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 10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 | |
---|---|
星座 | 天鷹座 |
星官 | |
赤經 | 19h 16m 57.62s[1] |
赤緯 | +05° 09′ 02.2″[1] |
視星等(V) | 17.30[1] |
特性 | |
光譜分類 | M8V[1] |
視星等 (B) | ~19.42[1] |
視星等 (R) | ~15.6[1] |
視星等 (J) | 9.908 ±0.025[1] |
視星等 (H) | 9.226 ±0.026[1] |
視星等 (K) | 8.765 ±0.022[1] |
變星類型 | UV[2] |
天體測定 | |
自行 (μ) | 赤經:-614[1] mas/yr 赤緯:-1368[1] mas/yr |
視差 (π) | 164.3[1] ± 3.5[1] mas |
距離 | 18.72 ly (5.74[3] pc) |
絕對星等 (MV) | 18.7[4] |
詳細資料 | |
質量 | 0.075 ±.05[5] M☉ |
半徑 | ~0.102[3] R☉ |
溫度 | ~2600[3] K |
金屬量 | ~0[5] |
年齡 | ~109[5] 年 |
其他命名 | |
參考資料庫 | |
SIMBAD | 資料 |
系外行星資料庫 | 資料 |
系外行星百科 | 資料 |
VB 10,也稱為范·比斯布羅克的星,是一顆非常小也非常暗淡的M-型紅矮星[2],位置在天鷹座。雖然這顆恆星很靠近地球,距離只有19光年,但是非常暗淡,視星等只有17等,使它即便使用大望遠鏡也不容易看見[1]。
歷史
[編輯]這顆恆星是在1944年被天文學家喬治·范·比斯布羅克使用麥克唐納天文台82英寸(2.1米)的奧圖史都華反射望遠鏡發現的,它是在以有着高自行的紅矮星沃夫1055測試這架望遠鏡的視場時發現了這顆伴星。沃夫1055是早在25年前就被德國天文學家馬克斯·沃夫以類似的天文攝影技術發現並編在目錄中,這顆伴星在1961年出版的范比斯布羅剋星表中被稱為VB 10。稍後,天文學家開始稱這顆星為范·比斯布羅克的星以尊崇他的發現,因為這顆恆星是如此的暗淡,又非常接近明亮的主星,即使他有很大的視差和自行,早期的巡天調查和不同時的攝影乾片應該已經捕捉到它,但還是錯失了它[4]。
特性
[編輯]VB 10有着非常低的光度,它的絕對星等接近19等,使它非常難被看見。稍後,研究人員還注意到它質量只有太陽質量的0.08,這正好比恆星質量的下限高了一些,使它內部的溫度和壓力足以啟動核聚變,因此它是一顆真實的恆星,而不是棕矮星。它在被發現時是當時所知質量最低的恆星,而之前的紀錄保持者是沃夫359,質量是太陽的0.09[3]。
VB 10值得注意的還有非常大的自行,從地球上觀察每年在天球上移動的量大於1弧秒[1]。
焰星
[編輯]VB 10是一顆變星,在變星總表上的名稱是天鷹座V1298,分類上屬於鯨魚座UV型變星,並且是眾所周知有着頻繁的閃焰事件[2]。在90年代中期,曾用哈伯太空望遠鏡研究這顆恆星的動力學,雖然它是一顆表面溫度低至只有2,600K的紅矮星,但它產生的劇烈閃焰溫度高達10,000K[3]。
聯星
[編輯]VB 10是受到重力束縛的聯星系統的伴星,這顆星在這個系統中稱為格利澤752B,主星是非常大且明亮的沃夫1055(格利澤752A),這兩顆星相距只有74弧秒(大約434天文單位)[4]。
聲稱的行星系統
[編輯]在2009年,NASA位於加州巴塞迪那噴射推進實驗室的天文學家聲稱發現行星,命名為VB 10B,存在環繞着恆星的證據。帕洛瑪天文台200英寸(5.1米)的海爾望遠鏡使用天體測量法檢測行星存在的證據[5][6]。這顆新行星被宣稱質量為木星的6倍,軌道週期270天,但是,之後使用都卜勒光譜儀研究徑向速度的變化,期望證實有行星繞着這顆小恆星,卻失敗了[7][8]。需要注意的是,都卜勒測量儀只排除了質量大於木星3倍的行星存在,而這只是當初宣稱的行星,VB 10b質量的一半[9]。這使得聲稱以天體測量法發現系外行星的聲明,又一次的遭到駁斥[7]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SIMBAD query result: V* V1298 Aql -- Flare Star.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09-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 ^ 2.0 2.1 2.2 V1298 Aql. General Catalogue of Variable Stars, Sternberg Astronomical Institute, Moscow, Russia. [2009-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4).
- ^ 3.0 3.1 3.2 3.3 3.4 Linsky; Wood, Brian E.; Brown, Alexander; Giampapa, Mark S.; Ambruster, Carol; et al. Stellar Activity at the End of the Main Sequence: GHRS Observations of the M8 Ve Star VB 10 (PDF).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December 20, 1995, 455: 670–676 [2010-07-05]. doi:10.1086/176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8).
- ^ 4.0 4.1 4.2 van Biesbroeck, G. The star of lowest known luminosity.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August 1944, 51: 61–62 [2010-07-05]. Bibcode:1944AJ.....51...61V. doi:10.1086/105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3).
- ^ 5.0 5.1 5.2 5.3 Pravdo; et al. An Ultracool Star's Candidate Planet (PDF). Submitted to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June 2009 [2009-05-3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6-04).arXiv:0906.0544 absrtact
- ^ Planet-Hunting Method Succeeds at Last. NASA NEWS, NEWS RELEASE: 2009-090. [2009-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
- ^ 7.0 7.1 Bean, Jacob L.; Seifahrt, Andreas; Hartman, Henrik; Nilsson, Hampus; Reiners, Ansgar; Dreizler, Stefan; Henry, Todd J.; Wiedemann, Günter. The Proposed Giant Planet Orbiting VB 10 Does Not Exist.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10, 711 (1): L19–L23. Bibcode:2010ApJ...711L..19B. doi:10.1088/2041-8205/711/1/L19. (arXiv prepri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Anglada-Escudé, Guillem; Shkolnik, Evgenya L.; Weinberger, Alycia J.; Thompson, Ian B.; Osip, David J.; Debes, John H. Strong Constraints to the Putative Planet Candidate around VB 10 Using Doppler Spectroscopy.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10, 711 (1): L24–L29. Bibcode:2010ApJ...711L..24A. doi:10.1088/2041-8205/711/1/L24.
- ^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ature 462, 705 (2009) 8 December 2009 doi:10.1038/462705a
外部連結
[編輯]- A movie of the proper motion of VB 10 across the sky. [28 July 2009]. (原始內容 (.mov file / 323 KB)存檔於20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