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技術/存檔/2022年11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首頁顯示異常

模板:Infobox ship begin等子模板合併事宜

Wikipedia:資料庫報告/未連結到維基數據項目的頁面

管理員佈告板中的Lua錯誤

Cite book的unified需要更新

二十周年特別logo@vector-2022

有一個基金會員工在本站創了MediaWiki:Vector-2022.css這麼一個頁面,但是換的新wordmark/tagline(頁面左上角,維基球右側的東西)個人感覺不甚雅觀。猜測創這個頁面是phab:T319223#8345770的後續。請問社群是否希望在vector-2022皮膚下使用20周年特別wordmark/tagline?如果感覺不希望,界面管理員可以註釋掉這個頁面。 Stang 2022年11月2日 (三) 22:26 (UTC)

的確太不好看了,已刪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11月3日 (四) 02:49 (UTC)

Module:Autotaxoboxlink_text參數不生效

Infobox settlement 擴展 Template:Infobox_name_module

地名和人名一樣有各地差異,模板 {{Infobox name module}} 添加到 {{Infobox settlement}}上,顯示結果 Wikipedia:沙盒 (74386256),好像無法像 {{藝人}}模板一樣隱藏邊框,比如 妮琪·米娜 (74164211)。感覺這個模板比 {{各地中文名}} 在信息框外展示好一些。

另外,Template:Infobox_name_module 是否適當限制一下地區別名,比如 普京 (74376508),台灣別名添加了5個,感覺最好不超過2個。 --Kethyga留言2022年11月3日 (四) 16:02 (UTC)

別名數量,個人傾向儘量多,只要有實際使用、非一兩個特例使用(需辨別)。不過是寫在信息框還是章節,乃至討論頁,我沒意見。--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4日 (五) 10:35 (UTC)
為帶來選擇困難問題,畢竟名字就是個代號,統一方便交流,而且很多就只是某些媒體起名也沒個標準。--Kethyga留言2022年11月4日 (五) 14:21 (UTC)
建立在方便搜尋引擎索引、用戶查詢的角度,有時順便能增長見識,也不違背可供查證。常用度可以排序。能寫成章節更好,不過章節容易是原創總結的結果。--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4日 (五) 15:16 (UTC)

提議修改自動生物信息框系列模板以適配無中文名的情形

2022年第45期技術新聞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2年11月8日 (二) 00:31 (UTC)

能否篩選出 生物學名的非中文重定向標記

不明的空格

如題,管碧玲條目被顯示為管碧 玲,不知道如何修改?--Sean0115 2022年11月12日 (六) 06:37 (UTC)

微軟正黑體#已知問題。--Xiplus#Talk 2022年11月12日 (六) 07:51 (UTC)
謝謝。--Sean0115 2022年11月12日 (六) 09:54 (UTC)

MediaWiki:Gadget-ToolsRedirect.js

{{MolFormDisambigNav}}的化學式

2022年第46期技術新聞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2年11月14日 (一) 21:54 (UTC)

Module:Message box看起來需要大更新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11月15日 (二) 02:37 (UTC)

Special:引用此頁面

Special:引用此頁面中,是否需要根據語言變體調整輸出條目的標題?比如康城電影節,還可以叫「康城影展、坎城影展,輸出的都用「康城電影節」,連結用的是未轉換的版本[6] --Kethyga留言2022年11月12日 (六) 05:30 (UTC)

