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對各國曾用翻譯名稱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本列表收錄關於中國歷代對各國各地各族曾用的譯名。

東亞、東北亞及東南亞(除西域及漠北)[編輯]

俄羅斯[編輯]

  • 羅剎(國)。清初曾用譯名,但尼布楚條約已棄用此名,也作羅車
  • 今譯俄羅斯,系從蒙古轉譯。蒙古語不習慣以「R」開頭,因此在前面加了「O」音,轉入漢語,即是「俄羅斯」。也作斡羅斯鄂羅斯峨羅斯阿羅思斡魯斯兀魯斯額利西葛勒斯縛羅答尼羅斯
  • 莫斯哥未亞,來源於莫斯科公國

蒙古[編輯]

日本[編輯]

  • 倭(奴)
  • (大)和
  • 霓虹(網絡用語,有調侃性)

朝鮮[編輯]

  • 高麗高句麗,有時稱句麗。句麗(古代朝鮮人又記音為「忽」)可能是古代韓語裏「城市」的意思。高麗來源於高句麗的簡稱,這一寫法起源於漢武帝時期設玄菟郡,下轄高句驪。這一漢字名後為朝鮮部分歷史政權正式認可和對內使用。被認為是朝鮮的舊稱,1973年、1980年金日成建議朝韓統一後使用高麗作為國號。

越南[編輯]

占城[編輯]

  • 今譯占城,又名占不勞占婆,明史用名。
賓童龍[編輯]
  • 今譯賓童龍,明史用名。越南稱潘朧潘郎

雲南緬甸[編輯]

中南半島餘部以及馬來群島[編輯]

柬埔寨[編輯]

  • 今譯柬埔寨,明史用名。
  • 又譯高棉
  • 真臘,明史用名。

泰國[編輯]

  • 暹羅,明史用名。

菲律賓[編輯]

  • 呂宋。因呂宋島得名,呂宋一詞可能義為一種杵臼。明史用名。
  • 今譯菲律賓,是西班牙人為紀念時為太子的謹慎者腓力二世而命名。
甘馬粦[編輯]
班詩蘭省[編輯]
  • 邦阿西楠省,今台譯。
  • 蜂牙絲蘭省,菲律賓閩南語(咱人話)名稱。
  • 馮嘉施蘭,明史記載名稱。
蘇祿[編輯]
  • 今譯蘇祿,明史記載名稱。

三佛齊[編輯]

  • 今譯三佛齊,又稱干陀利,明史用名。

馬來西亞[編輯]

馬六甲[編輯]
  • 滿剌加。明史記載名稱。
  • 麻六甲。明史記載名稱。
彭亨[編輯]
  • 今譯彭亨。明史記載名稱。
柔佛[編輯]
  • 今譯柔佛,又名烏丁礁林。明史記載名稱。

印度尼西亞[編輯]

雅加達[編輯]
  • 咬𠺕吧,明史記載名稱。
蘇門答臘[編輯]
  • 蘇門答剌。明史記載名稱。
  • 須文達那。明史記載名稱。
摩鹿加群島[編輯]
  • 又譯馬魯古群島
  • 香料群島
  • 美洛居,俗稱米六合。均為明史記載名稱。
勿里洞島[編輯]
  • 麻葉瓮。明史記載名稱。
馬辰[編輯]
  • 又譯班賈爾馬辛班遮馬沁
  • 文郎馬神。明史記載名稱。
爪哇[編輯]
  • 今譯爪哇。明史記載名稱。
訶陵[編輯]
  • 闍婆。明史記載名稱。
日裏雪冷[編輯]
  • 碟里。明史記載名稱。
亞齊[編輯]
  • 啞齊。明史記載名稱。
  • 南浡里。明史記載名稱

汶萊[編輯]

  • 婆羅。因汶萊位於婆羅洲得名,明史用名。
  • 浡泥。明史用名

中亞、西域及漠北[編輯]

西域漠北[編輯]

漠北[編輯]

匈奴[編輯]
突厥[編輯]
東胡[編輯]
濊貊[編輯]
肅慎渤海[編輯]
敕勒[編輯]
黠戛斯[編輯]
契丹[編輯]

西域[編輯]

維吾爾[編輯]
其他諸部[編輯]

中亞[編輯]

哈薩克斯坦[編輯]

塔吉克斯坦[編輯]

土庫曼斯坦[編輯]

吉爾吉斯斯坦[編輯]

