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日俄戰爭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既然是軍事條目,在影響中應涉及一些軍事範疇的意義。可將其定性為20世紀第一場大規模戰爭,其間日方的一些戰略思想、戰術應用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Tirana 11:02 2005年12月1日 (UTC)

沒有「大量平民死亡」的證據[編輯]

我是遼東人,從來就沒有「大量平民死亡」這回事。在滿洲地區唯一造成平民大量死亡的是國共內戰。--Manchurian Tiger 03:34 2006年1月25日 (UTC)

「造成三十萬以上平民傷亡」?請指出處。當時戰區的南滿洲總人口只有多少?日俄經過數個大戰役,傷亡在十萬左右,用什麼辦法殺死30萬平民?這種誇大其詞的做法沒有任何意義。--Manchurian Tiger 05:12 2006年1月25日 (UTC)

二戰軍人死亡350萬,平民死亡1000萬,用的什麼辦法?--Alexcn 18:15 2006年1月25日 (UTC)

資料非常有限,找到的有說是兩萬。據清廷戰後統計,見http://www.zhiyin.com.cn/zy/ca5669.htm, 數字看上去還合理。30萬絕對是不實的,哪有那麼多人供殺害啊?--Manchurian Tiger 17:36 2006年1月25日 (UTC)

「造成三十萬以上平民傷亡」vs.「用什麼辦法殺死30萬平民?」--Alexcn 17:50 2006年1月25日 (UTC)
原來2萬平民的生命也算不上「大量死亡」。--Alexcn 18:15 2006年1月25日 (UTC)
有資料就寫數目吧,大量一詞的range太大。--百楽兎 2009年7月11日 (六) 02:05 (UTC)[回覆]

地里名次的正確使用[編輯]

當時還沒有「中國東北」這一說。所有當時的文獻,無論中外,皆謂「發生在滿洲的日俄戰爭」。--Manchurian Tiger 03:37 2006年1月25日 (UTC)

清末官方歷史教科書對於日俄戰爭的相關描述
當時在晚清中國是稱為「東三省」的,如清末官方歷史教科書《最新高等小學中國歷史教科書》中對日俄戰爭的相關描述:「日俄二國交戰於我東三省,日本以立憲政體上下一心大敗俄人」等(見右圖)。當時簽訂的《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和《交收東三省條約》等正式條約中也是稱之為「東三省」。至於「滿洲」(作為地名而非族名)在當時則是中國以外的用法,「滿洲」一詞作為地名傳入中國是清朝滅亡以後的事情,而清朝時期則是稱之為「(我)東三省」。--Wengier留言2023年10月2日 (一) 22:14 (UTC)[回覆]

請大家向日本wiki學習[編輯]

請大家去看一看日文wiki,日本人寫得實在太仔細.不通原因,影響;在經過,他們把這埸戰爭分成多個小戰役.在每個小戰役,又有時間經過,用什麼戰術,移動圖等;日本人的認真態度實在值得我們學習--秋鈴 12:39 2006年6月26日 (UTC)

人名譯音問題[編輯]

  1. 第2、第3太平洋艦隊司令官(俄文姓名:Рожественский, Зиновий Петрович)海軍中將,譯為(齊諾維·羅傑斯特文斯基)較契進發音。—Andrei (留言) 2008年2月11日 (一) 21:03 (UTC)[回覆]
  2. 父稱(отчество)如再譯出,則姓名總稱呼為:齊諾維·彼德羅維其·羅傑斯特文斯基—Andrei (留言) 2008年2月11日 (一) 21:13 (UTC)[回覆]

This article is not objective. Instead It is more pro-Japan.[編輯]

Is this finished by a Japanese?

樓上開欄者請附加屬名,丟一句話就走的用意在哪裏?Who in Japan would write something like "日軍無恥偷襲旅順口", this article is extremely objective and those emotional comments have biased the information so badly, that it shouldn't even be included in any encyclopedia. 本文非常需要重新整理,去除情緒意識形態用字。 Prince Apollo (留言) 2010年12月24日 (五) 01:43 (UTC)[回覆]

日本丙級戰犯???[編輯]

請恕我孤陋寡聞,兒玉源太郎在什麼時候被誰冠上了這個罪名? 在沒有資料來源時請恕我把這個做修改。Prince Apollo (留言) 2010年12月24日 (五) 01:57 (UTC)[回覆]

翻譯作業[編輯]

我正在進行由英文WIKI翻譯至中文的工作,主要是因為原本的內容太少,水平太低。 在過程中我會刪減一些明顯重複的中文部份,有些未有嚴重重複的部份會保留。 在工作完成後,本條目應會以英文WIKI 的內容為基礎, 夾雜舊有的中文內容。 其中必然會有重複及不條理,需要其他人幫忙完成。--月狼留言2016年10月9日 (日) 05:52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日俄戰爭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29日 (五) 10:12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日俄戰爭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4日 (一) 01:30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日俄戰爭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8月7日 (二) 07:01 (UTC)[回覆]

爲何使用英語鏈接[編輯]

舉例金子堅太郎使用英語鏈接,而不是日語鏈接 -- 2022年7月9日 (六) 18:1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