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樂至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樂至縣

樂至縣的地理位置
坐標:30°16′42″N 105°01′38″E / 30.27837°N 105.02733°E / 30.27837; 105.02733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四川省資陽市
政府
 • 縣委書記文勇
 • 縣長彭玉秀
面積
 • 總計1,424.44 平方公里(549.98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490,573人
 • 密度344人/平方公里(892人/平方英里)
 • 城鎮199,057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641500
行政區劃代碼512022

樂至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資陽市下轄的一個,位於四川盆地中部,地處沱江涪江的分水嶺上,與遂寧安居區大英縣德陽市中江縣金堂縣簡陽市資陽市雁江區安岳縣接壤。幅員面積142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87萬。縣城距成都102公里,距重慶164公里,是四川省第二批擴權強縣試點縣。

境內林木茂盛,森林覆蓋率43.3%,是全國綠化先進縣。

中國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陳毅元帥是樂至縣薛苞鎮(現名勞動鎮)正溝灣人。

行政區劃

[編輯]

樂至縣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18個、1個[2]

天池街道、​南塔街道、​石佛鎮、​回瀾鎮、​石湍鎮、​童家鎮、​寶林鎮、​大佛鎮、​良安鎮、​金順鎮、​中和場鎮、​勞動鎮、​中天鎮、​佛星鎮、​蟠龍鎮、​東山鎮、​通旅鎮、​高寺鎮、​龍門鎮、​盛池鎮雙河場鄉

歷史沿革

[編輯]

未建縣時期

[編輯]

樂至未建縣前,曾經作為過古蜀秦朝漢朝晉朝南北朝北魏西魏的轄地。

北周

[編輯]

北周建德四年(575)縣地設立多業縣,隸屬普慈郡。

隋朝

[編輯]

隋朝開皇三年(583)普慈郡被廢除,多業縣隸屬於普州;十三年被改名為普慈縣,仍屬普州。大業元年(605)普州併入資州,普慈縣隸屬於資陽郡。

唐朝

[編輯]

唐朝武德二年(619)普慈縣重新隸屬於普州;一年後拆普慈縣設立樂至縣,因為縣東有樂至池而得名,同隸屬普州。貞觀元年(627)樂至縣隨普州隸屬於劍南道。上元二年(675)隨普州隸屬於劍南道東川。天寶元年(742)改普州為安岳郡。乾元元年(758)改郡復州,樂至縣隸屬於的郡州未變。

唐末及五代十國時,樂至縣為前蜀(907—925)、後唐(925—934)、後蜀(934—965)所據,均沿唐制。

宋朝

[編輯]

北宋乾德三年(965)合併唐劍南道東西兩川為西川路,樂至縣隸屬於普州;五年普慈縣併入樂至,仍隸屬於普州。咸平四年(1001)分置梓州路。重和元年(1118)改梓州路為潼川路。南宋保祐中期(約在1256年前後)普州、樂至均被廢除。

元朝

[編輯]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樂至縣地屬遂寧州。至正四年(1344)重新設立安岳縣,樂至縣為轄地。二十二年樂至縣縣隨安岳為明玉珍建立的明夏所轄。

明朝

[編輯]

明朝成化元年(1465)分安岳六鄉復置樂至縣,編戶七里,隸屬於潼川州。正德九年(1514)樂至縣隸屬於成都府簡州。嘉靖六年(1522)樂至縣隸屬於潼川州。崇禎十七年(1644)張獻忠在蜀建立大西,樂至縣被廢除。

清朝

[編輯]

清朝順治三年(1646)平定蜀,按照明朝制度,樂至縣隸屬於潼川州,但因連年戰爭,地曠人稀,廢不成治。康熙二年(1663)樂至縣併入遂寧,四年併入蓬溪,十年樂至復置,安岳改入,十九年開始頒印設立官員,併兼攝安岳縣事,五十八年兼知合州。雍正六年(1728)復置安岳縣,與樂至縣分治;十二年潼川州升為府,樂至縣隸屬不變。嘉慶七年(1802)樂至縣屬川北道潼川府。

民國大陸時期

[編輯]

中華民國元年四川軍政府裁川北道;二年恢復道制,廢府廳制,樂至縣隸屬於川北道;三年改川北道為嘉陵道,樂至縣為轄地;十七年廢道,樂至縣隸屬於省;二十四年全川實行行政督察區,縣屬於十二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樂至縣於1949年12月14日解放,縣屬川北行署遂寧專區。1952年9月恢復四川省,遂寧專區及屬縣隸之。1958年10月,縣改為隸屬於內江專區。1968年縣隸屬於內江地區。1985年2月內江地區改制建市,縣屬於內江市。1998年2月縣改隸資陽地區,2000年12月資陽地區改制建市,縣屬資陽市

1997年,縣政府駐天池鎮,距內江市97公里。轄16個鎮、9個鄉:

  • 天池鎮、石佛鎮、回瀾鎮、石湍鎮、童家鎮、大佛鎮、寶林鎮、良安鎮、金順鎮、中和場鎮、勞動鎮、桂林鎮、佛星鎮、蟠龍鎮、通旅鎮、東山鎮
  • 孔雀鄉、龍門鄉、雙河場鄉、放生鄉、永勝鄉、盛池鄉、涼水鄉、龍溪鄉、全勝鄉

2000年,轄17個鎮、8個鄉:

  • 天池鎮、石佛鎮、回瀾鎮、石湍鎮、童家鎮、寶林鎮、大佛鎮、良安鎮、金順鎮、中和場鎮、勞動鎮、中天鎮、佛星鎮、蟠龍鎮、東山鎮、通旅鎮、高寺鎮
  • 龍溪鄉、全勝鄉、孔雀鄉、龍門鄉、雙河場鄉、放生鄉、盛池鄉、涼水鄉

2009年3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樂至縣佛星鎮人民政府駐地從臨江場遷移至牌樓場。[3]

氣候

[編輯]

樂至是地處中緯度季風區,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6.7℃左右,濕度大,相對濕度80%左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900毫米,但分佈不均,夏季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半數,易冬干、春旱。雲霧多、日照少,年均日照1330小時。

地貌

[編輯]

境內山脈系岷山台地分支,自北而南分全縣為東西兩部,成為沱江涪江分水嶺。西北高,東南低,中部突起,北部是平頂深丘河谷地區,中部是平頂寬谷低丘地區,南部是岡陵連綿地區,丘陵河谷間有小平壩,最高點海拔596.3米,最低點海拔297米。

交通

[編輯]

特產

[編輯]

樂至白烏魚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2023年乐至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3. ^ 存档副本. [2020-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