烏茲別克斯坦[編輯]

裏海[編輯]

騰吉斯鄂謨滿混合譯名。

南亞[編輯]

印度[編輯]

  • 痕都斯坦。察合台語,實即莫臥兒,系清廷對印度的錯誤認知,然亦與今日印度人認可的國家指稱(Hindustan)相似。
  • 港腳。英語「country」之譯,意即國家,是清末對廣東一帶的印度人的稱呼。

錫金[編輯]

瑣里[編輯]

  • 今譯納加帕蒂南,又譯納格伯蒂訥姆
  • 瑣里。明史用名。

尼泊爾[編輯]

廓爾喀。沙阿王朝。

不丹[編輯]

布魯克巴

巴基斯坦[編輯]

孟加拉[編輯]

斯里蘭卡[編輯]

  • 斯里蘭卡梵語古名Simhalauipa,意為「馴獅人」,因此有音譯已程不漢書)、僧伽羅大唐西域記),意譯師子洲執師子國獅子國
  • 斯里蘭卡古阿拉伯語Sirandib,有細蘭錫蘭之名。
  • 由於佛陀曾在島上說楞伽經,故又名為楞伽島,楞伽一詞即是今日斯里蘭卡的的蘭卡。
  • 佛教典籍稱其為赤銅鍱(部)

近東中東(西亞)[編輯]

阿拉伯半島[編輯]

兩河流域[編輯]

土耳其[編輯]

伊朗[編輯]

  • 波斯。舊稱,源於希臘人對伊朗人的稱呼。
  • 巴剌西。明史用名。

歐洲[編輯]

羅馬[編輯]

希臘[編輯]

英國[編輯]

  • 紅毛夷。亦曾可用來稱呼荷蘭,後多特指英國。
  • 披楞。同「佛郎機」一樣源自波斯語farangi,即外國人,藏語將這個詞轉稱為「pherang」或「phyigling」,並用它來指稱當時征服了印度英國人清廷處理西藏事務的時候由此進而將其稱為披楞,但長期並未認識到其與紅毛夷是一個國家。
  • 噶哩嘎達。實即加爾各答,曾經的英屬印度首府。清廷在第二次廓爾喀戰役時,應戰爭需要對「披楞」進行了進一步的了解,對披楞有了另一個名字,並確認了噶哩嘎達即紅毛夷,不過這個認識只被少數高層認識到,很快就又遺忘了。
  • 英倫三島。實際上是指三個「land」,地,即「英格之地」、「蘇格之地」和「愛爾之地」。

英格蘭[編輯]

英吉利。今有海峽仍稱英吉利海峽

蘇格蘭[編輯]

愛爾蘭[編輯]

威爾斯[編輯]

荷蘭[編輯]

  • 紅毛夷,另作紅毛鬼紅夷紅毛番等類似叫法。中國跟歐洲國家在海上進行早期交流的時候,許多人不分,並因此使這個名稱最終被用到了英國人身上,並固定為「紅毛夷」。
  • 和蘭

葡萄牙[編輯]

  • 佛朗機。據考源自波斯語farangi,意為外國人。明朝從歐洲購入的火器統稱佛朗機炮,因多半從葡萄牙人手中中轉之故。明史稱殖民馬六甲、巴西及菲律賓者為佛郎機,未辨明西班牙(菲律賓殖民者)、葡萄牙(馬六甲、巴西、澳門殖民者)兩國。

西班牙[編輯]

  • 佛郎機。明史稱殖民馬六甲、巴西、菲律賓者及澳門為佛郎機,未辨明西班牙(菲律賓殖民者)、葡萄牙(馬六甲、巴西、澳門殖民者)兩國。
  • 干係臘。明史記載名稱。
  • 日斯巴尼亞以西巴尼亞。因此據稱曾有中國官員將西班牙與日本混淆。[1]
  • 今譯西班牙來自閩南話。

法國[編輯]

比利時[編輯]

德國[編輯]

意大利[編輯]

其他地區[編輯]

非洲[編輯]

北非[編輯]

東非[編輯]

其他地區[編輯]

美洲大洋洲[編輯]

美國[編輯]

花旗(國)英語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Flower Flag" arrives in Asia。今有花旗銀行花旗參

馬薩諸塞[編輯]

夏威夷[編輯]

北美餘部[編輯]

南美[編輯]

大洋洲[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陳, 贛一. 睇向斋闻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