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黃捷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捷的重定向處理[編輯]

黃捷議員 (Ms Huang Chieh) 的知名度顯著高於黃捷教授 (Prof Jie Huang),依在下理解,應當採取主題目消歧義,但不十分肯定。在討論頁中與User:佛祖西來的討論,未有實質性進展(而此頁的討論頁處理似有問題)。 --Yangwenbo99 2021年1月13日 (三) 19:17 (UTC)[回覆]

傾向反對,沒有顯著性壓倒其他3個義項。對查閱和改善其他義項有不利之處。疑地域中心,台灣以外可能沒那麼知名。--YFdyh000留言2021年1月13日 (三) 22:59 (UTC)[回覆]
(-)傾向反對:目前在臺灣以外可能真的沒那麼知名,說不定10年後連高雄市以外的臺灣人都未必認識她了。-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1月14日 (四) 00:17 (UTC)[回覆]
傾向反對改為主條目消歧義--Wolfch (留言) 2021年1月14日 (四) 05:17 (UTC)[回覆]
個人此前沒聽說過高雄市議員黃捷外名為「黃捷」的人,因此我不反對採取主從消歧義。我相信這樣處理屬於地域中心的疑慮應該就不存在了。SANMOSA SPQR 2021年1月15日 (五) 09:47 (UTC)[回覆]
疑慮顯然存在,該議員並無世界級知名度。Talk:黃捷 (政治人物)中傳記、台灣專題都是低重要度。其他項也都有一定知名度。--YFdyh000留言2021年1月15日 (五) 10:02 (UTC)[回覆]
@YFdyh000:要考慮的一點是中文維基百科對於條目的專題重要度的更新不甚着重,所以現時的評級可能是過時的。另外,具世界級知名度並非採用主從消歧義的必要條件。SANMOSA SPQR 2021年1月16日 (六) 15:43 (UTC)[回覆]
這不影響我的觀點,僅為佐證。顯然至少半數意見是不適合作主從消歧義。--YFdyh000留言2021年1月16日 (六) 18:38 (UTC)[回覆]
{{反對}},反正都要她都要被罷免了,過一陣子就沒人認識了。再者,消歧義的方式因人而異,並不會因為誰的關注度較高,就採用主條目消歧義。-- 2021年1月18日 (一) 07:24 (UTC)[回覆]
您是認真的還是開玩笑呢?她會不會被罷免成功與過一陣子有沒有人認識她有因果關係嗎?在下認為此言與「反正某某人都快要死了,過一陣子就沒人認識了。」一樣荒謬。-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1月18日 (一) 15:10 (UTC)[回覆]
其實除了關注政治的人士,他沒那麼知名,我爸昨天看新聞問我這人是誰阿,沒聽過,我回答他呃。。就高雄的一個議員啦。-懶散不常編輯的魚🐠/懶散不常編輯的魚🐠 2021年1月26日 (二) 07:57 (UTC)[回覆]
有沒有辦法查兩個條目的點擊率?重要的不是知名度,而是在維基上面查黃捷的使用者通常是要找哪個人。--Yel D'ohan留言2021年1月28日 (四) 10:03 (UTC)[回覆]
歷史記錄頁面有「本月頁面瀏覽統計」工具。但反對此論據,點擊率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依此推翻平等消歧義。舉個「反例」,哲仁王后日訪問量一兩千(且可能是去找後者),哲仁王后 (電視劇)日訪問量兩三萬。--YFdyh000留言2021年1月28日 (四) 11:00 (UTC)[回覆]
您的例子中電視劇衍生自人物,所以用人物作為主條目,但兩位黃捷本無主從關係,用點擊率是合理的。老實說我也不反對把哲仁王后的電視劇當主條目,畢竟有不少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影劇作品也是用影劇作品當主條目,例如侏羅紀公園。--Yel D'ohan留言2021年1月28日 (四) 11:17 (UTC)[回覆]
或許我舉例不當吧。常用為主聽上去合理,但用衍生品作主條目有喧賓奪主的感覺。需注意條目訪問量不等於現實中的關注度、常用度,也不能代表關注、知曉的人數,很多人不會查閱條目。假設當前有熱播劇《厘米》,是否宜取代厘米成為主條目呢,如果這部劇成為一個全球化(例如江南Style)且長期的話題,常用度壓過其他條目,我認為才可以。--YFdyh000留言2021年1月28日 (四) 11:52 (UTC)[回覆]
現實中受關注或常用,但是沒人讀這條目的話,拿它當主條目似乎沒什麼意義,除非該詞條時常出現在其他條目中作為內鏈。如果兩個條目都是人名,用點閱率應該比用Google頁面數、新聞報導數量、或幾位編輯的主觀判斷更有意義。不過查了下發現兩位黃捷的點閱率一樣低,所以這個判準在此例中沒什麼用XD --Yel D'ohan留言2021年1月29日 (五) 14:03 (UTC)[回覆]
我的意見是熱議和常用不能代替重要性,足夠常用且重要才作主條目,而不是任何風口浪尖的條目都作主條目。維基百科的目標是百科全書,而不止於網絡版百科全書。--YFdyh000留言2021年1月30日 (六) 04:14 (UTC)[回覆]
現時本消歧義頁中又被加上了捷運線路,而其重要性和黃捷議員之重要性難以比較,希望撤回此討論。--Yangwenbo99 2021年1月31日 (日) 16:47 (UTC)[回覆]
話說真的有許多人把這兩條捷運路線簡稱作「黃捷」嗎?那麼板南線就簡稱作「藍捷」,淡水信義線就簡稱作「紅捷」,中和新蘆線就簡稱作「橘捷」?起碼我個人是從未聽過這樣稱呼。這簡稱令人感覺很刻意,近乎原創研究。-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2月2日 (二) 11:40 (UTC)[回覆]
「鳳山黃捷」是真的有人這樣稱呼的,黃捷議員自己也提及過。SANMOSA SPQR 2021年2月5日 (五) 06:11 (UTC)[回覆]
那「台北黃捷」呢?-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2月8日 (一) 03:3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