蓬·潘普佩克
19 23
 馬來西亞 吳偉申
 馬來西亞 林欽華
24 17 21    馬來西亞 吳偉申
 馬來西亞 林欽華
21 25      
2  丹麥 瑪蒂亞斯·鮑伊
 丹麥 卡斯騰·摩根森
22 21 18    
準決賽及決賽[4]
  準決賽 決賽
                         
  6  日本 遠藤大由
 日本 早川賢一
12 12  
 中國 柴飈
 中國 洪煒
21 21  
   中國 柴飈
 中國 洪煒
19 18
   馬來西亞 吳偉申
 馬來西亞 林欽華
21 21
 印度尼西亞 安加·普拉塔瑪
 印度尼西亞 利安·阿剛·薩普特拉
25 13 20
   馬來西亞 吳偉申
 馬來西亞 林欽華
23 21 22  

女子雙打[編輯]

上半區[5]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PFQ  香港 陳祉嘉
 香港 謝影雪
11 11  
 日本 垣岩令佳
 日本 前田美順
21 21      日本 垣岩令佳
 日本 前田美順
21 21  
 新加坡 欣塔·穆利亞·薩里
 新加坡 姚蕾
22 15 22    新加坡 欣塔·穆利亞·薩里
 新加坡 姚蕾
14 12  
 日本 新玉美鄉
 日本 樽野惠
20 21 20        日本 垣岩令佳
 日本 前田美順
21 21  
7  大韓民國 張藝娜
 大韓民國 金昭映
21 18 12        印度尼西亞 N·K·馬赫斯瓦里
 印度尼西亞 格雷西婭·波利
19 11  
 印度尼西亞 N·K·馬赫斯瓦里
 印度尼西亞 格雷西婭·波利
5 21 21      印度尼西亞 N·K·馬赫斯瓦里
 印度尼西亞 格雷西婭·波利
21 21
 英格蘭 加布里·愛德考克
 英格蘭 勞倫·史密斯
18 18    香港 周凱華
 香港 潘樂恩
7 16  
 香港 周凱華
 香港 潘樂恩
21 21        日本 垣岩令佳
 日本 前田美順
25 15 13
3  日本 松友美佐紀
 日本 高橋禮華
21 21       3  日本 松友美佐紀
 日本 高橋禮華
23 21 21  
 大韓民國 鄭景銀
 大韓民國 申昇瓚
15 18     3  日本 松友美佐紀
 日本 高橋禮華
21 19 21  
Q2  泰國 C·查拉查蘭
 泰國 比雅亞·蒙吉達芒
21 14 18    印度尼西亞 A·S·阿凡達
 印度尼西亞 D·D·哈里斯
12 21 12  
 印度尼西亞 A·S·阿凡達
 印度尼西亞 D·D·哈里斯
17 21 21       3  日本 松友美佐紀
 日本 高橋禮華
18 21 21
6  中國 田卿
 中國 趙芸蕾
21 21       6  中國 田卿
 中國 趙芸蕾
21 14 13  
Q1  馬來西亞 張湄鑫
 馬來西亞 Shen Yee Too
9 5     6  中國 田卿
 中國 趙芸蕾
21 21
 馬來西亞 李明艷
 馬來西亞 林芸如
21 18 21    馬來西亞 李明艷
 馬來西亞 林芸如
18 19      
Q4  馬來西亞 鍾慧琪
 馬來西亞 葉錚雯
16 21 18    
下半區[5]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印度尼西亞 S·R·安迪妮
 印度尼西亞 T·R·努萊達赫
19 21 21  
 泰國 沙威麗·阿米達拜
 泰國 娜麗莎帕·拉姆
21 15 19      印度尼西亞 S·R·安迪妮
 印度尼西亞 T·R·努萊達赫
21 18 19  
 新加坡 伏明天
 新加坡 姚蕾
14 14   5  中國 包宜鑫
 中國 湯金華
18 21 21  
5  中國 包宜鑫
 中國 湯金華
21 21       5  中國 包宜鑫
 中國 湯金華
21 21  
 馬來西亞 A·A·安瑟利
 馬來西亞 宋佩珠
21 21        印度尼西亞 P·Z·貝爾納德特
 印度尼西亞 R·A·普拉蒂普塔
16 8  
 英格蘭 希瑟·奧利弗
 英格蘭 凱特·羅伯特肖
17 13      馬來西亞 A·A·安瑟利
 馬來西亞 宋佩珠
18 9
 大韓民國 高我羅
 大韓民國 柳海媛
21 16 12    印度尼西亞 P·Z·貝爾納德特
 印度尼西亞 R·A·普拉蒂普塔
21 21  
 印度尼西亞 P·Z·貝爾納德特
 印度尼西亞 R·A·普拉蒂普塔
17 21 21       5  中國 包宜鑫
 中國 湯金華
21 21
 馬來西亞 許嘉雯
 馬來西亞 溫可微
16 12       2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丹麥 卡米拉·呂特·尤爾
13 11  
 中國 馬晉
 中國 唐淵渟
21 21      中國 馬晉
 中國 唐淵渟
21 19 21  
 德國 喬安娜·格里斯威斯基
 德國 比爾吉德·邁克斯
14 18   8  泰國 當甲農·阿倫革頌
 泰國 恭差拉·沃拉威七猜恭
19 21 6  
8  泰國 當甲農·阿倫革頌
 泰國 恭差拉·沃拉威七猜恭
21 21        中國 馬晉
 中國 唐淵渟
21 19 6
Q3  印度尼西亞 黛安·菲特里亞尼
 印度尼西亞 娜達婭·美拉提
21 12 16       2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丹麥 卡米拉·呂特·尤爾
17 21 21  
 印度尼西亞 A·P·勒傑薩·瓦里拉
 印度尼西亞 維塔·瑪麗莎
19 21 21      印度尼西亞 A·P·勒傑薩·瓦里拉
 印度尼西亞 維塔·瑪麗莎
18 18
 大韓民國 蔡侑玎
 大韓民國 金志垣
21 11 17   2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丹麥 卡米拉·呂特·尤爾
21 21      
2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丹麥 卡米拉·呂特·尤爾
16 21 21    
準決賽及決賽[5]
  準決賽 決賽
                         
