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應對封禁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只有關於中國大陸的封禁消息?香港在這次被BAN也有關聯,希望香港的維基人可以補充下。--那個誰 跟路人甲談下心 05:27 2005年10月28日 (UTC)

就我所知香港從來沒有就政治層面進行網站封鎖. 我實在不敢想像沒有了資訊自由的香港. 事實上下面那些人說"不用大驚小怪", 令我深深感到香港資訊自由的可貴. 因為所謂"封鎖", 不僅是"能否進入某某網站", 核心問題是, 某些權力認為其他統治下的人們, 不適合/不應該接受某種渠道的資訊, 那麼被統治的人應採取什麼態度? 而當局又憑什麼原則去判定民眾應該得到或得不到什麼資訊呢? 我必須承認過度的資訊未必是好事, 資訊自由能令你從很多途徑得到很多資訊, 但代價是, 你所得的資訊未必是真實的, 也未必是"好"的, 而你必須自行判斷. 而現實是, 在一些地方會有人說: 不行, 你以後要得到什麼資料, 必須由我先過濾, 我認為不好的, 你就不能看, 我認為你不應該知道的, 你就不要知道. 難道說, "不限制個人獲得資訊的權利"是"西方模式", 而我們由於不認同"西方模式理念", 所以就可以"限制個人獲得資訊的權利"嗎? - 20
的確,之前阿拉伯語版也曾經被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封禁,也不知道解除了沒有?--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59 2005年10月28日 (UTC)
太誇張了,好象是「屋漏偏逢連陰雨」一樣!陳少舉 06:03:06 2005年10月28日 (UTC)

關於封鎖的前思後想[編輯]

  1. 我覺得大家對封鎖這件事實在不用大驚小怪,畢竟WIKI是基於西方模式的自由理念產生的,這裏不談大是大非問題。我們只要知道不能接受西方模式的國家畢竟還很多,我不知道中國是不是第一個封鎖WIKI的國家,但我相信中國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個。所以,實在沒必要意氣用事,更沒必要為此隨便批評政府。我現在上WIKI和大家一樣麻煩,大家都需要調整心態。
  2. 其實我進這個討論頁面是來讚賞正文中WIKI人應對封鎖的態度,採取協商的路線是正確的做法,也是WIKI自身解決有爭議條目的合議方針的外在體現,在解決矛盾時能做到表裏如一,這點非常好。我相信只要WIKI人繼續努力,向相關部門闡述網站理念,並且基於這個理念我認為完全可以做到向政府保證,不會被任何政治勢力蓄意利用成為宣傳意識形態的工具,因為我相信這也是WIKI自發堅持的原則,更是與政府達成諒解的重要條件。
  3. 最後關於封鎖的深層原因,咱先拋開是維客惡意競爭的八卦說法不談。如果問題還是出在一些政治性條目的話,雖然我本人並不喜歡WIKI有太多政治性條目,不過我不會提倡把這種想法強加在WIKI之上。我的建議有二個。一是加強對政治類條目的管理,特別是有爭議的條目。對於分歧劇烈的內容應當更加重視,謹慎容許,儘量只保留能達成共識的部分。這樣做至少可以減小爭論雙方將敵意遷怒到WIKI,也符合WIKI「有分歧先討論後成文」的國際通用慣例。二是加強與政府的溝通,為最終解決WIKI與政府關切之間的矛盾創造條件。

--199.203.54.151 14:45 2005年10月29日 (UTC)

我開初也認為「採取協商的路線」是正確的做法。但是,有作用嗎?(參看Wikipedia talk:狀況回報)。事實上,現在中文維基百科就弄得像 d * j + y 網站一樣,要教人怎樣用代理,怎樣使用防堵截的工具。哀哉。(另請參看 http://www. 該網站的域名.com /gb/5/10/22/n1094178.htm)--Hello World! 15:30 2005年10月29日 (UTC)

