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2012年首頁設計建議/方案優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設計方案篩選得出下面一些支持率及淨支持票較高的方案。請各位積極參與下方的討論,優化和整合方案。

  • 討論期:2013年2月7日至2013年3月25日(已完結)
方案 Ericmetro (2) (附加CSS) Kuailong/alt Danielinblue
淨支持票數 52 52 27
支持率 90.63% 89.39% 86.49%
點此顯示或隱藏截圖
1920 × 1080
1280 × 768
完整截圖

設計方面[編輯]

建議基於其中一個方案作整合。鑑於Kuailong方案在各瀏覽器的兼容度較高,建議以此為基礎。已建立整合頁(見Wikipedia:2012年首頁設計建議/整合的版本24922344)頁面。如對設計有意見,建議在此先行提出,討論後才加入。--Gakmo留言2013年2月8日 (五) 09:52 (UTC)[回覆]

其實並非如此,Kuailong方案中每日圖片對於IE顯示的效果是...十分差 :(-HW 2013年2月8日 (五) 10:13 (UTC)[回覆]
都是漸變問題,但是頂部設計是首頁整體佈局的重要元素,位置遠較每日圖片板塊凸出,亦對首頁的整體感觀影響較大。--Gakmo留言2013年2月8日 (五) 10:38 (UTC)[回覆]
直到 IE 10 才有所改觀。此外這個 demo 的截圖是來自舊版 IE 的啊。。。Sky.6t 2013年2月25日 (一) 05:23 (UTC)[回覆]
預先的整合基礎應該還不急,畢竟各個方案的代碼結構不太一樣,建議還是產生一些共識以後再結合各設計的元素重新設計整合方案,這樣可能整體感較好。--Ericmetro留言2013年2月8日 (五) 12:07 (UTC)[回覆]
同意。此外,Kuailong與Ericmetro兩個方案的支持度幾乎不相伯仲,如果現階段貿然只以其中一個為基礎,恐怕會引起非議。本人認為整合方案的基礎,應該是各優秀作品均有出現的共通點。至於各方案之間有明顯差異的元素,則留待大家討論應該參照哪個方案。 -- Kevinhksouth (Talk) 2013年2月8日 (五) 14:39 (UTC)[回覆]

(!)意見,始終要有個框架作為起點吧。初步作出了下面的整合:

  • 頂部方面,採用Ericmetro的文字樣式;
  • 各板塊的底部連結置右;
  • 加入了Ericmetro的「參與維基百科」板塊;

另外,為測試效果,強烈建議參與者根據以下步驟,將整合方案設為首頁。

  • 參數設置 -> 小工具 -> 首頁 -> 同時點選[自定義首頁][其他自定義樣式]2項 -> 保存 -> 在Special:我的用戶頁/MainPage加入{{Wikipedia:2012年首頁設計建議/整合}}代碼 -> 儲存 -> 瀏覽WP:首頁

--Gakmo留言2013年2月8日 (五) 19:33 (UTC)[回覆]

附議燃玉,雖說不可能把所有的瀏覽器搞定,IE Chrome Mozilla三個考慮進去應該就夠了....先決定其他的事後,再來處理支援生的問題lzk留言2013年2月9日 (六) 13:23 (UTC)[回覆]
希望熟悉相關技術的朋友可說明一下,但大前提是不同瀏覽器之間的設計不應有太大差距。--Gakmo留言2013年2月10日 (日) 17:45 (UTC)[回覆]
Relzk,還有Opera,^^ ——燃玉 留言 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2013年2月11日 (一) 18:50 (UTC)[回覆]
目前主流排版引擎是 WebKitTridentGecko三種引擎(分別應用於Safari/Chrome、IE、FF 等主流瀏覽器) ,原則上能夠支援這三款瀏覽器引擎作瀏覽已經很足夠了,所以簡單來說HTML5 是一個不錯的SOLUTION。但最好是同時能夠支援Opera 旗下的Presto 引擎,因為這款引擎是「非主流中的主流」,市佔率也不少的。 @assanges(talk | cont | uploads) 2013年2月13日 (三) 06:41 (UTC)[回覆]
給一個避過消岐的Trident. Bluedeck 2013年2月19日 (二) 11:11 (UTC)[回覆]
提一件事:看到最近新聞,Opera已經轉投WebKit,「逐步放棄使用基於Presto引擎的產品」林卯留言? 2013年2月27日 (三) 05:33 (UTC)[回覆]
Opera 都投奔 WebKit 了。真憂傷。。。Sky.6t.Color vision 2013年2月27日 (三) 14:05 (UTC)[回覆]