   日本 垣岩令佳
 日本 前田美順
25 15 13  
3  日本 松友美佐紀
 日本 高橋禮華
23 21 21  
  3  日本 松友美佐紀
 日本 高橋禮華
19 21 13
  5  中國 包宜鑫
 中國 湯金華
21 14 21
5  中國 包宜鑫
 中國 湯金華
21 21
  2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丹麥 卡米拉·呂特·尤爾
13 11  

混合雙打[編輯]

上半區[6]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中國 張楠
 中國 趙芸蕾
21 21  
 日本 橋本博且
 日本 前田美順
17 9     1  中國 張楠
 中國 趙芸蕾
21 21  
Q3  中國 柴飈
 中國 湯金華
21 19 15    大韓民國 李龍大
 大韓民國 申昇瓚
15 13  
 大韓民國 李龍大
 大韓民國 申昇瓚
16 21 21       1  中國 張楠
 中國 趙芸蕾
18 21 21  
5  英格蘭 克里斯·愛德考克
 英格蘭 加布里·愛德考克
21 21       5  英格蘭 克里斯·愛德考克
 英格蘭 加布里·愛德考克
21 17 13  
 中國 劉成
 中國 包宜鑫
14 13     5  英格蘭 克里斯·愛德考克
 英格蘭 加布里·愛德考克
23 16 21
 德國 麥克·福克斯
 德國 比爾吉德·邁克斯
21 21    德國 麥克·福克斯
 德國 比爾吉德·邁克斯
21 21 6  
 大韓民國 金基正
 大韓民國 金昭映
16 16       1  中國 張楠
 中國 趙芸蕾
10 12
3  丹麥 約金·費舍爾·尼爾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21 21       3  丹麥 約金·費舍爾·尼爾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21 21  
 香港 陳潤龍
 香港 謝影雪
12 13     3  丹麥 約金·費舍爾·尼爾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21 16 21  
Q2  大韓民國 姜志旭
 大韓民國 高我羅
21 22   Q2  大韓民國 姜志旭
 大韓民國 高我羅
11 21 8  
Q1  丹麥 M·皮勒爾·科爾丁
 丹麥 卡米拉·呂特·尤爾
18 20       3  丹麥 約金·費舍爾·尼爾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21 21
6  馬來西亞 陳炳順
 馬來西亞 吳柳螢
23 17 21        印度尼西亞 普拉文·喬丹
 印度尼西亞 戴比·蘇珊托
12 19  
 印度尼西亞 穆罕默德·雷扎
 印度尼西亞 維塔·瑪麗莎
21 21 10     6  馬來西亞 陳炳順
 馬來西亞 吳柳螢
12 17 22
 印度尼西亞 普拉文·喬丹
 印度尼西亞 戴比·蘇珊托
21 21    印度尼西亞 普拉文·喬丹
 印度尼西亞 戴比·蘇珊托
18 21 24      
 馬來西亞 陳毅權
 馬來西亞 賴沛君
14 13    