說句實話,雖然我們想「採取協商的路線」,但這只是很一廂情願的想法。事實是,封禁這種事情,有關方面是不會把原因告訴我們的,甚至連具體是什麼單位為了什麼事情而封禁的,我們也是無從得之的,我們去和誰協商?實際上,更本不會人出面來和我們協商。因為政府並不承認存在因為政治原因而封禁這種情況,如果協商的話,豈不是承認了這一事實。我想,我們能做的,就是過一段時間遞一次解封申請。如果只是個低等級的封禁,風頭過了,可能會給解封。要是高等級的封禁,大家就只有認栽了。另外,申請解封的人也不要太積極了,安全第一。比起言論自由來說,政府更忌諱的結黨結社。只是亂說亂講的話,一般說來還不會給自己帶來人身危險。但如果積極活動,讓政府認為wiki是個組織嚴密,能量很大的社團,那大陸wiki人就有點危險了。--的的喀喀湖上的幽靈 (talk to Louer) 18:13 2005年10月29日 (UTC)
讓WIKI「行動起來!採取協商的路線!解決封鎖的問題!」並不是我的本意,我主要還是想讚賞WIKI目前對應封鎖事件的理性態度。畢竟和一些頭腦發熱的言論相比,WIKI以不變應萬變的穩健是很難得的。我相信只要WIKI堅持自己的原則,繼續與其它語言版一起擴大國際影響力,在全球範圍內被更多意識形態不同的人們認可後,最終我國政府也會接納WIKI無政治意圖的事實,並根據國內網民的需求重新作出評估。WIKI只要能繼續貫徹自身的方針不偏不移地運作下去,並敞開對話的大門隨時等待政府出牌,我就沒有更多的要求了。--199.203.54.151 11:48 2005年10月30日 (UTC)

很多話,想想還是不寫下來得好,最好的行動是繼續維基!我相信不管多久,終有解封的一天,希望到時,可以給大陸的訪問者一個驚喜,不僅僅是因為維基解封了,更因為中文維基的質和量,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Farm (talk) 12:31 2005年10月30日 (UTC)

我的看法是悲觀的,因為這50多年歷史證明,很多事情在這個國家,只能二分法地贊成或反對。一是完全妥協唯一執政黨的要求;一是做盡所有對抗之事。(應該是,唯一執政黨慣於把所有事情都以二分法來看。他們慣於把所有事物」定性」。)香港回歸後的政治如是,中文維基百科也將如是。要不然,為何這裏要張貼教人怎樣用代理和防堵截工具的方法?當中文維基百科有了以上材料的時候,就逐漸靠近 d * j + y 網站的取向了。 --Hello World! 13:40 2005年10月30日 (UTC)
有辦法嗎?米有.有方案嗎?米有.耐心等待吧. :( 陳少舉 23:11:26 2005年10月30日 (UTC)

解決記錄[編輯]

詢問公安部(深圳公安局網絡安全部),如果是國家封鎖,應該找信產部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15 2005年11月1日 (UTC)

尋求幫助的啟示[1]--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11 2005年11月1日 (UTC)

北京市公安局網絡監察處 傳達室電話 8522 2582--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11 2005年11月1日 (UTC)

有人說,找外媒去外交部新聞發佈會問問--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26 2005年11月1日 (UTC)

好誇張啊...真的可以嗎?陳少舉 14:33:55 2005年11月1日 (UTC)

外交部新聞發佈會──他們能給的答案我也懂答。就等我代他們答:「外交部沒有這一方面的消息。」語畢。--Hello World! 14:45 2005年11月1日 (UTC)

問了白問,我覺得等就可以,遲早會解,現在的狀態不像是認真封,倒像是颳風--雪鴞◎海德薇 看看雪鴞 (talk) 14:44 2005年11月1日 (UTC)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010-68993056,無人接聽--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19 2005年11月2日 (UTC)

的確,去年第一次被封其實最嚴重,使用代理都不能訪問。這次還好,可以使用代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29 2005年11月2日 (UTC)

PhoenixTV:[2] 陳少舉 13:59:04 2005年11月2日 (UTC)

這位律師的一篇文章似乎有些借鑑作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55 2005年11月8日 (UTC)

是否中國中心?[編輯]

這個Wikipedia條目通篇主要寫的是應對中國大陸對維基的封禁,我想最好改改個標題(如Wikipedia:應對中國大陸封禁維基媒體)。--自由主義者 給我留言 19:54 2006年2月9日 (UTC)

由於共產黨封禁,我可以感到維基人的憤怒。[編輯]

維基不再像以前介於中共與台灣(美國)的理念之間,甚至偏向中共了。我可以感覺到維基百科正漸漸偏向中共的反方向。這不知是好是壞Cowboy80 06:05 2006年4月23日 (UTC)cowboy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