(※)注意,參照此版本的Ericmetro方案,更新了整合頁(見Wikipedia:2012年首頁設計建議/整合的版本24954145)的頂部設計,畢竟不少維基人是投給有此頂部設計的方案(見遴選頁面),反映此頂部設計得到不少認同。另外,建議大家可以直接編輯整合頁面,在上面測試效果,為達成新頁面而努力。--Gakmo留言2013年2月10日 (日) 18:44 (UTC)[回覆]

Kuailong的方案中,那個大圖片在不同解像度下的展示效果相差很大,尤其是在高解像度的寬屏下,效果差強人意。至少設計上多多少少應該採用一些響應式設計的方式,在不同的屏幕下,儘量保持一致--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2月12日 (二) 05:32 (UTC)[回覆]

(!)意見建議Kuailong方案的「特色內容」和「新聞動態」的高度對齊,「優良條目」+「你知道嗎」 和 「歷史上的今天」高度對齊。--午夜飛豹留言2013年2月12日 (二) 08:17 (UTC)[回覆]

可能有困能,尤其是當要顧及不同解像度的時候。。。--HW 2013年2月12日 (二) 08:55 (UTC)[回覆]

(※)注意,Ericmetro兄基於本身方案更新了整合頁,改善了跨平台兼容,建議以此為新首頁整合方案的基礎。--Gakmo留言2013年2月25日 (一) 06:46 (UTC)[回覆]

(!)意見:直觀感覺Ericmetro的頂部設計更適合維基已經給我的親切熟悉度並增加了突出點。--Gretchen留言2013年2月27日 (三) 11:48 (UTC)[回覆]

(!)意見:剛看到首頁提醒過來討論,我提2點 1.有必要保留/加強對Presto引擎的支持(我現在正是用opera在這兒發言),因為Presto引擎有完整的HTML5+CSS3支持,opera也說,作為日常使用來說問題並不大,除了今後新出的網站可能會出現一點CSS錯誤之外,預計仍有用戶會保留使用舊版的opera(我自己也還在考慮)。

2.首頁設計方面,建議去看一下現在的日文版(最近也做了一次改版 給我感覺很不錯,特別是每日圖片),因為日英中三個版本是我每天必去的(一般來說,中文我現在是直接從後門繞進來,不從首頁走)--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3年3月1日 (五) 05:39 (UTC)[回覆]

討論分區[編輯]

前往參與頂部設計討論

前往參與區塊設計討論

內容方面[編輯]

今日熱點的設置[編輯]

  • (!)意見:今日熱點是否有必要在首頁展示我覺得還可以進一步斟酌:
    (1)許多瀏覽量是由於外鏈造成的,對一般讀者的閱讀價值不大:比如這個eMule MagicAngel Mod,某天的瀏覽量是10452,而平時的瀏覽量僅在2-3左右:參見最近90天瀏覽記錄,另一個例子是[1]
    (2)可能會成為某些個人或組織進行宣傳或展示的平台,如利用刷票器刷高瀏覽量以獲得首頁展示資格,更有可能利用刷票器使某些條目每天都留在榜上,進行自我宣傳。
    (3)這些條目的質量參差不齊,不代表優秀條目的水平,似乎沒有展示給讀者閱讀的意義。
    (4)部分條目可能會引起某些讀者反感。
    (5)這些條目的瀏覽量已經很大了,首頁作為一個引導讀者的平台,應該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那些維基人花費精力編輯而讀者較少的優秀條目上。
    (6)內容和當前新聞熱點關係不是很明顯,且首頁已有新聞動態。--Ericmetro留言2013年2月7日 (四) 17:07 (UTC)[回覆]