引用似乎保持原文的原始狀態較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11月14日 (一) 02:18 (UTC)
但是某些用詞在其他地區的非常用或對其他地區不熟悉,比如 德懷特·霍華德,粵語用詞 迪韋特·侯活。另外,在DBpedia上,發現霍華德 條目 74589153 出現了用詞混合,德懷特是陸、台用詞,侯活是港粵用詞。--Kethyga留言2022年11月14日 (一) 05:01 (UTC)
輸入「德懷特·霍華德」看上去就沒問題。「康城影展」,元信息會不對。我覺得該功能應該用輸入值(用戶輸入的變體)+重定向目標。--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14日 (一) 08:14 (UTC)
用詞在其他地區的非常用或對其他地區不熟悉,這和引用沒什麼關係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11月15日 (二) 02:25 (UTC)
雖然引用原始字樣不錯,但中文維基的字詞轉換是比較無縫的,如果用戶訪問轉換或重定向後的標題也能來到相同頁面,那麼選用當地用詞是更友好的。引用原始標題也不能保證到達所引用的頁面(非永久連結、可能更名)。用戶訪問時如果不看URL,也是看到最終目標頁面、轉換後版本,引用部分顯示原始字樣將有些突兀。--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15日 (二) 03:00 (UTC)

{{Replace}}需要更新以允許正則表達式

特定頁面的目錄簡繁轉換異常

Wikipedia:編輯禁制方針頁面,有Template:NoteTA/MediaWiki轉換組。-{H|紀錄=>zh-cn:记录}-正常轉換了正文內容,但簡體中文下目錄區仍顯示「纪录」。預覽結果中正常。刷新緩存不見效果。--YFdyh000留言2022年5月8日 (日) 22:51 (UTC)

好像沒有發現「纪录」。內容和界面的設置都是中國大陸簡中。——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5月8日 (日) 23:45 (UTC)
「5.3 纪录」沒有嗎。--YFdyh000留言2022年5月9日 (一) 01:05 (UTC)
好像之前見過目錄部分的繁簡轉換有問題,已經報過P區了。——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5月9日 (一) 02:09 (UTC)
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存檔/2022年3月,搜「目錄問題」。——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5月9日 (一) 02:11 (UTC)
豎大拇指 贊!看來是新的已知bug,phab:T303855。--YFdyh000留言2022年5月9日 (一) 03:40 (UTC)
因為我用腳本把原生目錄直接隱藏掉了。 囧rz……——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5月9日 (一) 02:12 (UTC)
這邊插一句,Vector(2022)外觀目錄完全不支持簡繁轉換,希望有人出個腳本。--ꓱꓤꓵZꓯ SKY (talk-contribs) 2022年6月30日 (四) 08:47 (UTC)
@Azure2022:或許可以試看看User:SunAfterRain/js/vector-2022-toc-covert-fix.js,只是我的寫法可能會讓部分自訂的特殊轉換失效(其實是很極端的情況)。--SunAfterRain 2022年7月16日 (六) 04:06 (UTC)

話說,還沒有進展啊?orz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1月21日 (一) 16:07 (UTC)

2022年第47期技術新聞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2年11月21日 (一) 23:21 (UTC)

Cite book的unified需要更新

原本的問題存檔了Template_talk:Cite_book#Cite_book的unified需要更新,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承之前的討論,統一書號(unified)的規則可以慢慢找,能不能先更新支持6位數。--Nostalgiacn留言2022年11月22日 (二) 06:35 (UTC)

請求已交至模塊討論:Citation/CS1/Identifiers。--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22日 (二) 06:55 (UTC)

Template:NumBlk

@GqqnbLiangentXiplus克勞棣:各位好,我是 2008 年最早在英文維基上建立 template:NumBlk 模板的使用者。最近看到 [7] 有提到該模板有間距過大的問題,臨時性的解決辦法或許可以參考 [8] 的說明,如果您與該問題不相關,請直接忽略本話題,不好意思打擾了,以上。 --Justin545留言2022年11月23日 (三) 16:42 (UTC)

另外個人有發現 Firefox 和 Chrome 對於   的處理方式似乎不同,在 Firefox 中有無   似乎對於間距沒有影響,但在 Chrome 中有   可能會使間距加大。如果前述的觀察屬實,基於排版上一致性的考量,個人認為還是應該將 Template:NumBlk 之中的   移除較為適當。--Justin545留言2022年11月24日 (四) 00:14 (UTC)

