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國武術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Former good article中國武術曾屬優良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6年9月5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07年6月4日優良條目重審撤銷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優良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武術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武術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武術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條目品質提升計劃專題  
中國武術條目品質已經提升,根據條目品質標準參考的評分,結果如下:
 未評級未評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條目質量提升計劃[編輯]

支持[編輯]

  1. 百無一用是書生 (Talk)
  2. 天光 19:10 2004年9月11日 (UTC)
  3. ZZZ...很困 (對話、留言按這裏) ZZZ...很困 (對話、留言按這裏) 08:21 2004年12月15日 (UTC)
  4. Ruemann 17:10 2005年4月7日 (UTC)
  5. 齐东野语() 11:50 2005年6月29日 (UTC)
  6. --沐童 (修煉中) 11:52 2005年6月29日 (UTC)
  7. --邪楊 (不日在線) 08:37 2005年7月26日 (UTC)

評論[編輯]

  • 希望對此有認識的朋友來多多貢獻一些自己的所知。--百無一用是書生 (Talk) 15:17 2004年8月26日 (UTC)
  • 其實目前在台灣的武術名家和保留下來的流派、書籍不少,也有到海外後創的武術,如莒拳、截拳,那要分類在中國武術下嗎?--Ruemann 17:15 2005年4月7日 (UTC)
  • 太長篇了,適宜簡短,將各主題分別獨立篇章。如將拳術發展歷史作獨立篇章。而非將不同風格的東西硬放在一起。—高安力 2007年5月8日 (二) 02:36 (UTC)[回覆]

修改[編輯]

內容重疊[編輯]

有內容與「人文」部份重疊,所以刪掉,希望作者別見怪。刪掉的內容是∶

「中國武術是一個龐大的武術、醫術、自我保健的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五千年來,深為中國人民所喜愛。

其武術技擊部份,又被稱為功夫、武功,更被近代中國人視為國術、武藝,由於中國武術的理論根植於中國儒家、道家、釋家等傳統的哲學體系。中國武術崇尚武德,故而,中國武術又被稱為國粹。

中國武術的武術技擊部份,包涵大量不同流派的格鬥、技擊手法、武器使用技術,而且,對於比較成熟的武術流派而言,其武術流派的理論,往往帶有人文哲學的特色和蘊義。

由於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對近代中國和現代中國文化有着深遠影響。」

邪楊 (不日在線) 00:34 2005年8月1日 (GMT +0800)

親愛的邪楊先生: 您好! 因為我比較忙,所以我到今天才看到您的關照。只怪我比較粗心,我沒有全文看過和仔細地研究。所以寫上了以上的這些話。正如您所講,內容與〝人文〞部份重疊,刪去就理所當然。 再次地謝謝您! 和暖的問候! --123Mary 07:53 2005年9月2日 (UTC)

意見[編輯]

條目命名[編輯]

能否改為中華武術,因為很多中國武術已經流傳到中國以外,其中,美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為多。中國以外的華人,一般都會稱之為中華,而不使用「中國」一詞。而且英文使用chinese,另一方面,我認為chinese翻譯成中華比中國更恰當。而chinese一詞指的不只是中國人,只要有中國人血統的人便是chinese。因為,我可以是chinese,即有中國人的血統,但我不擁有中國國籍。--阿仁 13:22 2005年7月17日 (UTC)

大概已經約定俗成了。--阿光 17:40 2005年7月20日 (UTC)

有關「內氣」的資料[編輯]

「一些主要流派,包括一些有影響有信譽的流派,都有發出內氣的功夫,近距離內可以做到非接觸打擊對手,如少林陽光手。」雖然這種不接觸就打擊對手的功夫的說法一直有流傳,但是直到今天都從未獲得證實,如此敘述不大應該。況且即使在武術界,這些也只是傳聞--百无一用是书生 () 03:15 2005年7月18日 (UTC)

