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社群組織列表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對現有部分維基百科社群組織的檢討

各位維基人好。眾所周知,在維基百科建立所謂「社群組織」沒有任何門檻。(為什麼這麼說?看一下今天的AFD就知道了。)過去的十幾年中,我們很高興看到一些社群組織,憑藉成員們共同的信念而發揚光大,如「維基風紀委員會」、「圓桌會」、「保留派維基人協會」等組織的成員,都(曾經或現在)活躍在站內,為維基百科做出貢獻。這是好的,有利於團結志同道合的維基人,其宗旨也是貢獻維基百科。然而,近一兩年間,有一些完全不同的社群組織冒了出來:

  • 維基學生會」。「求聞」雜誌曾公開批判此組織,不知道的可以點進前面連結觀看其事跡,這裏不再重複。我以前也是該會的成員,發現該會的官僚本質後就退會了。聽說此會近期也做了不少的努力來避免官僚化。
  • 新手會」。點進這個社群組織的頁面,可以看到其公告欄內只有各種人事問題和會務問題,並未真正在探討如何幫助新手。進入「提案記錄」頁面,所謂「幫助新手的計劃2」內也只是往別人用戶頁上加連結、讓退出者可以投票等幾乎與「幫助新手」無關的問題。其他幾個與幫助新手相關的所謂提案,也已經沉寂了許久,往往是一兩天熱度後就無人討論。在下冒昧地猜一下(估計能猜到),此會的Telegram群組的討論內容也是背離該社群組織的精神的。再打開該會的《新手》月刊,9月份的月刊只是複製自可見度極高的幫助頁面;10月份的月刊則是從9個頁面所複製,大多數都是站內必讀的方針指引,。而此會的所謂「助理」中,你甚至能夠看到前學生會會長SickManWP的身影。當然我在這裏並沒有攻擊維基病夫的意思,他在動員令期間大量貢獻美國冷門行政區劃列表,起碼對站內有所貢獻。但該會的創建者「Emojiwiki」的貢獻報告則顯示,該用戶的一半編輯都在User喝Wikipedia頁面。
  • 邊緣人小組」。如果說上述兩個組織的出發點是好的,還有被諒解的理由;那麼這個組織則對維基百科的貢獻幾乎沒有意義,完全是把維基百科當成社交網站。該會同樣是由SickManWP創立。查閱該會頁面最早時候的版本,赫然寫着「使邊緣人能夠建立新的朋友圈」這一目標,而未提到將如何幫助改善維基百科。規則方面,前三條為站內所有用戶都必須遵守的方針,但第四條,也就是該小組要求組內人士的,是「以和平和合作的態度結交組內的朋友」。的,同時違背WP:NOTHERE。現在該小組的所謂宗旨稍微好了一點,為「使社交能力缺陷和受情緒困擾的維基人協助正常地參與社群」。但是在成員列表里可以發現,該小組的很多成員是SickManWP在討論頁上邀請加入的(包括但不限於第2,6,21,22,31,34號簽名),請問@SickManWP,您是認為這些人是邊緣人嗎?而用戶Daniel J Zhao的一句話則直接點出該小組的設立沒有意義:「如果維基人真的有心理疾病,請直接在現實生活中尋求專業心理醫師的幫助。」退一萬步來講,你想要幫助有抑鬱症的維基人,各種即時社交軟件不好麼?再來看這個討論串,SickManWP在上面赫然寫着「然而學生會有一個規定,就是封禁一年內不能加入。而新手會和邊緣人小組沒有這項規定。」你品,你細品。

觀察這些社群組織的主要活動人,你會發現是一幫人,而這些用戶大多低齡。這裏我們暫且不談低齡用戶的問題,只來談談這些社群組織。這些社群組織以交友為目的,而鮮有貢獻維基百科之活動,有時甚至只是一些用戶自娛自樂的平台。這些組織違反(或打擦邊球)了WP:NOTSOCIAL方針:「維基百科不是社交網站,如Facebook或Twitter。請勿在維基百科放置或設立網站、博客(Blog)、Wiki系統或網絡硬盤。維基百科各頁,包括用戶頁空間,並非:……3.約會交友服務。維基百科不是發展關係及尋求性愛之地,用戶頁並不應過分着墨於私人領域關係,尤其是不受大眾歡迎或不法行為。」有些人可能會說後半句規定的是用戶頁,但是首先前面說過「維基百科各頁(包括用戶頁空間)」,其次WP:NOTHERE(我知道這是個論述)的解讀「把維基百科當作社交網站:將重心放在社交上面,將維基百科視為社群網絡空間(放置簡歷、社交媒體頁面、無關維基的個人活動等)。