(※)注意,早前討論已有共識設置「動態條目統計」,參見維基百科:2012年首頁設計建議/構想區。現時不宜推倒之前的共識,而應討論如何改善、展示什麼內容。--Gakmo留言2013年2月8日 (五) 18:29 (UTC)[回覆]

  • (&)建議考慮每條條目每一個月僅限在首頁的「今日熱點」項目出現一次,該項目每日由機械人更新,自動排除過去一個月曾出現於首頁任何項目的條目。另外,維基百科的緩存其實令登入用戶才能提高流量,未登入用戶影響相對較輕微。此外亦可限制該類條目必須有最少X位元組才可顯示於首頁。-HW 2013年2月8日 (五) 03:46 (UTC)[回覆]

提高參與度的內容[編輯]

  • 感覺新手參與編輯的障礙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編輯語法,另一個是所增加內容的來源。針對這兩個困難,希望通過「參與維基百科」來提供一些有價值的連結:
  • 編輯語法的障礙:除入門和如何編輯對語法進行介紹外,也希望提供一個條目代碼範例(附帶註釋),供新編輯模仿。進階上有如何使頁面美觀以及使用模板的指導。
  • 內容來源的障礙:
(1)對收錄內容的困惑:通過常見誤區等。
(2)對版權的困惑:通過請留意版權等,以及對圖像版權(合理使用、公有領域、共享創意協議)的介紹、上傳自己拍攝照片的方法及使用指引。
(3)自己撰寫條目如何利用參考資料(例如如何在不侵犯版權的前提下改寫,如何註明來源),以及從哪些地方可以改善現有條目的質量。
(4)考慮到很大一部分條目是通過翻譯,提供一個翻譯其他語種頁面的指導(如添加跨語言連結,添加分類,譯名法,紅鏈處理等)的指導。
另外有一些較有維基百科特色的方針進行展示,希望能讓參與者了解維基百科計劃的特別之處。

--Ericmetro留言2013年2月8日 (五) 17:14 (UTC)[回覆]

很好支持,但是編者太少,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而停刊。--Qa003qa003留言2013年3月3日 (日) 10:07 (UTC)[回覆]

其他[編輯]

  • (!)意見
    先說這些吧。-HW 2013年2月7日 (四) 14:43 (UTC)[回覆]
  • (!)意見
    對於Ericmetro 2:
    1. 新的頂部設計與日文版「利用者:Cllackr/メインページのデザイン案 (2012)/Latent Grid」極為相似。可是全寬的設計與您的整體風格並不搭配,至少在Mac系統下會看起來比較亂,因此建議修改或更換。
    2. 由於您的設計在左側內容區域並未使用邊框,這樣雖然簡潔不過勢必會造成文字區域的邊緣參差不齊。建議使用text-align:justify;使文字兩端對齊,這樣在非Windows系統下即可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對於Windows可以繼續添加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作為補充。這樣至少在IE瀏覽器下可以實現中文的兩端對齊,不過對於Windows系統下的其他瀏覽器例如Google Chrome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對齊文字。
    3. 建議調整浮動圖片的margin-top來使第一行文字與圖片頂部邊緣對齊。
    希望以上建議對您有所幫助!
    對於Kuailong 2:
    1. 整體風格與Ericmetro類似,不過您也許是簡體中文Windows的使用者,95%的文字大小在繁體中文Windows系統上看,文字會發虛,而簡體中文系統卻不會出現如此問題。因為繁體中文Windows的預設字體不會是中易宋體,不知您有沒有試過?
    2. 這個方案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在Mac系統上看毫無亮點,不過在Windows上卻有着不錯的感受。例如在Mac系統,瀏覽器不開到全螢幕的情況下,頂部作為背景的「大球」會較為清晰,十分搶眼。而「今日熱點」部分由於沒有設置高度與overflow,瀏覽器不夠寬時即會換行並居中對齊文字也影響了整體效果。
    希望以上建議對您有所幫助!
    整體上感覺Ericmetro 2和Kuailong 2的設計極為相似,區別是Kuailong的設計有一個會拖慢載入速度的圖片,而Ericmetro的沒有。
    對於Danielinblue
    • 除去小圖標的版本還是非常不錯的,各模塊也是使用了現有模板。唯一的問題就是這種法文版風格的「經典」設計已經被太多語言首頁所使用:法文版使用,意大利文版使用,日文版也換了這樣的!其他方面並無問題。
另外... T_T 好傷心為什麼只有7人給我投票啊,正反票都加在一起總數也只有7!估計是參與度最低的設計了!也許是因為Windows非IE文字無法對齊?好難過啊! T_T --6teng留言2013年2月7日 (四) 17:40 (UTC)[回覆]
  • (!)意見:個人認為三個方案都很優秀,雖然每個方案都跟現有版本有一定的相似程度。
    • 對於Kuailong/alt:如Ericmetro所說,每日最高瀏覽的的條目可能會因為某一事件而衝高;也可能成為有心人士操縱的目標。另外這些條目的質量可能不佳,對於大家閱讀上不一定有特別大的幫助。
    • 對於Ericmetro/2:將portal頁面放在最高的位置上,這個構想不錯,但中文的portal長年都缺乏社群處理,大部分portal頁面都是由一人扛起,在維護上也相當薄弱,所以對於portal放在首頁頂端應再斟酌。(如果每個portal頁至少有穩定的2~3人維護就沒這個問題了)
    • 對於Danielinblue:同Ericmetro/2。--B2322858留言2013年2月8日 (五) 01:57 (UTC)[回覆]

