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Vector 2022/功能設計常見問題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頁篩選出最受關注的Vector 2022功能和介面設計的問題回答。此頁面的大部分回答翻譯至 MediaWiki.org常見問題解答(FAQ)

為什麼要限制頁面寬度?[編輯]

對於大多數瀏覽維基百科的用戶來說,最重要的是高效率的閱讀。而我們(即維基媒體基金會網絡團隊)的目標是提高內容的可讀性,當中涉及以下因素,分別是:字體大小、對比度、字體、行長和空格。

  • 較短的行長:
    • 閱讀短行時,讀者不需過多移動眼睛,減少使用眼部肌肉,從而避免眼睛疲勞。
    • 狹窄的段落可以讓讀者更好地記住新資訊。
    • 在網站上,每行應該有 35 到 100 個字元,而更好的做法是接近 35 個字元。
    • 絕大多數主流網站對內容寬度都有類似的限制。 例如:自然期刊等學術期刊、紐約時報等新聞網站、聯合國等政府機構網站、LaTeX等學術文檔網站以及Google檔案Etherpad等文字編輯器。
  • 空(白)區域:
    • 空白區域可成為眼睛的休息點,有助 60 歲以上的讀者專注於內容,並將內容理解能力提高 20%[1]
    • 讀者能夠更輕鬆地集中注意力,而不會受到側邊欄或其他元素的干擾。
    • 我們將其中的一些空間用於其他功能,例如是固定式頂欄,以及內容側旁的目錄。此外,限制內容區域為我們未來設計介面提供新選擇,其中社群建議將資訊框、圖像或參考來源放在那裏。而我們將在另一個專案中,研究如何使用這些空間。

另參見:UX Myth #28: White space is wasted space

為什麼跨語言連結列表不能留在側邊欄?[編輯]

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側邊欄不是一個放置有用連結的地方。大多數讀者關注的是內容的部分,側邊欄的連結實際上不在他們的視線範圍內的。另外,我們需要推廣維基媒體項目的各種語言版本。

因此我們將切換語言功能移動到頂部顯眼位置將使其更容易找到。雖然需要點擊才能切換語言,但比舊版滾到下面語言欄耗時相當甚至更短(更多資訊見此頁)。

15 年來,該列表一直顯示在側邊欄中,而最活躍的用戶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可以在那裏尋找那個列表。 因此我們放置了一個資訊框來提示語言列表換位置了。

為什麼不讓未註冊用戶變更參數設置,以及是變更皮膚?[編輯]

未註冊用戶的參數設置會降低頁面加載速度。

大多數流量來自未註冊用戶。為了處理這些流量,我們有數個「緩存伺服器」,它們只保存和發送網頁的「快照」。作為生成網頁的替代品, 這些「快照」只保存最多7天,而且未註冊用戶都是使用一樣版本的快照。 這使我們能夠快速提供網頁內容。

參數設置意味着我們需要生成不同版本的網頁,這有可能導致未登入用戶讓伺服器超載。 不向匿名用戶提供參數設置也是因為我們希望減少緩存的碎片化

為未註冊用戶提供參數設置的唯一可能方法是讓設置在頁面之後加載。這會導致加載時間變長,而且看起來很奇怪。 例如,如果一個未註冊用戶使用暗黑模式,那麼在訪問頁面時,頁面會先以淺色模式加載,然後再變暗。

相對之下,我們為註冊用戶提供參數設置的唯一原因是我們不需向他們提供「快照」, 因為來自註冊用戶的流量很小。

如果沒有帳號卻又想保留舊版外觀,你需要建立一個帳號(推薦方式)或使用瀏覽器插件來實現。另外,我們可能會在今年稍後開始研究允許用戶進一步調整介面的設定。

  1. ^ UI Design Newsletter – December, 2005, Human Factors Inter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