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書籍/典範條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典範條目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

2002年的第十五版(含兩冊索引)大英百科全書
大英百科全書》(又稱《不列顛百科全書》;拉丁語Encyclopædia Britannica),是由私人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社所出版的英語百科全書,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權威的百科全書,是英語世界俗稱的ABC百科全書之一。大英百科全書的條目由大約100名全職編輯及超過4000名專家編寫而成。它被普遍認為是最有學術性的百科全書。

《大英百科全書》是現存仍然發行的最古老的英語百科全書。它於1768年至1771年間在英國愛丁堡首次問世,立刻受到讀者歡迎,且出版規模日漸擴大。平均13年左右出一次新版。1801年的第三版冊數已達21。隨着其地位的日益提高,作者團隊招賢納士也變得更加容易。1875年至1889年間的第9版和1911年的第11版被認為是學術與文學風格兼併的標誌性百科全書。從第11版起,《大英百科全書》的條目趨於精簡,以進軍北美市場。1933年,《大英百科全書》採取「連續性修訂」政策,即不斷再版並定期更新條目。經過70多年的時間洗禮,《大英百科全書》的數量規模已保持穩定,字數維持在4千萬上下,涵蓋約50萬個主題。20世紀80年代起,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社與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大英百科全書》的簡體中文版。1994年正式發行的《大英線上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除包括實體書內容外,還包括最新修訂和大量實體書中沒有的文章,可檢索詞條達到98,000個,收錄了322幅手繪線條圖、9,811張照片、193幅國旗、337幅地圖、204段影片、714張表格等豐富內容。雖然在1901年它的出版地變更為美國,《大英百科全書》依然保留了英式英語的拼寫規則。

與其他百科全書一樣,《大英百科全書》也面臨着財政窘境。另一方面,某些早期條目被批評不準確、有失偏頗,或者編者的資歷不足。雖然管理層曾對這些批評作出回應,但部份現今的版本內容的準確性仍然受到質疑。

更多關於「大英百科全書」……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

散步在華爾街的馬克思》(英語:Why Marx Was Right)是2011年出版的通識讀本,由英國學者泰瑞·伊格頓撰寫,介紹了19世紀哲學家卡爾·馬克思及其思想流派馬克思主義。作為一本寫給外行人看的通識讀本,該書列舉外界反駁馬克思主義的十大論點,包括馬克思主義對改變現代社會階級毫無建樹、是決定論烏托邦思想、反對一切改革、主張威權國家等,並逐一批駁。

在其反駁的觀點中,伊格頓認為階級鬥爭是馬克思主義中心思想,歷史體現了生產方式發展,如封建制度資本主義都涉及社會生產貨物及提供服務所需的資料、技術及社會關係。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工人階級是無產階級,對勞動條件缺乏明顯話事權,也無法控制生產方式。作者認為革命會引出全新的生產模式,就是社會主義,而社會主義是由工人階級來掌控,其終極形態是共產主義,而共產主義會讓國家消亡。除此之外,作者還探討蘇聯及其他馬列主義國家失敗的原因。

作者伊格頓寫過不同領域的通識讀本,包括文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及天主教會。這書對他來說可說是因時代而生;書評人認為該書是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後馬克思主義再度受到熱捧的體現。該書於2011年發行初版,2018年因應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再版。在加拿大,該書入選麥克林2011年暢銷書周榜兩次。

對於該書是否始終緊扣馬克思主義這主題,各書評人看法不一。對他們來說,這書的一大亮點是其散文風格,語言風趣幽默,內容平易近人;但也有書評人認為這本書缺乏幽默感,有些地方直接是作者自己斷言,而不是拋出論據。對於部分書評人認為伊格頓選擇的反對觀點是稻草人論證,多位專家表示不敢苟同,而是認為這書將勞動價值理論介紹得很好、2007至2008年的環球金融危機,以及當代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不過,伊格頓對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受到表揚。從總體上看,這書最飽受批評的地方是為斯大林主義前的蘇聯及其他馬克思主義國家辯護。有書評人認為書裏有些錯誤的經濟觀點,還歪曲了馬克思對人性、改革等議題的看法。

更多關於「馬克思為什麼是對的」……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3

一分鐘經理》(英語:The One Minute Manager,或稱《一分鐘經理人》)是肯·布蘭查德史賓賽·約翰遜協同寫作的一本短篇小說。《一分鐘經理》短篇小說講述了一個故事,並提到管理學有效的三種技巧,分別是一分鐘目標設定理論、一分鐘表揚和一分鐘懲戒(或稱一分鐘改變)。這三種技巧雖然都只需要一分鐘,但聲稱具有持久的益處。這本書在出版後不久,便成為《紐約時報》的暢銷書。《一分鐘經理》已售出1500萬冊,並被翻譯成47種語言。
更多關於「一分鐘經理」……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4