有關信息請參閱維基百科不是社群網站。」也有印證。ok,你在維基交朋友我沒有意見,但你在這裏大張旗鼓搞社交網站,明顯就是違反上述方針的行為,且即時通訊軟件明明更好,為什麼非要在站內搞呢?實不相瞞,我加入維基一年多來,認識了很多友善的維基人,但除了有限度的維基友愛和合理使用用戶頁以外,我都是在站外通過QQ等即時通訊軟件來交流的,我問心無愧。各位,這裏是共構百科全書之地,而不是社交平台。我希望今天我打這麼多字,希望各位熱衷於在維基百科社交的用戶能夠清醒一點。另外,我認為上述社群組織應該自我整頓,同時社群應強化「維基百科不是社交網站」的規定,並達成共識,避免此類對百科全書建設無聊無用的組織再度出現。請各位討論。—Rowingbohe 台州專題 2020年3月4日 (三) 11:15 (UTC)

  • 沒錯,我必須承認,在吸收成員擴張後,學生會的組織確實有僵化的跡象,議事討論漸趨流於形式;但我跟其他一些維基人一直都在想辦法讓學生會「去官僚化」,例如組織輕量化、去任務化等等,目前也正在規劃會內條目協作平臺,實質展開條目協作。請再給學生會一點時間。另外,我基本沒有看到學生會成員利用站內的學生會頁面進行所謂的「社交活動」,而且即使是在站外的社交群組,我們也不只有單純的水群而已,而是有在正經的討論會務運作跟改革事宜。我認為學生會還遠遠沒有到所謂「社交平臺」的地步。對於《求聞》的報導以及前會長的個人行為,我不予置評。——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3月4日 (三) 13:18 (UTC)
  • 這是我正式的回應,我希望我不會再重覆這段說話。然後聲明一下,我這次絕無求情的成份。鑑於我決定不再參與學生會事務,我的回應只有少部份新手會和大部份的邊緣人小組。新手會目前停擺了,我自從1月後就很少碰新手會的事情,小組如此多的事情我實在扛不起。我一直都不太支持新手會弄新手的月刊,畢竟我們會精力本來就不多,這種更耗精力的事情,我們會也負擔不了。當然11月,這個月刊的缺點就顯露無遺了。會裏面的某位助理無緣無故催稿,導致會內成員的不滿。我也覺得弄助理一職也是不太需要的,如果一個組織弄更多的職位而有比其他成員有更多的權力,這是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的。如果撤銷助理,我還是心甘情願接受的。學生會以往官僚主義也不是我弄的,我只是沒有實質的行動而已。我就吸取了官僚主義和坐言起行的教訓了。我成為助理只是受成員推舉,實質上我並不是過於享受。至於會務停擺?每個組織總有一些天生缺陷,就是成員沒有行動的熱忱。我只是專注於自己的小組而已。因為太長了,希望大家能容許我先說說新手會,稍後再發佈邊緣人小組的回應。--維基病夫歡迎參與邊緣人小組心理壓力測試發表於 2020年3月4日 (三) 13:51 (UTC)
  • 好擺,到邊緣人小組了。起初我空閒的時間不多,而且沒有時間去撰寫小組應該有什麼的功能。最初我建立小組,是為了幫助在維基百科感到無助的人,或是跟自己一樣的人。當然加入的都不是邊緣人,我們一直沒有這個限制,加入的可以自願幫助他們。我的初衷是幫助新手?不,太多這樣的組織了,何況有個新手會。當初我建立小組的時候,我沒有決定好小組的名稱,唯有腦洞大開,先改個名字頂替著。我已經說過了,如果有一個更好的名字,我們會改一個新的名字,只是我們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改新名字的共識。是10月的時候有用戶提醒我,小組可行的發展方向。我自己本來就是先天的自閉症患者(在小學及初中也因此受到欺凌的困擾),也有輕微至中度的抑鬱症狀(目前還要定期見社工和心理醫生),有如此好的建議,我當然欣然接受。維基百科沒有一個這樣的網上支援小組,我們就擔當一個吧。你們會反駁:維基人感情如此好,也能互助鼓勵,何必要這個小組?我回答:我們這個小組,就算這樣,也只是想集這些分散的熱心鼓勵的維基人於一身而已,我不認為這樣叫做沒意義。到了11月底,我決定改了排版,這樣才能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給予求助者。在整個2019年的中後期,我比較沉迷研究著心理學的書籍,在尋找為什麼人們如此不樂觀。