下半區[6]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馬來西亞 王健國
 馬來西亞 林芸如
25 21  
 美國 周菲利浦
 美國 傑米·蘇班迪
23 12      馬來西亞 王健國
 馬來西亞 林芸如
19 21 17  
 英格蘭 克里斯·蘭格瑞奇
 英格蘭 希瑟·奧利弗
9 20   7  泰國 戍革·普拉帕卡莫
 泰國 莎拉麗·桑松卡姆
21 14 21  
7  泰國 戍革·普拉帕卡莫
 泰國 莎拉麗·桑松卡姆
21 22       7  泰國 戍革·普拉帕卡莫
 泰國 莎拉麗·桑松卡姆
12 13  
 印度尼西亞 里基·維迪安托
 印度尼西亞 普斯皮達·里奇·蒂莉
21 12 21       4  中國 徐晨
 中國 馬晉
21 21  
 大韓民國 柳延星
 大韓民國 張藝娜
13 21 16      印度尼西亞 里基·維迪安托
 印度尼西亞 普斯皮達·里奇·蒂莉
14 16
 大韓民國 申白喆
 大韓民國 嚴惠媛
13 21 16   4  中國 徐晨
 中國 馬晉
21 21  
4  中國 徐晨
 中國 馬晉
21 12 21       4  中國 徐晨
 中國 馬晉
Q4  印度尼西亞 G·M·費爾納爾迪
 印度尼西亞 R·A·普拉蒂普塔
14 17       2  印度尼西亞 通托維·艾哈邁德
 印度尼西亞 利利亞納·納西爾
 
 大韓民國 催率圭
 大韓民國 蔡侑玎
21 21      大韓民國 催率圭
 大韓民國 蔡侑玎
16 17  
 丹麥 安德斯·克里斯蒂安森
 丹麥 茱莉·霍曼
19 21 22   8  印度尼西亞 馬爾基斯·基多
 印度尼西亞 P·Z·貝爾納德特
21 21  
8  印度尼西亞 馬爾基斯·基多
 印度尼西亞 P·Z·貝爾納德特
21 9 24       8  印度尼西亞 馬爾基斯·基多
 印度尼西亞 P·Z·貝爾納德特 (棄權)
 香港 李晉熙
 香港 周凱華
19 21 16       2  印度尼西亞 通托維·艾哈邁德
 印度尼西亞 利利亞納·納西爾
 
 新加坡 D·B·克里斯南塔
 新加坡 梁語嫣
21 19 21      新加坡 D·B·克里斯南塔
 新加坡 梁語嫣
16 15
 日本 早川賢一
 日本 松友美佐紀
10 17   2  印度尼西亞 通托維·艾哈邁德
 印度尼西亞 利利亞納·納西爾
21 21      
2  印度尼西亞 通托維·艾哈邁德
 印度尼西亞 利利亞納·納西爾
21 21    
準決賽及決賽[6]
  準決賽 決賽
                         
  1  中國 張楠
 中國 趙芸蕾
10 12  
3  丹麥 約金·費舍爾·尼爾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21 21  
  3  丹麥 約金·費舍爾·尼爾森
 丹麥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11 21 13
  4  中國 徐晨
 中國 馬晉
21 17 21
4  中國 徐晨
 中國 馬晉
21 21
  2  印度尼西亞 通托維·艾哈邁德
 印度尼西亞 利利亞納·納西爾
14 13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