飢餓遊戲》(英語:The Hunger Games)是美國作家蘇珊·柯林斯於2008年創作的反烏托邦小說。故事由住在未來的16歲少女凱妮絲·艾佛丁作第一視角展開。背景設置在北美洲的後末日國家施惠國,其中該國高度發展的首府都城對其他區域實行政治控制。「飢餓遊戲」是每年12行政區透過抽籤在每區挑選12至18歲男女各一名,來參加由電視進行實況轉播拼鬥至死的活動。這本書獲得書評人和作家的正面好評,尤其是故事情節和角色塑造。在創作《飢餓遊戲》時,柯林斯使用希臘神話、羅馬角鬥士遊戲和當代真人騷作為主題內容。小說贏得加州青年讀者獎章等多個獎項,並被《出版者周刊》稱為2008年「年度好書」之一。《飢餓遊戲》首版於2008年9月14日由學樂以精裝本形式出版,而蒂姆·奧布賴恩負責封面設計。除了紙本之外,它還以有聲電子形式發行。這本書首刷20萬本,到2010年2月已賣出80萬本。《飢餓遊戲》出版後已翻譯成26種語言,並在38個國家地區販售。小說是《飢餓遊戲》三部曲的首部,而後兩部為《飢餓遊戲:星火燎原》和《飢餓遊戲:自由幻夢》。小說的改編電影於2012年上映,該片由蓋瑞·羅斯執導,而柯林斯參與了劇本創作和監製。
更多關於「飢餓遊戲」……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5

煙肉配什麼都美味:70道絕佳日常菜餚》(英語:Everything Tastes Better with Bacon: 70 Fabulous Recipes for Every Meal of the Day)是一本介紹煙肉配合其他食品烹飪技巧的食譜,由《俄勒岡人報》專欄作家兼食品評論員莎拉·佩里創作,2002年5月1日經可若出版社在美國出版,2004年又經蒙特利爾權利出版社(Les Éditions de l'Homme)發行法語版。佩里在書中介紹糖和煙肉結合的原創食譜理念,其中包括有煙肉風味的菜餚和西點。該書所獲評價多為正面,書中菜譜入選《2003至2004年最佳美國食譜》(The Best American Recipes 2003–2004)。《聖彼得堡時報》讚揚書中擁有「最風趣而獨特的食譜」,《匹茲堡郵報》刊文《2002年最愛食譜》也讚賞本書,《丹佛郵報》將之列入2002年最佳菜譜名單。不過,《多倫多星報》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認為佩里在配方選擇上欠缺創意。此外還有其他相關食譜中含有本書的內容。
更多關於「培根配啥都美味」……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6

當梅根離開的時候》(英語:When Megan Went Away)是珍·瑟維蘭斯1979年出版的兒童繪本,插圖則由替·舒克創作。這是第一部有LGBT角色,尤其是女同性戀角色的繪本,但首例常被誤認為萊斯莉·紐曼的《希瑟有兩個媽媽》(1989年)。這本書經獨立出版社棒棒糖力量發行,講述女孩香農處理母親和伴侶梅根的分開。瑟維蘭斯二十出頭在丹佛的女性主義書店工作,身為女同性戀的她想矯正市面上缺乏針對女同家庭孩子的繪本內容。《當梅根離開的時候》出版後並沒有得到廣泛傳播,但故事文本於1986年以筆名R·明特·達伊在雜誌《女士》重新出版。這部作品評價褒貶不一,部分稱讚故事是女同生活中反性別歧視的典範,但有人認為恰逢女同母親數量持上升的趨勢,所以描述同性分手時機不佳。2010年代,《當梅根離開的時候》的副本主要能在檔案館和圖書特色館藏找到。
更多關於「當梅根離開的時候」……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7

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是香港作家謝曉虹於2020年出版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亦是其首部個人長篇小說。故事發生在影射香港的虛構城市「陌根地」,環繞已婚中年教授與少女人偶的一段禁忌之戀,諷刺和批評現今香港的社會、政治和學術環境。該作獲得廣泛讚譽,並曾獲得2021年度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和第十四屆香港書獎提名。
更多關於「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8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8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9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9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0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0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1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1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2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2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3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3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4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4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5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5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6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6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7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7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8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8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9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19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0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0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1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1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2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2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3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3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4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4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5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5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6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6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7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7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8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8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9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29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30
Portal:書籍/典範條目/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