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任伯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任伯雨(?—1119年),字德翁,宋代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生平[編輯]

任孜之子。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進士,[1]初調清江主簿,後知雍丘縣。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召為大宗正丞,不久再拔擢為左正言[2]徽宗初年,八次彈劾章惇「久竊朝柄,迷國罔上,毒流搢紳,乘先帝變故倉卒,輒逞異志」,徽宗將章惇貶為越州知州[3]

任伯雨擔任左正言,半年內上疏達百餘章,大臣畏其多言,遂改為度支員外郎,不久出知虢州。崇寧黨事件爆發,削籍編管通州,之後再流放昌化軍安罝。[4]宣和初年卒。淳熙年間,諡忠敏。著有《戇草》二卷,《乘桴集》三卷,[5]已佚。

註釋[編輯]

  1. ^ 清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二
  2. ^ 《鶴山集》卷六○《跋任諫議伯雨帖》
  3. ^ 《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七之三三云:「武昌軍節度副使潭州安置章惇責授雷州司戶參軍員外安置,以左正言任伯雨累章數其罪,乞行誅戮故也。」
  4. ^ 《廣東通志》卷四十三
  5. ^ 《宋史·藝文志》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345》,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書目[編輯]

  • 東都事略》卷一○○
  • 宋史》卷三四五
  • (淸)魯曾煜《廣東通志》卷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