後面還有一句話看到了嗎? 「...因此這種內功修煉的效果尚未能得到公開證實」。
關於其可信度,可以參見少林寺的官方網站 [1],其中給出了具體的練法,尤其是包括進度描述,並有實例,且不像商業網站存在炒作之嫌,個人認為是比價可信的--Sarcophile 04:56 2005年7月18日 (UTC)
具體練法我也知道,只是是否屬實就不得而知了。少林的那些東西也不能完全相信,畢竟現在還沒有人能夠站出來讓科學檢驗。--百无一用是书生 () 05:44 2005年7月18日 (UTC)
改經改了,我想現在比較中性一點了吧?--邪楊 (不日在線) 08:37 2005年7月26日 (UTC)
我覺得關於武術是否科學,沒有經過檢驗,是指沒有經過西方科學的檢驗。在我們東方的文化中,武術是從陰陽五行,經脈學說中一脈相成而來的,是有着深厚的基礎的。就像中醫,至今用科學的方法也解釋不了,西方人也無法理解像「氣」,「風」,「火」等,但不表示中醫就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同樣不影響它廣泛的應用,像「針灸」在國外的流行。
因此我意思是完全按照我們中國的體系來寫,不能因沒有西方科學的證明就輕視它,可以用東方的哲學如陰陽五行來說明它的原理。--wihwang 15:20 2005年7月29日 (UTC)

況且據我所知,幾乎沒有人能夠按照公開的中國傳統武術功法練出其所聲稱的境界;也幾乎不可能練出來。因為除非你是練武奇才,天生異秉,而且對武術已經有了相當高的造詣,否則按圖索驥是不可能學會的,傳統武術最關鍵的地方都是口傳心授,不見諸文字,或者即使見諸文字,也是晦澀難懂,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師傅教的和書上寫的完全兩碼事,雖然招式名稱一樣,但是許多關鍵之處大多不說。當然那種表演式的武術不包括在內。因此像武俠小說中描述的武功秘籍雖然存在,但是真的按照武功秘籍能夠學會,就幾乎不可能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 05:55 2005年7月18日 (UTC)

武術文化[編輯]

「武術文化」部分最好放到武俠文化中,這裏只需要簡明扼要的寫一些就可以了。否則,這部分內容過多,而武術本身內容又不夠多,感覺有些避重就輕--百无一用是书生 () 13:58 2005年7月19日 (UTC)

編輯方向[編輯]

其實每個人對「武術」的見解,本來就各不相同。試想想武術流派數目之多,加上各大小分支,又加上每個人對武術的獨特領悟,單單要介定「甚麼是武術」,已經足夠叫萬千網民大打出手。尤其當講到武術的「方法」時,更是沒完沒了,我建議∶

  1. 將武術的方法、技術、練法,當成各武術流派的要略之一,分開在不同的版面記載。比如楊式太極的內功、內勁放在楊式太極好了;詠春架式、套路、內運寸勁的介紹則放到詠春……如此類推。
  2. 在主頁中,只放一個綱目或大要,只放比較概略、資料性的就可以了。比方說歷史源流;有甚麼主要流派(如太極、少林);約略的分類方法(外家拳、內家拳)……

拋磚引玉而已,希望大家別怪我說得太多。 --邪楊 (不日在線) 08:37 2005年7月26日 (UTC)

質量提升[編輯]

把這個條目列為質量提升很可能是個錯誤,因為許多內容都是很有爭議性的,--百无一用是书生 () 03:17 2005年7月18日 (UTC)

目前文章中的錯誤滿目皆是,真的有些不知道從何改起。可惜我以前有一本武術史的書弄丟了,只好以自己的所知儘量完善。另外,不知道誰能提供(或找到)一些版權自由的圖像?這個條目沒有恰當的圖像真的差一些。我找了半天,也只找到一副照片--百无一用是书生 () 13:55 2005年7月18日 (UTC)

看樣子只能在功夫電影和武俠小說這種不相干的條目上下功夫。--這個人很懶,什麼也沒留下:D Image:Nomorecommunism.gif 03:40 2005年7月19日 (UTC)

練武簡要[編輯]

「練武簡要」部分完全需要重寫。不同派別對於練習方式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在這裏卻一概而論,不夠中立。例如一些內家拳種,並不注重(或者說認可)排打等外功的練習,因為他們認為這種練習方式對於身體有很大的損傷。他們主張通過對內氣的修煉來達到更好的抗擊打能力。其實大多數就是通過調整呼吸、冥想、以及反覆的招式練習和散手訓練來使身體各部位的關節和肌肉能夠及時對突然來襲的力量作出調整,進行規避,讓對手的力量打空,甚至「四兩撥千斤」,而不是許多外功那樣進行硬對硬的抵抗。--百无一用是书生 () 09:02 2005年7月19日 (UTC)

