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K 1602豹式坦克
VK 16.02 Leopard | |
---|---|
類型 | 偵察坦克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MAN MIAG 戴姆勒-奔馳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21.9公噸(21.6長噸) |
長度 | 4.74米(15英尺7英寸) |
寬度 | 3.1米(10英尺2英寸) |
高度 | 2.6米(8英尺6英寸) |
載員 | 4人 |
裝甲 | 16—50毫米(0.63—1.97英寸) |
主武器 | 5厘米KwK 39炮 |
副武器 | MG42通用機槍 |
發動機 | 邁巴赫 HL 157 汽油發動機 550匹馬力(410千瓦特) |
功率/重量 | 25.1匹/噸 |
懸掛 | 雙重扭杆懸掛 |
作戰範圍 | 500公里(310英里) |
速度 | 60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 |
偵察坦克「豹式」(德語:Gefechtsaufklarer "Leopard"),設計代號VK 16.02(德語:Versuchskonstruktion 16.02),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設計的一款以武裝偵察為主要用途的裝甲戰鬥車輛。研發工作從1941年一直進行到1943年,最終於1943年1月因方案無法適應戰局變化而終止,無實車問世。
開發歷史
[編輯]豹式的開發源於德國陸軍對偵察坦克的需求。戰爭爆發時,德軍的主要偵察車輛為四輪的輕型裝甲偵察車以及六或八輪的重型裝甲偵察車。波蘭戰役打響後,這些輪式裝甲車陸續暴露出越野能力差、轉向困難和防護薄弱等缺陷,難以適應偵察任務。根據第2輕裝甲師從波蘭前線反饋的作戰經驗,1939年9月15日,德國陸軍部監察六科(德語:Inspektorat 6[註 1])責成陸軍武器局開發新型履帶式裝甲偵察車,具體設計由MAN等公司負責[1]:2。從1939年至1942年,MAN公司以戰前設計的二號坦克G型(VK 9.01)為基礎,先後試製出改進傳動的二號M型(VK 9.03)、安裝50毫米炮的二號H型(VK 13.01)和裝甲厚重的二號J型(VK 16.01)等偵察坦克樣車[2]:35-37。1941年中旬,MAN公司正式收到陸軍武器局六處(德語:Wa Prüf 6[註 2])重裝甲偵察坦克的設計合約,代號VK 16.02。鑑於當時MAN正集中精力研製VK 30.02(M)中型坦克(日後大名鼎鼎的黑豹坦克),武器局六處將VK 16.02的炮塔交由戴姆勒-奔馳設計,而車體的細節則由MIAG承包[3]:66。
1942年6月4日,MAN公司向希特拉展示了兩種VK 16.02的設計方案,其中輕型方案重18噸,重型方案重26噸,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裝甲厚度。希特拉認為,偵察坦克應能抵擋日益增強的敵方反坦克火力,因而不顧將士的意見與橋樑的限制,堅持選擇擁有厚達80毫米(3.1英寸)的正面裝甲的重型方案[3]:66。帝國裝備與軍火部長阿爾伯特·斯佩爾對此明確表示反對,他指出,重型方案與黑豹坦克過於類似,勢必將造成生產線的浪費。一番爭論後,希特拉最終同意按輕型方案生產,預計每月產量20輛[4]。
設計特點
[編輯]VK 16.02在外形上類似小號的黑豹坦克,這與兩者同出MAN公司不無關係。相比黑豹,VK 16.02的長度縮短了兩米多,為4.74米(15.6英尺),但其3.1米(10英尺)的寬度則和黑豹相差無幾。其履帶接地長度約2.4米(7.9英尺),而履帶間距為2.42米(7.9英尺),擁有接近1的優秀轉向比[3]:68。為使二十餘噸的坦克達到60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 的時速,MAN計劃安裝一台邁巴赫 HL 157 12缸液冷汽油發動機,以每分種3600轉工作時輸出功率550匹馬力(410千瓦特)。動力通過邁巴赫OG-55-11-77半自動變速箱傳遞至轉向機構和主減速器。VK 16.02和黑豹坦克共用驅動輪、誘導輪和直徑860毫米(34英寸)的交錯式負重輪(每側五個)。和大多數二戰德國坦克一樣,VK 16.02也採用驅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的佈局,這有助於攀爬障礙,並防止履帶在崎嶇地形轉向中甩出[1]:7。同樣地,VK 16.02也和黑豹共用寬660毫米(26英寸)的履帶,其接地壓強僅0.71千克每平方厘米(10.1磅力每平方英寸),越野性能良好。VK 16.02可攀爬30度斜坡,跨越0.85米(2.8英尺)高或2.3米(7.5英尺)寬的障礙,潛渡5米(16英尺)深的河流[3]:66-68。
