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朝官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丁朝被中國學者認為是越南第一個獨立王朝。根據越南人的觀點,丁朝是繼吳朝之後越南第二個統一王朝。吳朝的官制現在已經難以考證,丁朝官制開啟了越南官制的先河。

太平定製[編輯]

965年,丁部領自稱「萬勝王」,968年丁部領稱大勝明皇帝。在此期間,丁部領忙於削平十二使君的戰事,無暇顧及官制建設。969年(大勝明皇帝二年),丁部領「封長子璉為南越王」,開始了建立國家機器的步驟。 970年,丁部領定年號「太平」,標誌越南封建國家的創設開始完備。太平二年(971年),丁部領開始定「文武僧道階品」,國家機器逐步完備。據陳朝時期的史書越史略記載,「以劉某為都護府,太師阮匐為定國公,黎桓為十道將軍」。都護府是丁朝負責刑獄的司法機關,定國公則是爵位,十道將軍則是最高武官的職稱。根據黎朝《大越史記全書》的記載,劉某應為劉基,職務應為都護府士師;丁部領還冊封僧道,「僧綂吳真流賜號匡越大師,張麻尼為僧錄道士,鄧玄光授崇真威儀」[1] 。同年,丁部領「以明珠公主嫁陳昇,封升駙馬都尉」,仿照中原王朝以女婿為駙馬。

太平三年(972年),丁部領「封子璿為衛王,立季子項郎為太子」(越史略· 丁紀· 先王),仿效中原王朝設立了皇儲「太子」,定立了「王」的爵位。

太平五年(974年)二月,丁部領將全國分為十道,「定十道軍,一道十軍,一軍十旅,一旅十卒,一卒十伍,一伍十人,各戴四方平頂帽」,確立了軍隊體制。

太平六年(975年),丁部領「定文武冠服」。

太平年間,丁部領定立了獨立封建王朝的官制和體制,為越南國家的奠基打下基礎。

衛王時期[編輯]

太平十年(979年)十一月,丁部領和長子丁璉被「福侯宏杜釋所弒」,之前,「越王璉使人殺太子項郎」[1] 。丁朝的皇帝、太子、南越王,先後被殺。國家機器陷入癱瘓。福侯宏杜釋很可能是宦官或宮廷侍衛,後來也被阮匐殺死。

定國公阮匐和十道將軍黎桓擁立衛王丁璿即皇帝位。衛王在位時間只有一年,官制留存記錄也較少。在《越史略》中有如下的記錄:「太平十年,先王遇弒,衛王尚幼,王乃攝行國政,稱為副王。」在衛王時期,黎桓消滅了阮匐等反對勢力,自稱「副王」攝政。「時諒州聞兵至,以狀聞。太后命南柵人范巨備為大將軍,率師拒之。」宋朝太宗帝派兵進攻越南,太后楊氏派范巨備為大將軍,率兵馬抵禦。「大將軍」此處應該是率兵出征的將帥的職稱,並非常設。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丁紀·先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外部文獻[編輯]

《越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