以application/xhtml+xml代text/html

現在Windows 9x與NT(8.1以前)都被微軟停止技術支援,而可上網的PC不應以被取消技術支援的OS作host OS,因此中文版維基百科不該再考慮舊瀏覽器(會用舊瀏覽器的通常用的OS是已被停止技術支援者),只要支援最新穩定版的Microsoft Edge、Google Chrome、Safari、Opera與Mozilla Firefox即可,這樣的話CSS就無須考慮IE5到7那違反W3C規範的處理方式,text/html亦應用application/xhtml+xml取代,這樣解析效率較快,長頁面要引用導航模板也才能正常顯示。--RekishiEJ留言2022年11月15日 (二) 15:10 (UTC)

然後呢?——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1月16日 (三) 00:06 (UTC)
What do you mean?你是說改用application/xhtml+xml與CSS只考慮最新穩定版瀏覽器使用者之後要做啥嗎?--RekishiEJ留言2022年11月16日 (三) 02:40 (UTC)
只是不明白你提出的這個意見是什麼意思?我推測你指是頁面的HTTP頭「content-type: text/html」要調整?這是Mediawiki的設計吧?這問題是與維基百科社群所能控制?你應該去mw:提出你的意見。——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1月16日 (三) 03:34 (UTC)
應該是去phab:吧?另,現在已經停止支持IE8以下了(phab:T248061),其他的IE支持可以去這裏討論:[9]--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11月16日 (三) 03:58 (UTC)
不太確定流程,但我認為應該在mw上跟開發人員確認兩種MINE對瀏覽器解析性能的影響,然後再去phab開單子如何去修改或調整。mediawiki是基金會「贊助」開發和最主要的產品用戶,各Wiki項目是基金會旗下營運管理的使用mediawiki的項目,我們就只是這些項目下面卑微的用戶,改個底層參數還要看基金會的各種面色。——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1月16日 (三) 06:18 (UTC)
原則上我不認為把HTTP響應頭改掉可以解決長頁面導航模板的問題(WP:模板限制),模板限制是先於伺服器返回HTTP響應發生的。--MilkyDefer 2022年11月17日 (四) 04:54 (UTC)
@RekishiEJ:關於MediaWiki的瀏覽器支持列表詳見此頁面。--Diskdance 2022年11月24日 (四) 14:02 (UTC)

某些條目出現了兩個字詞轉換圖標

今天登上首頁的羅得西亞駐葡萄牙代表處,我注意到出現了兩個字詞轉換的圖標。其中左邊的列出了所有的轉換,而右邊的僅列出了標題轉換和一個「公共轉換組」。不清楚該現象是否正常。(見右圖) --Shenzhiming88留言2022年11月16日 (三) 15:52 (UTC)

條目調用了{{駐葡萄牙外交代表機構}},該模板有Category:放置於模板的noteTA,補回noinclude(Special:Diff/74643727)後,羅得西亞駐葡萄牙代表處似乎回復正常(衹有一個字詞轉換圖標)。——留言2022年11月16日 (三) 16:04 (UTC)
的確已經修復。感謝!話說此類模板內調用noteTA的,還有必要在條目上方顯示嗎?--Shenzhiming88留言2022年11月16日 (三) 16:07 (UTC)
過往技術,不應該。現在主要觀感不好和不便管理。——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1月17日 (四) 00:24 (UTC)
有辦法更改Module:NoteTA以合併重複調用嗎?要不然對於模板中確實需要語言轉換的,是否需要機械人將之合併到主條目中?--Kanashimi留言2022年11月21日 (一) 21:13 (UTC)
改進JS合併圖標更可行吧,我記得以前提過。機械人合併,除非新增一種語法,不然會有後續維護問題,新條目/舊無法跟進模板最終採用的轉換,且不排除出現過度轉換,更容易發生模板超過限制。--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22日 (二) 06:58 (UTC)
這是長期存在的技術問題,目前沒有特別好的解決方案,共識是儘量不要在模板內使用NoteTA。--Diskdance 2022年11月24日 (四) 14:03 (UTC)

2022年第48期技術新聞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2年11月28日 (一) 20:0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