武術的概論一般都分內、外、套路、器械等,並非我獨創。

比如電視機有液晶也有等離子,而有的廠家並不做等離子電視,那麼電視的簡介是否就應該不包括等離子呢?另外,「四兩撥千斤」並非主流(雖然我練習的太極拳就是如此),因為這種近似於技巧的東西練習非常困難,在實戰中很難應用,所以絕大部分入門者(除純為健身的之外)並不以此作為起點,流傳下來的東西也並不多。如河南一帶的武術之鄉,起始入門的器具都是木人,至少也是沙袋等,少林功夫的外功器具更是五花八門,目的就是通過反覆擊打使身體強硬。

況且,沒有外功,就算能讓對手打空,還不是逃跑?如何制敵?--食肉動物 12:30 2005年7月20日 (UTC)

經絡學說[編輯]

「就內功而言,主要的中醫理論基礎是中醫經絡學說。」這句話值得商榷。武術中所使用的經絡和中醫並不完全一致。--百无一用是书生 () 07:52 2005年7月20日 (UTC)

我知道兩者並不完全一致,傳統科學並不像現代科學這樣精確,有所不同也是正常的。而內功的氣血運行理論與中醫的也基本一致,兩者的關係就像電視機與電子技術,雖然電視是從電子技術發展而來,但畢竟有一些獨有的東西是傳統的電子技術所沒有的,沒必要強求兩者完全一致。我倒是覺得應該再加一句,就是內功的理論基礎除了中醫,還有五行學說。

---只是這一部分不知為什麼刪了,也懶得重新粘貼了,但這樣一來,理論基礎未免太過淺薄,還談什麼文化?中醫和武術的關係極為密切,感覺刪掉有所不妥--食肉動物 12:30 2005年7月20日 (UTC)

此外,「內功」、「外功」部分基本上是從氣功角度來談,而不是從武術角度,離題比較遠--百无一用是书生 () 08:00 2005年7月20日 (UTC)

這一點實在不敢苟同。首先外功基本不屬於氣功,外家功夫的練習大多數不需要(或不強調)練氣的。

其次照你的說法武術和內功、外功、氣功全都無關,莫非只有套路和器械才是武術?那不成了地地道道的「舞術」?--食肉動物 12:30 2005年7月20日 (UTC)

總的感覺這一條目目前的內容過淺,沒有什麼內涵,比如小說電影完全沒必要用這麼大篇幅。中國武術博大精深,要是全靠小說電影撐門面,未免。。。嘿嘿--食肉動物 12:30 2005年7月20日 (UTC)

外家功夫不需要練氣?不會吧?少林的外家功夫也都是要練氣的,不練氣那是師傅不教你,不是不強調,而是秘而不宣。另外內功、外功、套路和器械的分段敘述有一個問題,就是傳統武術並不如此的嚴格區分,而是互相包含的。總之,的確條目缺乏深度,而且說得不好聽,即使一個真正的武術家來寫,也不見得會高明到哪裏去,尤其是各家各派的理解就有所不同,功夫的深淺也會對武術的理解有所不同,想寫好,太難!除非有一批各門派的武術家來寫,否則能寫好的也就是歷史部分(因為可以參考各種武術史書籍,不需要切身體會)你看,我們兩個人的理解就已經有很多差異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 13:06 2005年7月20日 (UTC)

武術傳聞[編輯]

請問,有誰知道真的有隔空擊物這種事情嗎,影視小說,甚至還有真人電視演藝,神乎其神,按照一般常識理解真的是不可思議,莫非還有一種當代科學沒有發現的一種新的力就是它。--阿光 17:47 2005年7月20日 (UTC)

據我所知,點穴確實是有的,據我的祖母(女子師範畢業,當時算是知識分子)講,他的一位表姐的丈夫就是走江湖的游醫,功夫了得,並且肯定了點穴的存在,按照他的說法,被點穴的確會全身酥麻動彈不得,但是解穴……回家我再了解了解。其他的功夫麼,我相信某種神秘的存在性,但是一定可以以科學來解釋。據我聽到的傳說,世外高人現在也是存在的,並深信之。但是隔空打物……即使有也不會是什麼新發現的力吧,反正現在還沒有想通--Super1o^-^o留言 11:50 2005年7月25日 (UTC)
據我所知,點穴應該存在,如Super1所說,當然沒有小說中神奇,解穴並無此說,因為全身酥麻動彈不得只是暫時,過一會就好了。更高深的點穴,據說比較類似武俠小說的描寫,但是很難做到,因為需要運用靈龜八法子午流注來推算點穴當時的氣血運行的地方,不說這種推算需要時間,在實戰中不可能給你充足的計算時間;而且穴位的面積就一點大,而格鬥時雙方都是運動的,找准穴位的幾率極小,因此這是一種在實戰中基本上不會使用的技能。其實中國武術中許多所謂的「絕技」,大多都是命中率極低的功夫(當然,一旦命中,也就肯定贏了),可以稱之為「核威懾」。--百无一用是书生 () 12:15 2005年7月25日 (UTC)
我不太清楚誰的「據我所知」才是事實。據我所知(又一則「據我所知」),孫祿堂和某幾位清代太極拳傳人都曾學過點穴,雖然似乎並不懂解穴,但似乎曾經在入室弟子內流傳一段時間。這個「據我所知」來自我爸爸的師父,那是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師父,曾經跟楊澄甫學過武,屬於楊式太極一脈。只是這種「據我所知」要麼就是口耳相傳的逸聞,要麼就是沒法證實的個人奇遇,怎麼能作為百科全書的材料?--邪杨 () 00:19 2005年7月26日 (HKT)

