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弗里曼 (共產主義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保羅·弗里曼
出生1884年 編輯維基數據
逝世1921年七月24日 編輯維基數據
莫斯科 編輯維基數據
職業革命家 編輯維基數據

保羅·弗里曼(Paul Freeman,約1884年—1921年7月24日)是一位政治活動家,曾在1919年被澳大利亞政府驅逐出境,之後便開始擔任共產國際第三國際)和澳大利亞共產黨之間的聯絡員。

生平[編輯]

弗里曼出身不明,有可能是美國人。他於1909年來到澳大利亞,在新南威爾斯州的布羅肯希爾生活了數年,其間參與了左翼激進組織的活動。他後來在昆士蘭州當過礦工和探礦員。1918年,弗里曼在埃利奧特山銅礦英語Mount Elliott Mining Complex領導了一場罷工行動,之後澳政府依據《1914年戰爭預防法英語War Precautions Act 1914》,未經審判便將弗里曼驅逐出境。弗里曼被驅逐一事成了澳大利亞勞工運動界轟動一時的大案,澳大利亞勞工運動活動者試圖採取行動阻止,但最終未能阻止弗里曼被驅逐。

1920年,弗里曼前往蘇俄,獲得了布爾什維克革命家費奧多爾·謝爾蓋耶夫的贊助,後者之前曾在澳大利亞度過一段時間。弗里曼之後改用化名,被派往澳大利亞,支援當地的共產主義運動,但卻被捲入了派系衝突當中。1921年,弗里曼返回俄國,領導澳大利亞駐共產國際和赤色職工國際的代表團。後來保羅·弗里曼在螺旋槳驅動火車事故中遇難,他也成了為數不多的被葬入克里姆林宮紅場墓園的西方國家公民之一。[1]

參考文獻[編輯]

  1. ^ Evans 1989,第26頁.

參考書目[編輯]