請按不同的方案分段討論,謝謝。 --達師261442 2013年2月7日 (四) 17:09 (UTC)[回覆]

  • (!)意見Wikipedia:2012年首頁設計建議/草案/Ericmetro/2於兩邊不應預留空隙,這反而影響整體效果。-HW 2013年2月8日 (五) 10:15 (UTC)[回覆]
  • 我覺得我和Ericmetro的方案都是在1280×800解像度下比現在截圖效果好多了……--Kuailong 2013年2月8日 (五) 13:06 (UTC)[回覆]
  • (!)意見,不如把遴選時的反對票的意見,作一個參考。
    • Kuailong/alt:解像度的問題、每日圖片的設計、頂部排版和背景凌亂、配色單調
    • Ericmetro/2:單調,欠缺生氣、死寂感、太白(已更改)
    • Danielinblue:純粹的展示、藍色陰影不好看、討厭圓角(已去掉)、陰影和欄目logo、區分度不大
    另外,並非所有用戶均喜歡藍色或某些顏色,(&)建議可以寫一個腳本,允許已登入用戶修改風格,提供一個類似這頁的頁面,容許用戶自訂首頁的顏色佈置(包括頂項顏色、標題顏色、各項目的背景色),並儲存於用戶的CSS頁面。-HW 2013年2月8日 (五) 14:53 (UTC)[回覆]
    (~)補充這裏說2003年版本有55人使用,2004年版本有42人,2005年版本有45人,2006年版本有295人,深藍色版本有662人,灰色版本有372人,橙色版本有607人,另有115用自製首頁(不過資料也不太準確,話說有選「自定義首頁」的人只有473人...但仍能看到大致的選項,故建議新首頁繼續提供不同顏色版本,允許用戶選擇。-HW 2013年2月8日 (五) 15:02 (UTC)[回覆]

不是可以在「參數設置」中選擇頁面嗎?請注意,根據早前討論共識(維基百科:2012年首頁設計建議/構想區),首頁應該「移除顏色選擇按鈕」--Gakmo留言2013年2月8日 (五) 18:32 (UTC)[回覆]

哦,「移除顏色選擇按鈕」當然可以繼續執行,問題只是,在參數設置繼續提供不同選擇,甚至高級一點,做一個面板,供用戶自行設置首頁顏色。以上都不需要在首頁加上顏色選擇按鈕。-HW 2013年2月9日 (六) 02:31 (UTC)[回覆]
  • (!)意見:由於三個方案都非常優秀,失去哪個都有些不捨!因此建議三位共同努力,結合Kuailong廣為好評的欄目內容配置,Ericmetro易於接受的簡潔風格,和Danielinblue維基化的排版和邊框。打造一個大家都喜愛的「Erickuailinblue」方案!--6teng留言2013年2月9日 (六) 04:4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