關於小組的規則和目標,我承認是我的過失,毫無注意便把這句寫下去了,實在深感抱歉。如果規則上有不滿的地方,希望眾位能夠明言。關於Daniel兄的言語,我在站外已和他解釋我們小組只處理在站內有關的求助,此後他已經明白。我再次抱歉自己當時沒有標明此事,我近日建立聲明時已經補上相關聲明。當然這個小組也是希望他們能夠站外求助,我也想這個小組能夠成員站內工作和站外求助站內事宜的橋樑。我也比較鼓勵站外求助,這樣比較不把維基百科當成了社交網站。除此之外,我也希望能藉小組建立一個和平、少紛爭的社群。對於小組違反這個方針的指控,這是我的辯解。稍後再表示自己對某些用戶把維基百科當成社交網站。--維基病夫歡迎參與邊緣人小組心理壓力測試發表於 2020年3月4日 (三) 14:24 (UTC)
  • 關於有用戶把維基百科當成社交網站,實不相瞞,我小時候也有這樣幹。只是過了幾年覺得沒趣兒就沒再做了。作為過來人的我遏止這種行為,我也很難,也想找一些比較循循善誘的方法去令他們不要這麼做。我知道用強制的方法嚇跑他們也能夠解決問題,但長久以來並非良策。但若敷衍回應也是不禮貌。所以我只好暫且不搬出這個NOTSOCAL,盡量鼓勵他們用站外平台溝通。據我所知,這樣做的都是些年紀較少的維基人。我覺得不要指望一個小孩子能夠懂所有方針,像是大家很少看校規一樣?我覺得我們應該溫和一些,讓他們自然覺得沒趣兒再搬到這個方針也不遲。--維基病夫歡迎參與邊緣人小組心理壓力測試發表於 2020年3月4日 (三) 14:45 (UTC)
    • 「我覺得不要指望一個小孩子能夠懂所有方針,像是大家很少看校規一樣?」指引不讀就算了,連最基礎的方針之一NOT都不讀…無話可說。不讀沒關係,完全可以教他們啊。我一直認為維基百科的運作機制不能冷冰冰的,要有人情味,但是這樣也不能違反方針啊,完全不能等他們沒趣了再講方針。—Rowingbohe 台州專題 2020年3月10日 (二) 04:41 (UTC)
  • 不要拿維基百科當社交平台。請關注條目質量。一切小團體都必須切實關注對維基百科的貢獻而不是社交。不過也請注意,「通過一些宣傳手法,增加了維基人的人數,特別是增加了對寫條目不怎麼有熱情更不關心條目質量的維基人的人數」也同樣是社交而不是對維基百科的貢獻。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3月5日 (四) 01:07 (UTC)
  • 沒有造成破壞就沒必要管。退一萬步講,即使工作小組的成立沒有任何顯著的正面作用,也能牽扯某些不寫條目或者已經不寫條目的維基人之精力,防止其在站內陰陽怪氣在站外造謠生事,還一副別人都在迫害自己的樣子。圈地自萌就隨他去吧。--
    {#(set-global-staff-size 12) a'8. a'16 g'8 a'8 b'8 a'8 r8 e'8 a'8. a'16 g'8 a'8 b'8 a'8 r8 a'8 d''8. c''16 c''8 b'8 b'8 e'8 r8 e'16 g'16 a'8 g'8. r8 e'16 d'16 e'4.. \bar "|."}
    2020年3月5日 (四) 02:04 (UTC)
  • 要不把邊緣人小組改為美國行政區劃協作小組?招募有興趣人來刷條目。--Googol19980904留言2020年3月5日 (四) 02:06 (UTC)
  • @Rowingbohe:如果有更多問題需要詢問在下,儘管明言。如果閣下認同我的做法且沒有更多問題,我希望閣下不要在阻止我和其他用戶在組織列表加入小組的連結。另強烈反對及抗議把邊緣人小組改為美國行政區劃協作小組,因為這個小組和美國條目計劃的宗旨完全不相干。--維基病夫歡迎參與邊緣人小組心理壓力測試發表於 2020年3月6日 (五) 06:07 (UTC)
    • 閣下的邊緣人小組並未對維基百科建設有任何益處,即沒有參與編纂百科全書的「工作」,完全不符合工作小組的定義。社群組織還真的符合,但我認為在本討論串結束之前,不要再對列表做任何更改。—Rowingbohe 台州專題 2020年3月10日 (二) 04:41 (UTC)
  • 這是我第一次在客棧發言,若有觸犯到不成文的規定,請海涵並給予糾正,感謝!
