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伏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伏晨(?—?),中國東漢政治人物,徐州琅邪郡東武縣(今山東省諸城市)人,不其侯。

生平[編輯]

濟南伏生(伏勝)十二世孫。高祖父伏理為知名儒者,教漢成帝詩經》,官至高密太傅。曾祖父伏湛,輔佐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官至大司徒,祖父伏翕嗣爵。伏晨繼承父親伏光的爵位。伏晨謙敬博愛,非常好學尤篤,伏晨特賜予奉朝請的資格和特進地位。伏晨卒後,子伏無忌嗣,官至侍中屯騎校尉。孫子伏質,官至大司農。曾孫伏完,尚漢桓帝陽安長公主,伏完之女為漢獻帝皇后伏壽

東漢不其亭侯國(30年-214年)[1][2][3]
食邑3600戶
傳位 稱號及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第1任 始封 不其亭侯 伏湛 8年 30年-37年
第2任 二世 不其亭侯 伏翕
第3任 三世 不其亭侯 伏光
第4任 四世 不其亭侯 伏晨
第5任 五世 不其亭侯 伏無忌
第6任 六世 不其亭侯 伏質
第7任 七世 不其亭侯 伏完 ?-209年
第8任 八世 不其亭侯 伏典 5年 210年-214年
因意圖謀反罪,伏誅國除

孫女[編輯]

伏貴人,伏氏被漢順帝納入宮中,封為貴人,伏晨因此官至奉朝請、特進。

參考文獻[編輯]

  1. ^ 《後漢書·伏湛傳》:六年,徙封不其侯,邑三千六百戶,遣就國……十三年夏……病卒……二子:隆、翕。翕嗣爵,卒,子光嗣。光卒,子晨嗣……卒,子無忌嗣……永和元年,詔無忌與議郎黃景校定中書《五經》、諸子百家、藝術。元嘉中,桓帝復詔無忌與黃景、崔寔等共撰《漢記》……無忌卒,子質嗣,官至大司農。質卒,子完嗣,尚桓帝女陽安長公主。女為孝獻皇后。曹操殺後,誅伏氏,國除。
  2. ^ 《後漢書·皇后紀》:建安元年,拜完輔國將軍,儀比三司。完以政在曹操,自嫌尊戚,乃上印綬,拜中散大夫,尋遷屯騎校尉。十四年卒,子典嗣。
  3. ^ 通典》卷67〈皇后敬父母〉:「後漢獻帝皇后父、屯騎校尉不其亭侯伏完朝賀公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