太玄了,要是有一個(至少一個)經得起檢驗的實證就好了。--阿光 16:11 2005年7月29日 (UTC)

我認為一個也不會有,要有的話,那就從根本上改寫生理學、物理學、化學理論了。人是自然進化的產物,不是X戰警。 日蝕 05:11 2005年8月2日 (UTC)
不、不,點穴的存在是可以有醫學說明的,之所以講了,我祖母的學歷,只是增加可信度而已,我的祖母親眼所見了,現身說法也不是不行,但是點穴的確是很科學的,而傳說中致聾致啞也不是不行,功夫而已,一般幾分鐘就可以恢復,傳說內家高手可以延長這個時間,理論我就不清楚了。--60.5.46.58 14:05 2005年8月5日 (UTC)

未能提及的內容[編輯]

沒有發現關於擒拿的內容[編輯]

看過一些介紹材料。好像大小擒拿還挺有名的。望高人加上相關內容。--Truth---對話頁 14:41 2005年8月6日 (UTC)

有相關的資料可以放上來嗎?--Yookoala 04:33 2005年9月7日 (UTC)

黃飛鴻能算得上是武術名師嗎? 03:31 2005年8月11日 (UTC)

少林武當,天下無敵。

踢、打、摔、拿、撲、推、撞[編輯]

踢、打、摔、拿、撲、推、撞稱為交手七法。好像在這裏中國武術中,沒有講到這七法。總感覺到中國武術這一欄,還欠缺了一些什麼。

我也想發幾張武術的照片,供大家欣賞和批評。不知道怎麼搞,發不上去?!--Visit 07:32 2005年9月2日 (UTC)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以下內容從Wikipedia:優良條目評選搬至

    • (-)反對-- 在武學名家及各流派介紹過於簡陋,希望有更多的資料被放入。Ruemann999 04:51 2006年9月5日 (UTC)
↑該用戶不符合資格,投票者必須在本討論發起時已為自動確認用戶,所以投票無效,但意見仍可供參考。
    • (-)反對 明陽明 05:05 2006年9月5日 (UTC)

用戶 Koonleg 把拳術發展歷史的內容直接複製過來。該內容格式混亂,和已有內容格格不入。合併內容要「有機」地合併,而非簡單複製粘貼。故暫時回退。--蒙人 ->敖包相會 2007年5月7日 (一) 06:30 (UTC)[回覆]

===明朝以前===   (文章至此出現條列格式,還好。)
兵員搏擊技術。   (何時何地出現?何書記載?)
唐朝李世民有少林寺僧兵,歷代武僧紀錄。   (少林寺歷代武僧有少林寺僧兵幫助唐朝李世民的紀錄?初見何書?)
唐朝武則天訂出武舉制度(時間年號?),選舉軍將人才……
唐朝,江南道人許宣平,李白尋訪不遇之紀錄。 (改:唐朝李白曾有尋訪江南道人許宣平不遇的記錄,見於何書?)
元,明間有紅拳名稱出現。          (應使用頓號,誤用逗點。)

—2007年5月11日 (五) 05:14 (UTC)

三大系統[編輯]

三大系統之說似乎只是一家之言,並非廣泛認可的說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5月25日 (五) 14:02 (UTC)[回覆]

優良條目撤消[編輯]

目前內容混亂,許多內容沒有參考文獻,拳術發展部分也有待清理,而三大系統似乎也是一家之言,以及太多列表式的內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5月25日 (五) 14:0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