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哈爾濱話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個人觀點】本文不符合維基規範[編輯]

我認為,這篇文章不符合維基的質量標準,需要大改。本文有多處結論和引用沒有標明處處,或者沒有學術調查的支持。比如,以下是一些我認為不嚴謹的地方 1. 也正是這個原因,過去幾十年中,哈爾濱為全國各地的電台,電視,文學藝術組織的培育和提供了大量成功的播音員和主持人。 2. 和北京話是驚人的類似,相似度甚至遠高於北京的周邊地區和各大城市 3. 許多人認為,這由於多民族的混合與哈爾濱的推廣普通話

哈爾濱話形成的部分雖然試圖從人口遷移和本土方言的角度解釋問題,但沒有引用任何學術著作,闡述語言也不專業,不具有信服力。任何一個觀點都禁不住推敲,每個自然段都有毛病。—221.223.109.103 (留言) 2009年11月15日 (日) 12:40 (UTC)[回覆]

我也覺得有很大問題,作者站在普通話中心的角度寫的很多內容不符合實際,所以我將原文貼在此,重寫此文。
'''哈尔滨话''' ,屬於[[東北官話]]哈阜片,被部份人認為是最接近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普通话]]發音的一個地方的方言。與各[[漢語]][[方言]]相比,表達標準,有清晰、明亮的特色。[[哈爾濱]]為全國各地的電台、電視、文學藝術組織培育和提供了大量成功的[[播音員]]和[[主持人]]。 

== 历史 ==
[[哈爾濱]]处於中国東北部([[黑龍江省]]),距[[北京]]一千多公里,又相隔[[遼寧]]、[[河北]]等说浓重地方方言的省份,却和普通话類似,相似度甚至高於老北京口音及北京周邊地區和各大城市。此外,哈爾濱市的历史只有短短的100多年,却出现這樣一個標準的本地方言。

== 形成 ==
許多人認為,這由于多民族的混合與哈爾濱的推廣普通話。語言從一開始的移民开始分劃,同地的人們本来说一種語言,却由於移民而获得具有地理特徵得方言。在一方面,北京方言的形成和發展,受東北民族,即[[女真族]]和[[满语]]的直接影響。在另一方面,哈爾濱普通話反過來受[[京旗移垦]]的深遠影響。[[清代]]中期,数萬北京满族人,返回到滿族原在哈爾濱地區,给当地讲汉语的本地人带来相对中性,更接近普通話的中文語音。 

[[东北话|東北方言]],可分為[[遼東方言]]和[[遼西方言]],遼東方言與隔海的膠東半島相同,辽西方言與毗鄰的河北近似。晚清末年,因为朝廷不再禁止进入東北北部的部分縣,说辽东方言的山东人和说辽西方言的河北人扩散到哈爾濱地區。因此,遼東方言、遼西方言和本地方言,混合在一起。

在哈爾濱地區,人们放棄自己的母語的的其他雜音,必须使用一個雙方均可接受的語言、聲音,才能够良好的交流。經過幾代人的收斂性的分離純化,最終形成为非常近似于普通话的哈爾濱話。值得说明的是在[[黑龙江省]]的农垦地区,在下乡知青的帮助下,普通话在学校推广的很成功。当地人渐渐将类似哈爾濱話的普通话作为口语语言,将老东北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四川话]]等方言作为家庭语言,或者慢慢淡忘不说。

ɧ留言2012年3月27日 (二) 10:4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