炮塔由戴姆勒-奔馳公司設計,其弧形的炮塔側面和豬鼻型(德語:Sauerkopf)炮盾明顯受該公司VK 30.02(D)中型坦克方案影響[註 3]。主武器和三號坦克後期型相同,為一門60倍徑5厘米KwK 39炮,帶有雙室炮口制退器。發射PzGr. 39穿甲彈時炮口初速835米每秒(2,740英尺每秒),100米處穿深約69毫米(2.7英寸)[5]:4;輔助武器為一挺MG42同軸機槍,位於主炮右側。全車共攜帶50發50毫米和2,400發7.92毫米彈藥[3]:68。
全車採用傾斜裝甲,對戰爭中期盟軍的反坦克武器具有一定的防禦力。首上裝甲厚50毫米(2.0英寸),傾斜50度;首下同樣為50毫米(2.0英寸),傾斜52度;車體側面厚30毫米(1.2英寸),上部傾斜43度,下部垂直;車體後部為30毫米(1.2英寸) ,傾斜33度;炮塔正面厚50毫米(2.0英寸),傾斜20度;側面和後面為30毫米(1.2英寸),傾斜30度。車頂厚16毫米(0.63英寸),底盤也有16—25毫米(0.63—0.98英寸)的裝甲保護[3]:68。
作為一款偵察車輛,VK 16.02裝備一套Fu 2或Fu 5無線電台,指揮車另增一套Fu 8中波電台以作團級聯絡用途。根據通信距離不同,可搭配1.8—9米(5.9—29.5英尺) 的各型天線。車組乘員共四人,分別為駕駛員、裝填手(兼無線電操作員)、炮手及車長。車內備有對講系統供車組通話[3]:68。
終止
[編輯]在第一輛豹式偵察坦克開工之前,希特拉於1943年1月3日決定終止VK 16.02計劃。原因在於其現有的裝甲和武器已無法應對德軍在1944年可能面臨的威脅[3]:68。同時取消的還有以VK 16.02為底盤,搭載LeFH 18榴彈炮的武器搬運車衍生型。戴姆勒-奔馳為VK 16.02設計的炮塔經削減裝甲等手段減重後搭載於SdKfz 234/2輪式裝甲車車體上[2]:37[5]:3。偵察坦克的概念後由VK 28.01通用坦克(德語:Mehrzweckfahrzeug)繼續發展,但最終同樣無疾而終[6]:11。1944年後,德軍主要使用四號坦克和黑豹坦克執行偵察任務。
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Jentz, Thomas L. "Luchs" Panzerspaehwagen II (2cm) ( Sd. Kfz. 123). Darlington, MD: Darlington Productions; 1st edition. 1998: 24. ASIN B009JUYDKK (英語).
- ^ 2.0 2.1 Chamberlain, Peter; Doyle, H. L. Encyclopedia of German tanks of World War Two. London: Silverdale Books. 2004: 272 [2017-07-12]. ISBN 978-18540921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8) (英語).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Jentz, Thomas L.; Doyle, Hilary L. PANZER TRACTS No.20-2: Paper Panzers. Boyds, Md.: Panzer Tracts. 2002: 116. ISBN 0970840772. OCLC 775660541 (英語).
- ^ Pasholok, Yuri. World of Tanks History Section: VK 16.02 Leopard. tankarchives.blogspot.it. 2013-10-30 [2017-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6) (英語).
- ^ 5.0 5.1 Jentz, Thomas L. Schwerer Panzerspaehwagen (Sd.Kfz.234). Darlington, MD: Darlington Productions; 1st edition. 1998: 24. ASIN B00KH6LMBI (英語).
- ^ Jentz, Thomas L.; Doyle, Hilary L. PANZER TRACTS No.20-1: Paper Panzers. Boyds, Md: Panzer Tracts. 2001: 60. ISBN 9780970840738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