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特色條目覆審/苯/第1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編輯]

4支持,3反對 ->維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2月24日 (二) 01:26 (UTC)[回覆]

參考資料比是優良條目的英文維基要少很多,10個參考資料能否支撐達30000位元組的特色條目?—AT 2009年2月10日 (二) 13:51 (UTC)[回覆]

支持[編輯]

  1. (+)支持,同上。—AT 2009年2月10日 (二) 13:51 (UTC)[回覆]
  2. (+)支持,缺少參考來源。--SH1019Team Radio 2009年2月10日 (二) 15:37 (UTC)[回覆]
  3. (+)支持,參考太少了。—わたしはYUIが好きです! 2009年2月17日 (二) 02:56 (UTC)[回覆]
  4. (+)支持ref處理不好— 2009年2月18日 (三) 14:01 (UTC)[回覆]

中立[編輯]

反對[編輯]

  1. (-)反對,LFUC的理由不成立:
    1. 參考資料比是優良條目的英文維基要少很多
      • 這裏不是英文維基,條目也不是照譯自英語。比如這個引用「the code(Unicode) U+232C (⌬)<ref>這個字符是從這個網址來的</ref>」,中文沒有這段,而是着筆墨與其他方面,這個「雞肋」般的腳註(只是腳註,而非參考資料)當然就不必了(當然首段用了這個字符,但我也不認為需要加這樣的腳註)。
    2. 10個參考資料能否支撐達30000位元組的特色條目?
(:)回應,照您這個邏輯,中文維基上90%的條目都可以做特色條目,有10個(甚至更多)的參考的條目多了去了。而且,您知道什麼叫侵權麼,照您說的1本書就能支持幾個條目的話,我看還是印刷盜版劃來,既能騙錢,又不費力。—わたしはYUIが好きです! 2009年2月17日 (二) 02:54 (UTC)[回覆]
  1. (-)反對,同這個人很懶,什麼也沒留下。—ArikamaI 這個世界沒有神,因此顛倒了名字 2009年2月20日 (四) 17:53 (UTC)[回覆]
  2. (-)反對,撤銷理由不成立。—天哲 (留言) 2009年2月21日 (六) 20:04 (UTC)[回覆]

意見[編輯]

  1. (!)意見,從書名上看,四本參考書大致可以涵蓋全文內容。—Webridge傳音入密 2009年2月11日 (三) 08:39 (UTC)[回覆]
  • 4本書中有三本欠缺書碼,難以查證。—AT 2009年2月11日 (三) 10:14 (UTC)[回覆]
    • (:)回應,重複一遍其他投票中的意見:可供查證≠ISBN。難道大家引用了「學而時習之」就一定要找一本有ISBN的論語?

再者,人家3本書本身就沒有ISBN怎麼辦?

  1. 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常用危險化學品安全數據卡》(內部材料),2004年 —— 人家不是註明了內部材料
  2. (英)漢考克(Hancock,E.G.)主編,《苯及其工業衍生物》,化學工業出版社,1982.11 —— 1982年,中國尚未引入ISBN書號
  3. Wilson, L. D. "Health Hazards from aromatic Hydrocarbons", Des Plaines, III., Universal Oil Products Company, 1962——1967年 - 英國圖書業界首先創立這套編號系統,從英語國家先行試用。

--這個人很懶,什麼也沒留下 (留言) 2009年2月16日 (一) 06:01 (UTC)[回覆]

  • (!)意見,先諮詢一下有機化學家、化學工程師、職業安全專家及環境科學家的意見,確定內容正確性、準確性及完善性再決定是否撤優。畢竟有機化合物的條目幾本書即可作為參考資料,故跟歷史事件、人物這類較主觀的條目截然不同。--RekishiEJ (留言) 2009年2月18日 (三) 13:10 (UTC)[回覆]
  • (!)意見,書碼雖不是必須,但是為了查證的方便最好還是提供。沒公開出版的書是沒辦法(這種書似乎不宜作為參考資料),但在大陸出版的較早版本的書可以標明「統一書號」—冰热海风() 2009年2月19日 (四) 02:2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