身為學生會、新手會與邊緣人小組的成員,在這和各位前輩報告一下:
  1. 邊緣人小組確實是由病夫所創辦,但他與成員們在TG上有討論如何幫助有需要的人、並無所謂的社交情形。病夫的缺點在於他非常的善良,對於新手、以維基為社交網站的用戶很寬容(觀其討論頁便知,不過他還是有提醒那些用戶遵守相關規定。),導致大家誤會他。維基也不是成立就一帆風順,各位請再給邊緣人小組一些時間,我會和病夫再討論,讓其對整個維基有更顯著的幫助!另外我認同遊魂前輩所講的,既然本組織是協助心理層面問題的用戶正常的融入社群、參與編輯,應該就沒什麼問題了吧!
  2. 新手會日前因為一位助理的行為引起部分成員的不滿,也提起彈劾案,不過因為雙方都有問題,所以最後沒有彈劾成功。幫助新手不是動動嘴巴、寫寫方針就行了,如同病夫所言,許多新手其實是小孩子,要他們能了解所有方針指引實為強人所難(我自己都無法不出錯了!),病夫幫助了很多新手,至於是不是大家都受教就不多贅述了!本組織是幫助新手,所以若沒有幫助上的問題是不會在新手會進行討論的,所以沒有什麼社交問題。病夫擔任助理是大家選出的,目前共有四位助理。若對新手的幫助有問題的話,也歡迎大家前往新手會討論協助我們。
  3. 終於講到學生會了!我加入這個組織後認識了許多熱心認真的前輩如Ericliu、人人生來平等、戰車兵及最具爭議的維基病夫。我加入後有參閱前幾年的會議記錄,官僚化問題並不是全出在病夫身上,各位也可以看看會議記錄。目前會內許多成員不活躍,我正在提案希望解決這個問題。另外針對Ericliu說的改革事宜,並沒有在會議室進行討論,這是我最不滿意的地方,不但一些沒有加入TG群的成員如我無法參與討論,更可能造成外人誤會本會沒有在做事!

以上,還請各位不吝指教,謝謝!--Rice King 信箱學生會 · 留名 2020年3月8日 (日) 07:52 (UTC)

  • (+)支持強化「維基百科不是社交網站」的規定,因為這可能造成社群內耗。在維基如果需要社交,這個社交應該用於幫助條目的成長,因為條目成長需要編者成長,所以編者之間需要互相協助與鼓勵,這是社交,但程度上不高,畢竟那不是重點,重點還是在建設百科條目。好比在學校學習,適當的師生同學關係便已足夠,君子之交淡如水,過度交際應酬聊天把妹只會導致荒廢學業。--Hjh474留言2020年3月8日 (日) 15:06 (UTC)
  • 做一下聲明:1.我在此有必要提醒各位閱讀和參與本討論的用戶閱讀WP:HTBAE,這裏不是心理諮詢網站,也不是社交網站。2.我並沒有把這些問題全部歸結於病夫一人,只是針對上述組織就事論事進行討論。3.求聞之報道僅供參考,請勿在此離題扯到WMC。我對在此進行離題討論的行為表示不滿。—Rowingbohe 台州專題 2020年3月10日 (二) 04:41 (UTC)
  • (=)中立理解有關社組組建的事由,也同意本地框架需適當避免聊天群組化,基於實際仍需把握好平衡。或適宜安排一些輔助編輯空間板塊,方便有需要用家利用,也可增進社群交互體驗與經驗,有助持續開放多元氛圍。——約克客留言2020年3月11日 (三) 08:56 (UTC)
  • 同意User:Techyan在方針版的觀點,沒壞就不要修。既然所謂的學生會、新手會和邊緣人小組只是小孩子們自娛自樂,既沒有對站務做出貢獻,又沒有對站務造成危害,也不干擾其他無關用戶,那麼放着不管,讓這類組織「能搞好就搞,搞不好就黃」就好。真想管的話,可以等到這些小組像某類用戶一樣嚴重干擾了站務之後再說。--高文海留言2020年3月11日 (三) 10:56 (UTC)
  • (▲)同上(+)支持緊縮,但反對@高文海使用這些語句批評自己認為不妥的組織,另在下不認同WP:WSUWP:NVC會和WP:NOT衝突-- Sunny00217 2020年3月14日 (六) 12:36 (UTC)
  • 結論是(-)反對緊縮。心智不夠成熟的維基編者把精力放在社交上,遠比放在站務上搞出一堆智熄操作和放在條目上跟人無窮無盡吵架,更不容易造成災難。--
    {#(set-global-staff-size 12) a'8. a'16 g'8 a'8 b'8 a'8 r8 e'8 a'8. a'16 g'8 a'8 b'8 a'8 r8 a'8 d''8. c''16 c''8 b'8 b'8 e'8 r8 e'16 g'16 a'8 g'8. r8 e'16 d'16 e'4.. \bar "|."}
    2020年3月15日 (日) 18:3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